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当天师的那些事儿
繁体版

第十六章 大汉危矣

    天倾西北,地陷东南。秦扫六合,皇道之始。

    天边冉冉升起的炙日,散发着辉光洒向大地。已是秋的季节,山野间的树梢上渐渐有年迈的枝叶陆续与树干告别。那是春夏交接之际冒头的嫩叶,如今脱落以后,好似就不曾有过一般。

    门前溪水缓缓向东流淌,水流有在石头缝里穿过,有从高差处跌落,稀里哗啦的,不安静却也不吵闹。有幼鱼逆流而上,顺着太阳照耀的方向,似乎是想去高处观望很多风景。

    太阳不热。

    散落在溪边石头上的青苔不复往日的青翠,一抹干涸的褐色无法遮掩。

    秀才师兄晨练完,坐在庭院中的藤椅上,旁边放着杯热茶。他正眯着双眼,就像普通人闭眼养神那样。阳光透过树梢轻抚着的面颊,都没曾将他扰醒。

    此刻,秀才师兄却睁开眼,缓缓转头,眺望远方。

    “爹爹,怎么了?”张宁端着两碗面条从旁边的灶房里走出,恰好看到这一幕。

    “无他,你小师叔又用雷法了……”秀才师兄日常古井不波的表情,难得表现出了凝重。

    “此处与京城之间,山高路远。爹爹从这里也能看到那边?”

    “不是能看到,是冥冥之中能感应到。”秀才师兄打算在吃面条之前先喝点茶水,“如果我所料不差,当今这天下间凡人之中,也就只有你小师叔与我能使用雷法了。我能清楚的感知到雒阳城方向有雷霆之力攒聚,不是你小师叔还能是谁?”

    “说起来,张鲁不也是道门中人吗?他也不会?”

    “天下术法禁绝,术法之中更以雷法为尊。寻常术法尚且不会是个道士就能习得,更何况是雷法。我与张修以师兄弟相称,是因为我二人皆受南华仙师传道之恩。”秀才师兄喝完茶水,却没有去动面条,“然而,仙师传我天书三卷,却没有传授于他,故而他之所学与我不同,那么他的徒弟张鲁便更不可能会什么术法了。”

    “这几年我们承蒙他们收留在汉中郡落脚,他们就没有问爹爹如何学习法术吗?我听说,小师叔好些年前不是还被南郑的世家大族盯上了嘛。”

    “世俗之人无知,故而无畏。每一个能轻易获得的强大力量背后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比如雷法一道便会极大损伤施法者的精气神。我那师弟张修别无他求,所求乃是一个长生。爹爹这里又没有什么长生之法,因此无法予他。师侄张鲁貌似有想学术法的心思,正所谓法不轻传,想必这也是他自己一直不开口的原因吧。”

    秀才师兄其实还有几句话没有说出,张良那里或许还真可能有这么一个不为人知的长生之法,不然自己的这位便宜师弟是如何能将自己这个濒死之人救活的。

    “雷法会对施法者有损伤,那小师叔还这么随便施法?”张宁有些不解,她好像忘了几年之前她爹爹也有大肆使用雷法的情况。

    “这倒是不用担心,他是个特例。炼体武夫有护体罡气,博学书生善养心中浩然气。你小师叔说过,他体内也有一股气息,与我刚刚所说的两种气均不一同。这股气的存在,能够帮他抵消施法带来的负面损伤。与其担心他的身体,倒不如担心他现在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必须使用雷法才能保命的情况。他明明说他此行会保持低调的……”秀才师兄瞄了一眼面色凝重的女儿,然后端起面前的面碗大快朵颐。

    这面啊,再不吃就坨了。

    北邙山上装完“神仙”的张良,兴致阑珊地溜回客栈。这左脚刚踏进客栈大门,张良神情微微一愣,有些奇怪这个时间点曹操为何会找到这里来。只见客栈满堂皆是空座,唯独曹校尉静坐在相对靠里的酒桌旁,一看就是在等人。看这架势,曹老板是将整个客栈包场了?

    “曹公,何时到此啊?”张良快步上前搭话,曹老板明显是来找他的。

    “我于宫中刚到此不久。“曹操面色有些不好,应该早已遣散闲人的缘故,所以言语并未避讳,“贤侄,大将军蒙难了。”

    张良闻言,赶忙装作不知问道:“可是宫中出事了?”

    大约过了一盏茶的功夫,曹操便把昨夜至今日天明之事简要地讲述了一遍。

    张良听罢,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最不愿看到的局面还是发生了。”

    “今董卓已然进京,凭借数万大军,明显就是想要挟持天子,行那目无王法之事。”曹操气愤填膺,“当初袁本初提议招外将进京,我是极力反对。如今董卓来了,那袁本初便哑了火,他可是司隶校尉啊。今日董卓领军进驻雒阳,朝堂诸公无人敢言,眼睁睁地默许了西凉军接管了雒阳城防,如我所料不差,西凉军正在借机吸纳城中零散军士,不日接管禁军也未尝是不可能。”

    “曹公,以为如今之局面,归罪于袁本初一人?”张良先是给曹操倒了一杯茶水,然后再给自己也来了一杯。

    “自然,倘若不是他怂恿大将军下诏令,怎会如此?”曹操不解。

    “说来曹公可能不信,有没有那一纸公文,董卓最终还是会进京的。”

    “哦?愿闻其详。”曹操愈发疑惑。

    “先帝在世时,刘使君上表谏言立牧。尔后先帝封董卓为并州牧,然而董卓阴奉阳违,率军停驻于河东郡止步不前。此为何故?虎视眈眈心向雒阳也。”

    “这……”董卓的动向,身处京都的曹操是清楚的,听张良这么一解释,曹操顿时惊得背脊发凉。

    大汉危矣。

    “变天了。”袁绍立足于府邸中呢喃自语,眼眸中流露着恨意,该死的董仲颖。

    大将军何进的身亡是场始料未及的意外,屠戮阉贼是他袁绍所求之名望,如今虽名望已得,但最大的果实却被半路杀出的董卓摘了。以他养名多年存续的声望,大将军身死,京都群龙无首。身为四世三公袁家子弟,又是新一代清流派领袖的他,必然是新任大将军独一无二的人选,朝堂诸公必定纷纷推举。

    这一切,如今却已成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