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当天师的那些事儿
繁体版

第十章 青山依旧在

    “天下大乱兮市为墟,母不保子兮妻失夫,赖得皇甫兮复安居。”——史载百姓作歌

    长社一役后,左中郎将皇甫嵩与右中郎将朱儁一起乘胜追击,相继镇压了汝南、陈国地区的黄巾军,并追击波才等人,连战连胜,不多时便平定了三郡之地。

    与此同时,与太平道同样形式的五斗米道在巴郡起义,领导人“五斗米师”张修率众信徒攻打郡县,但大抵是因为山高路远,消息闭塞,未曾受到汉室朝廷的重视。

    同年八月,此时身为冀州战区总指挥的董卓攻打张梁、张宝据守的邺城,已是围攻了两个月,仍未攻克。

    皇甫嵩所部在东郡苍亭击败卜已部,擒获贼首,屠杀近万余多人。于是乎,朝廷下诏罢免了董卓,命左中郎将皇甫嵩领兵北上。留朱儁领军清缴南阳郡以及荆州境内的黄巾殘部。

    在此关头,邺城传出大贤良师张角病亡的消息,冀州境内黄巾皆系白布于额前,全军哀悼,恸感动天。其弟张梁继而据守邺城。皇甫嵩率部抵达,不日攻城,因黄巾军气势如虹宛若精锐,汉军未能即克。皇甫嵩下令驻营休整,静观其变。待到黄巾军士气低迷,皇甫嵩随即乘夜出兵,于鸡鸣时分破城门而入,黄巾军仓促应战,人公将军张梁战死,那一夜黄巾军阵亡三万余人,尔后又有数万多民众纷纷投河而死。

    同年十一月,左中郎将皇甫嵩与巨鹿郡太守郭典配合攻克下曲阳县城,地公将军张宝战死,汉军继而屠杀黄巾民众十余万人,并将这十余万人的尸骨筑成“京观”。张宝、张梁的首级皆被运回京师,唯独贼首张角的尸身到处寻觅不得。

    至此,黄巾之乱平息。

    然而,往后数年,各地大小叛乱不断,势力众多。

    中平五年,黄巾余部再度发动起义。为了更为有效的镇压起义,朝廷接受太常刘焉的建议,废除各州郡刺史改立州牧。(废史立牧,可得一方安定。)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

    汉中郡

    九月九,登高走。

    萧瑟的秋风拂过,山林间落叶满地。瞭望无际的天边,一抹红霞斜挂西方。

    “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遍人间烦恼填胸臆……”已经不能再称之少年的张良,见此情况不由剽窃了一句记忆里的诗文。

    “师弟,好雅致。只是你这诗句,怎么是个长短句?五言句,尚能在《诗经》之中寻得先例,这七言你是从何处习得?”褪去道袍后的大贤良师,一身简素儒衫。

    “秀才师兄,你可就别高抬我了,我就没头没尾的瞎绉绉。”张良略微整理了一下自己的长衫,方才一路登山,略显凌乱。

    “秋风萧瑟,万物肃杀。你这有感而发的诗句,想必还有一句吧。”张角行至一处山石旁小坐。

    “不瞒师兄,确实还有一句,只是待我念叨出来,你可莫要怪我治学不用心。”

    离开冀州纷乱的这些年来,秀才师兄除了指点文盲师弟术法上的心得,还会教导张良治学之道,宛如私塾先生教导孩童那般,四书五经,一样不落。用秀才师兄的话来说,自己好歹也是有过功名的读书人,教导你这“不学无术”的少年郎,还不是手到擒来?

    “你且念来听听。”师兄不听他那些多余的话儿。

    “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我这弱小身板如何载得起?”张良念完,撒丫子就往更高处奔去,可谓溜之大吉。

    只听身后果然传来,秀才师兄不悦的声音:“文不成文,诗不成诗。成何体统!”

    “爹爹,我觉得小师叔自创的长短句,念起来还郎朗上口。”在旁一直未曾开口的张宁,给自己的父亲递上一节竹筒,那里面盛满了凉水。如今刚过二八年华的她,一如多年前那般素衣白裳,已经是愈发出落的大方了。

    这时,一位尽显富态的道人气喘吁吁的行至跟前,约莫是听到了方才的谈话,开口应和道:“师叔,我觉得小师妹说的在理。小师叔年岁尚未及冠,就已能自行开创出一脉不错的文体,治学方面也算有所成就了。”

    言罢,富态道人往后方招了招手,便有随行仆从上前,提上食盒与茶水。只见那些仆从寻得一处平地,铺上布毯子,将食盒与茶水放置后,便又告退回避。

    “公祺,你且休要为你小师叔开脱。先看你自己这体能,平日里过于疲懒了。我等才行至半山腰处,后方负重的仆从们都没有显露出你这般颓势。”秀才师兄转头就转移了注意力。

    “改明儿,我就建议我师傅,换个地方住。这旱山这么高,离郡城又远,属实累人。”张鲁席地而坐,却也没有完全不管不顾自己的形象。

    “此地,山清水秀,远离尘世,是绝好的修行之地。若非你小师叔即将入世,我等长居于此,与你师傅为邻,岂不妙哉。”秀才师兄不禁感慨。

    “师兄,要不,咱们就住这儿好了,我便不出世了。有张公祺领汉中郡守,可保我等一世衣食无忧啊。”原来是见无人跟随而上,去而复返的张良突然说出了一句摆烂话语。

    “紫薇星昏暗,荧惑守心,大汉四百年余载的气数将近。这可是前日里,你自行算出的一卦。”秀才师兄略带戏谑地看向张良,显然并不相信他是真的改变主意。

    “是啊,小师叔。那天你还一本正经地让我着手给你准备车马仆从呢,这才几天,我都准备好了,你又改主意了?”张鲁恢复了些状态,打开食盒开始逐个分发糕点,毕竟论辈分,在场的除了小师妹就他最小。

    当今朝堂,依旧是宦官集团把持着朝政,黄巾之乱造就了大赦党人的情况,令许多文人、官吏得以重新受任。但是宦官集团对朝堂的影响,一如既往的牢固。无他,唯皇帝宠信尔。先皇室外戚外据辅政、独步朝堂;后有宗室、重臣,拥揽地方军、政之权;就算没有那一卦,张良也能预见风雨飘摇的汉室皇庭,大厦将倾。

    也罢,就让我去见见这天下各路诸侯。张良如是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