最棒的投资
繁体版

第41章 融资融券

    韩笑特别紧盯着的,就属那些会和指数连动的股票。

    因为就算股票交易所是虚拟的,但主办单位为了让参赛者像在现实中操盘一样能掌握市场气氛,还是特地准备了指标之类的东西。

    比方说在现实中,就存在着从普罗证券交易所的上市股票中挑选一百五十支主力股票,取其股价平均而得出的一个指数,名字叫作“普罗证券交易所平均指数”。这个指数象征市场整体的价格走向,是个在某些特殊性质的交易中也会被拿来当参考的重要数值。

    在这个虚拟证券交易所中,也有将主要个股的价格取平均后算出的数字在即时更新。

    韩笑所找到的那一些股票,在那个平均指数下跌时就会跟着下跌,当平均指数上涨的话就会上涨,模式相当单纯。

    虽然不知道始作俑者是谁,但一开始必定是有人参考了指数升降来买卖这支股票,其他人在注意到这点后也都相继仿效,最终才造就了这样的模式吧。

    韩笑尤其瞩目的一支个股,在虚拟银行中有着非常优良的虚拟财报资料。虽然算是一支可以让人放胆购买的股票,但韩笑却有一种它的价格已经涨过头的感觉。透过市场气氛,韩笑感觉到有群认为已经到了高点而该下跌的人,和另一群认为股价仍有上涨空间的人,正在进行着角力。

    然而市场中却又存在另一套系统,让这场乍看很单纯的角力赛变得更复杂了些。

    在股票市场中,除了能用手边的现金来进行交易外,还有可以预借现金或是股票来做交易的信用交易系统,也就是所谓的融资融券。

    像其中的“融资”,就是去跟银行借钱,借此用比自己手上的资本还大的金额来进行交易。要是一个人手上只有一百人币的话,他可以跟银行借到两百人币,来赚买总计三百人币的股票。如果那支股票上涨了10%,那也就会有三十人币的利润。这个人在交易结束之后,也只需要还给银行当初借来的两百人币就可以了。透过这样的方法,一个人就能获得比用刚开始手头那一百人币资本做投资时整整三倍的利润。当然如果赔钱的话亏损也相对会变成三倍。

    另外一种方法叫作“融券”。这个方法则不是借钱,而是向券商借入股票。比方说有个人向券商借入股票,在股价是一百人币时卖出。之后等股价跌到七十人币的时候,再去买回相同数量的股票,这样就刚好能把从券商那边借来的股票还清了。最后那个人的手边就会留下在一百人币时卖出、七十人币时买入股票的差额,也就是三十人币。这个方法能让人借由股票的下跌来获利。当然,要是遇到股价上涨的状况,如果用高价买下股票还给券商,那么会发生亏损。

    要是大家都觉得这支股票会涨,那融资量就会增加;状况相反的话就是融券量会增加。简单来说,这套系统让人在相信自己的判断正确时,想用两倍的份量来进行交易的愿望得以实现。因为这就像是借由杠杆的力量来举起大石头一样,所以这种做法也就被人称为是“开杠杆”。但因为人类基本上都头脑简单,要是让大家不知节制地吹鼓这个欲望的气球,就会发生严重问题,所以融资融券一般最多只能到自有资本的三倍金额。在这场投资竞赛的规则中,融资融券的额度也是以三倍为限。

    另外在融资融券这部分,目前市场中共有多少信用交易量的数字,也是随时公开的。

    只要看到大家都想融资买进某支股票,就能知道这支股票行情看涨;相反的就代表行情看跌。

    而韩笑发现的那支个股,可能因为股价起伏很激烈,所以不管融资或融券的量都累积得相当多。就比例来说,是融券量要比融资的多了大约一倍。

    也就是说,市场上有比较多的人认为这支股票已经涨过头了,而押注在股价会下跌这一边。

    然而在大部分的情况下,跟着多数人一起下注就会赌输。

    若要问为什么,那就是因为做融券交易的那些人等于已经把自己的交易行动摊给世人看光了,对手们当然也就有办法观察他们的一举一动来做应对。这就跟猜拳时慢出的人会赢是同样的道理。

    韩笑看了这支股票昨天和前天的交易纪录,注意到交易量在这几天逐渐增加,算是个好的征兆。

    人群先后拥进,打算让之前做融资那群人惨赔的氛围,已经是不见自明。

    在做融资融券的时候,要是遇到别人“慢出”就会非常头痛。

    因为融资融券必然是借来某些东西进行交易,而借来的东西终究一定要还。

    要是融券借来股票卖出的话,就得祈祷股价会下跌,这样才能在股价下跌时把股票买回。

    那么要是股价违背预期而上涨的话呢?

    因为融券做空是让股票下跌来获利的手法,要是股价上涨的话就会亏损。做融券的人为了不让亏损继续增加,就会想要把股票买回。

    而只要有人想要买进,股价也就会应声上涨。

    有一些满肚子坏水的家伙一看到做融券的这些人着急起来,就会更是买进股票。这样下来融券方损失的金额就会更加膨胀,让他们只能边哭边想买回股票,而股价就会因此涨得更高。

    高到会让融券的人除了上吊之外没有第二条路走为止。

    这样下来就会演变了融券交易中称为“轧空”的情况,而韩笑从市场的气氛中感受到有些人就是打算让这种情况发生。

    但事情的发展却不会如此简单,因为当一支股票上累积了很多融券量,也就表示这支股票卖出了这么多,更理所当然代表着就是有如此多的人已经买了这支股票,所以买方那边的资金可能已经要见底了。

    如果买方那边的资金用光,股价自然就会下跌,这样的话就会轮到融券的人感到欣喜若狂,换成做“融资”的那些人要因亏损而苦恼,而考虑出售股票将损失压低在最低限度。

    如此一来股价也就会进一步下跌;只要股价跌得更低,做融资的那些人就会变得更加惶惶不安。

    这样到了最后,角力就会由做融券的那些人胜出。

    到头来股票交易其实就是这样的心理战。

    虽说公司情报这类资讯当然也很重要,但那不过是在场上的气氛中,作为判断涨跌走势的其中一个标准罢了。有些打算买进股票放个五年十年的人,会觉得只要调查一下公司业绩之类的资料,投资起来就很稳当了。

    但即使这么做,那些人等上十年顶多也只会看到股价好不容易爬到五倍十倍而已。

    相对的,要是每天能有1%的获利,日积月累个十年就会形成很巨大的一笔财富。

    如果想要聚集股市上的财富来实践梦想,那韩笑也只有这条路能走了。

    于是韩笑就这样紧紧咬住之前盯上的那支个股不放,开始解析场中的气氛。整体的趋势一眼望去是卖出那方占优势,而在秀出交易买单的“股价看板”上,卖出的那边列出了好几个巨大的数字。

    因为要卖出股票的卖单是列在股价看板上方,买进股票的买单则是列在下方,所以画面看起来有种头重脚轻,股价将被往下压低的感觉。

    就在此时此刻,这支股票的价格也是摇摇欲坠,但还没真的垮掉。股价一直没有出现垂直下坠。

    韩笑想这大概只是虚晃一招吧。

    虽然在看板上挂出卖单就算是出招,但有些人其实根本不是真的想进行交易,单纯是为了对大众施压而挂卖,这种做法就是在出虚招。毕竟要是卖出那边有很多卖单的话,大家也都会觉得这支股票价格真的会跌。这样一来就会有大量的卖单跟着出现,让股价照着某些人的盘算往下跌。

    虽然这种操作算是一种不正当的行为,但其他人也无从得知当事人是否真的想要卖,所以在市场中这种做法也成了家常便饭。

    不过要是这种虚招被财力雄厚的人识破的话……

    韩笑就这样一直注视这支股票的动向,大概盯着瞧了一个小时这么久吧。

    然后当时间接近中午十一点十分的时候,韩笑在不干不脆缓慢下滑的股价波动中,感觉是价格带最底端的价格进场买了股票。韩笑在267人币的地方买了一千股,花了将近二十七万人币。虽然数字上看起来是很大一笔钱,但从竞赛配给的资金量来看,却只是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而已。与其说韩笑想靠这笔交易赚进多少钱,不如说韩笑只是想买来测测看风向。

    之后过不了多久,上午的交易时间就结束了。

    但韩笑并没有停下来休息,因为韩笑还得确认其他有关注的股票动向才行。于是韩笑在屏幕上进行操作,打开了新的视窗。

    就在这瞬间,韩笑的视野突然一晃,身体像地震时一样突然倒向一边。

    “……?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