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逢美好时代
繁体版

第七十八章 原来如此

    还真如林明所愿,直到下午下班,再也没有人来光顾他们这个办公室。于是,林明和邹颖就自作主张,好好休息两天。这可是很难得的,要知道平时,两个人都是经常出差,想安心在家休息两天,那是非常非常奢望的!

    周一一大早,林明就来到了公司。不过,让人和尴尬的是,他居然去了一楼的办公室,推开门,看见小古一个人在屋里的时候,他瞬间反应过来,招呼了一声,就赶紧反身上了四楼。

    习惯的力量是真的不好克服啊!

    进了办公室,他开始着手打扫卫生,其实也没有什么好打扫的,也就是扫扫地,用墩布再擦擦地而已。

    之前在车间和自动化公司的时候,都不用他打扫卫生。

    现在到了新的部门。赵总就不用说了,邹颖既是女同志,资格也比他老,他可不敢耍大腕,等邹颖来了再打扫卫生。

    没多久,邹颖也就来了,看见林明已经打扫过了卫生,还是表扬了他一番。

    就在两人开玩笑地说不会今天又是闲坐的一天的时候,赵总到了。

    不仅仅赵总到了,还带来了一个人。

    赵总宣布,原BJ办事处主任,也是公司的供应部主任的黎明,正式加入新的高压项目部。

    林明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除了那次和陈诚一起去东北的时候,和黎明吃过一次饭,他就再也没有和黎明见过面。黎明虽说是公司的供应部主任,但是长期住在BJ。其实在当时,BJ办事处,就相当于公司在BJ设立的采购部。

    林明从来到公司之后,几乎就没有什么机会和供应部打交道,更遑论和黎明打交道了。

    他只是偶然听别的谈起过,在BJ办事处的几个人,都是大老板的心腹。不知道怎么这回黎明居然也成了高压项目部的一员了。

    他回想了一下那天看的竞聘结果,果然回忆起BJ办事处换了主任了。只是在当时,他根本不会关心BJ办事处,所以根本就没有看到这个变化。

    由于有了这个新的人员变化,林明更是好奇起来,这个部门到底是要干啥啊?

    从现在的人员构成来看,颇有点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意思了。

    原来的赵总是技术市场一把抓,邹颖就是做技术的,林明是市场工程一把抓,再加上一个做供应的,这架构可是不小啊!

    可惜地是赵总根本没有介绍黎明到底为什么来了这个部门。只是给大家简单介绍了一下,先认识认识。

    黎明和邹颖很熟悉,根本就不用介绍,至于林明,黎明说早就听说过你的大名了,这次到一起工作,还希望多多帮助啊等等客套话、

    林明从来没有想到过,至此,开始了和黎明一段颇有些搞笑的工作伙伴关系。

    当然,在当时,林明还是很尊重黎明的,毕竟,人家岁数比他大,原来职位比他高,资格也比他老。

    之后,赵总终于介绍起成立这个高压项目部的由来,林明也才慢慢知道了公司的很多秘辛。

    当然,这些都是当时赵总讲述的,和后来林明真正了解到的,其实还是千差万别的。

    按照赵总的说法,现在公司到了生死存亡的时节了!

    初听见赵总这么说,林明还觉得赵总有点夸大其辞危言耸听。

    可是听着听着,林明就觉得赵总所言不虚了。

    事情是这样的:去年十一月份的时候,省局招了一次标,那也是省局第一次正式的公开招标,也就是那次林明编写投标书的那次。

    那次招标,公司没有中标,这在当时,林明就知道了。在他当时以为,这不过就是一次小小的失利而已,犯不上什么大惊小怪的。毕竟,在省局一级的市场,当时也是差不多三分天下,他们只是所占份额比较多,但远远做不到一统天下。

    可是今天赵总一介绍,他才知道事情远远不是他所认为的那样。而是公司真的到了生死存亡的一刻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

    在公司所有的市场份额中,省局的市场一直是大头,占到总公司收入的七成以上。可以这么说,省局的市场,就是公司赖以生存的绝对力量。甚至可以说,省局市场所贡献的利润,可以达到总利润的八成以上。如果省局市场出了问题,那公司基本上也就可以宣布解散了。

    本来一次招标失败,完全不至于造成失去整个市场的悲惨局面。

    可当知道整个事情的背景时,林明也免不了倒吸一口凉气!

    中标的是一个新进来的公司,有着外资背景,代理着国外的一个品牌。

    这都不是什么大事!

    比较严重的是,这个公司来的负责人,姓燕是从省局辞职下海的人。

    这倒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

    可要是这个人是某位要人的贵人,对某位要人有知遇之恩呢?

    情况是不是就变得很复杂了?

    赵总讲了一段故事,燕经理曾经是省局自动化处的一位工程师,后来,自动化处又来了一位姓周的员工。燕工程师是大学毕业,周员工只是中专毕业。但是学历上的差距,阻挡不了两个人成为好朋友。

    后来,燕工成了专工,就向领导推荐周负责自己原来管的一摊事;又后来,燕专工成了燕处长,就又推荐周工当了专工;当燕处长下定决心下海时,又大力推荐周专工接任了处长。

    后来,周处长又高升了。

    成了一把手的周要人,面对着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自从下海后过的郁郁不得志的燕经理,会怎么样呢?

    一次招标失败不算什么,可要是有人传出来话呢?风传有好心人奉劝,让公司退出省局的市场,人家说的也有道理:“燕来了,还有你们什么事呢?”

    公司自然是不能放弃这个市场,但是从年后的市场运作来看,局面不乐观,而且是非常的不乐观!

    因此,才有了这个高压项目部!就是要面对如此不利的局面,打出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