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逢美好时代
繁体版

第六十三章 市场,也可以这么做

    接着,谢工给林明讲了一个真实的案例,让林明也唏嘘不已。

    据谢工说,在前几年,有一年过了春节,他们设计室突然来了一个陌生的人。

    那时候,设计院的活很多,每天起早贪黑,加班加点的都要干不完的活,因此大家虽然都知道来了个陌生的人,但是谁也没有在意,也都没有过问。

    那人来了之后,作息也就和他们一样,他们上班那人上班,他们下班那天下班。

    那人来了之后,就给他们扫地墩地,端茶倒水拿报纸。

    平时没事的时候,就坐在他们办事室门口老式的长椅上,不和任何人交谈。

    起初,他们以为是院子看他们工作太忙,所以给派来了一个勤杂工。也就心安理得的接受着那人的服务。

    这样子,这个人就在设计室待了有两个来月。

    某一天,在一批设计任务终于完成,终于有了些许空闲时间的时候。谢工去倒了水,就也坐在长椅上,和那人聊了起来。

    一聊起来才知道,原来那人根本不是什么院里派来的勤杂工,而是一个南方电缆厂家的市场人员。

    其实一听是市场人员,谢工就失去了再聊下去的兴趣。对于设计院来说,厂家的市场人员见的太多了,也见的都烦了。

    但是谢工本身的素质,让他又不能直接就起身离去,于是就又和那人聊了几句,大意就是你这样天天话都不说,怎么会做市场呢?

    那人说自己是浙江人,在一个电缆厂工作,原来做生产线上的工人,每月工资也没有多少钱。家里算是一个大家族,上有老下有小,靠在生产线当工人的那几个死工资,实在是养活不了家。

    厂里有规定,做业务有提成,多干多得。他也知道自己嘴笨口拙,但是迫于养家的压力,一狠心,就辞了生产线上的活,到市场部做了一名业务员。

    但是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做市场,厂里分配他来西南做市场,他只好到设计院,反正自己有的是力气,就替大家伙端茶倒水、扫地墩地的,希望能有个机会。

    谢工听了,也就笑笑,就又回去接着工作了。对于当时的谢工来说,觉得这种做市场的方式,简直就是天方夜谭,怎么可能做的出业绩来?

    谢工见过很多做业务的人,恨不得天天跟在他们身边,想方设法介绍产品,见缝插针的做些请客送礼的工作,都未必有机会。像这个人这样,大家都不知道他是干什么的,哪来的机会啊?

    于是谢工从内心里认定这个人也许过不了多久,就得打道回府了,因为,他是不可能有业绩出来的。

    这样子又过了有一个多月,大家也慢慢地都知道了那人的来历了。

    那人依旧如故,每天跟着他们上班下班,扫地墩地,端茶倒水拿报纸。

    终于有一天,在一个新项目设计的时候,谢工实在是有些不好意思了,就让那人把他的产品资料拿过来看看。

    那人这才从身边的一个老式的皮包里拿出来产品的资料。

    因为是电缆,算是很通用的物资,于是谢工就把那个人的产品名称、型号、厂家等编写到了设计图上。

    那个年代,设计院的图纸就是金科铁律,图纸上写的什么名称,采购时就要采购什么名称,设计图上是什么型号,采购就要采购什么型号,设计图上写的那个厂家,采购时就要采购哪个厂家的产品。

    谢工本来就是同情心发作,觉得那人来了这么久了,天天享受人家的服务,实在是有些不好意思了。另外。又知道那人家里很困难,觉得他来了这么久,要是没有业绩,光差旅费就够他受的了,所以就想给他上个图,让他也有了业绩,有些收入就行了。

    哪知道这一下子之后,一切就变得难以置信了。

    “小林,你知道后来怎么样吗?”谢工口气悠悠地问道。

    “那肯定是打开了市场,他也有了收入了呗!”林明自然知道,那时候设计院的影响力,也知道上图意味着什么。

    “何止是打开了市场啊?你知道他后来的电缆占了多少市场吗?”谢工又问。

    “百分之十?”林明犹豫了一下,问道。

    要知道百分之十的市场份额,放在西南这个大市场来说,已经算是巨大的数字了。

    “何止是百分之十啊?他后来的电缆占比达到了整个西南市场的百分之七十!”谢工吐了一口长气说道。

    林明有些目瞪口呆的感觉。

    百分之七十啊?那是多么大的数啊!

    许是看出来了林明的心里所想,谢工也说道:“你算算,整个西南电力市场的百分之七十的份额,算成金额,那得是多么大的数字。”

    “后来呢?”林明问。

    “后来我们再也没有见过那个人,他的身价早就已经有了上千万了,现在也就是派人过来和我们接洽一下,他也不怎么亲自过来跑了。”谢工说。

    林明咂摸着谢工话中的味道。

    “小林,我看你和别的跑市场的也不一样,为人很实在,所以我和你说这些。我倒不是说非要你学这个人,我就是告诉你,水无常形,做市场也一样,没有什么一定之规,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方式方法。你也得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才行!”谢工语重心长的说道。

    林明知道,谢工这完全是为自己考虑。其实一直以来,他一直觉得做市场就没有什么一定之规,毕竟,做市场做的还是人,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认知。

    有些人喜欢花言巧语的,有些人就喜欢沉默寡言的,有些人喜欢善于表现的,有些人就喜欢心有丘壑的。

    但是谢工说的对,自己也得有适合自己的方法才行。

    其实做市场,关键就是得打动人。就如谢工刚才讲的那个人的例子来说,自始至终,他都没有说过什么推销而话。可是反过来想,他其实是在推销他这个人,他用自己的默默付出,让设计室的人感觉到了不好意思,这难道不也是一种打动人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