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明
繁体版

第7章 寻找烧瓷工匠

    “哪里的乞丐,去去去,一边去。”龅牙周站在牙行的店门口对着坐在门旁的乞丐就是一脚。

    他是南京城里一个入行不到半年的牙人,还是个无证经营的私牙。名字叫周三郎,街坊邻里都叫他龅牙周,没有起错的外号,门牙外龅且姓周,年龄十八刚出头,还是个光棍。

    古代牙人类似于现在的经纪人,牙行就是中介公司。到了明朝,牙行在商品经济市场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小到鸡鸭行骡马行,大到货栈码头,到处活跃着牙人的身影,帮助买卖双方评估物价和辨别商品真假。

    有谚语为证:买货无牙,称轻物假;卖货无牙,银伪价盲。

    朝廷为了管理这个行业,出台了专门的牙行制度。开办牙行需要审批,合格了发给牙帖,持证上岗,也就是官牙。而那些没有办证的,便是私牙。

    那么,什么人能开官牙呢?当然是皇帝和藩王最有资格了。

    正德皇帝朱厚照就是创始人,全国连锁开了好多皇店牙行,由御马监100%控股。所以皇宫内廷二十四衙门,除了司礼监,就属御马监权力最大、油水最足了。

    俗话说:车船店脚牙,无罪也该杀。但是需要做买卖,还真绕不开这些人。

    “龅牙周,我又来找你了。”

    “哎呀,陈公子,失敬失敬。您这是要买宅子了?”龅牙周看到陈诏,眉开眼笑了起来。

    陈诏昨天和这个牙人打听过城里的各种物价,今天又找上了他。

    “宅子肯定要买,但不是今日,我是来问问你哪里有烧制瓷器的厂子。”

    “瓷器厂?陈公子是要买瓷?”

    “不,我要买人,买会烧瓷器的人。”陈诏笑眯眯的看着龅牙周道。

    “哎呦,这真是稀奇,哪有买人的,老周我也不是人贩子啊。”龅牙周挤出哭笑不得的表情。

    “不开玩笑,和你打听,这南京附近,哪里有烧制瓷器的窑厂,最好是那种技术特别好的窑厂。”

    “这...陈公子,不是我吹,这你可问对人了。这瓷器市场的行情,没有老周我不知道的,您就是要找官窑老师傅的货,我也能给您弄出来。”

    “哦?官窑的都能买到?我不买货,我要买老师傅。”

    “嗨,买货和买人都一样,您准备开多少价,我好给您估算估算。”

    “我准备去浦口那边的山里开个窑厂,请一个技术好的老师傅就够了。你去哪能给我找来官窑的老师傅?”陈诏眼神不信任的看着龅牙周。

    “这...陈公子您有所不知,这景德镇的官窑厂啊,都快倒闭了,自打天启朝开始,官窑就都停产了,那些手艺好的老师傅都去民窑了。”龅牙周表情认真了起来。

    “还有这事,皇帝这么穷?连官窑都养不起了...”

    “嗨,那都不是咱小老百姓该考虑的事,反正,只要陈公子您出的起银子,老周我保准给你把人找来。”龅牙周一拍胸口,信心十足的说道。

    陈诏盯着龅牙周看了几秒,决定信他一回,毕竟这才来大明几天,也没别的人可以信了。于是从衣兜里掏出块一两的碎银子,扔给了龅牙周,说道:

    “这是给你的辛苦费,无论官窑还是私窑,我只要手艺好的老师傅,要是事情办成了,十两纹银一分不少。要是找个假把式糊弄我,咱们就衙门里见了。”

    “那不能够,老周我吃牙人这碗饭时间不长,可从不干欺骗的事。放心好了,包我身上。”

    “好,就这么说定了,你找到了人来天福客栈通知我,我去和他谈雇佣条件,估计需要多久?”

    “短则三五天,长则十天半个月。”龅牙周胸有成竹的说道。

    “越快越好,这客栈住宿费也太贵了,我久住不起。”

    “那不可能,陈公子一看就是富贵人。”

    “回见,等你的好消息。”陈诏说完就调头往客栈走去。

    ...

    二钱银子一天房费,天福客栈的一间客房内,牛家兄妹正在看陈诏买的《千字文》和《龙文鞭影》,两本都算儿童启蒙书籍。

    南京城到处都有书店,大概是因为这里有江南贡院,考功名的读书人也格外多,服务读书人的商业市场自然繁盛,连妓院都开在贡院对面。

    陈诏昨天找了家书店,买了十来本实用书籍,虽然繁体字看起来比较吃力,但并不妨碍阅读。

    陈诏准备以后每天抽点时间教牛家兄妹认字和基本算术,还买了《算学启蒙》和《九章算术》两本古代中国的数学著作,想找《几何原本》没找到,以后一定要想办法找徐光启的书,他写了不少科学实用书籍。

    买了戚继光爷爷的《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只经历过学校军训的陈诏,想要打造一支可堪战斗的力量,还是得学啊,就算是纸上谈兵,也好过一窍不通。

    等招募到几十个乞丐,就可以先练起来,边学边练。南京待不了多长时间,生活成本太高,还是去长江对面的江浦比较实际,老山森林很大,找个没有人烟的地方窝起来,一边造玻璃一边练小兵。

    买了《神器谱》和《克敌武略荧惑神机》,两本书都是介绍各种火器的性能、优缺点、制作工艺、使用方法等等,实乃居家旅行之必备。为以后打造火铳和火炮提前做点准备。

    还买了朱元璋八世孙朱载堉的《律吕精义》《乐律全书》两本书。这位就厉害了,明代乐律学家、音乐家、数学家、乐器制造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散曲作家,首次发明了十二平均律的理论。

    陈诏想在世界范围内大量收集音乐、建筑、美术、雕塑等艺术类书籍,无论东方的还是西方的,要汇集世界优秀文化之精髓,发展出引领时代的华夏艺术文化。审美的标准是什么?中国人说了算!

    最后买了本《金瓶梅》以作纪念。明朝书店里小黄书真的不少,敞开卖根本没人管啊。

    什么《桃花影》《隋炀帝艳史》《剪灯新话》《痴婆子传》《国色天香》,陈诏根本闻所未闻!有市场就有需求,人性想瑟瑟是挡不住的。而明朝的瑟瑟小说,更是达到中国古代有史以来的最高峰!

    ...

    回到了客栈后,陈诏就开始给牛家兄妹教认字,至少学会两千个汉字就可以读大部分书籍了。

    “来,跟着我读:0、1、2、3、4、5、6、7、8、9”

    “0、1、2、3、4、5、6、7、8、9”

    “很好,这叫阿拉伯数字,以后学算术用这个会很方便。牛二,你以前学过几个大字啊。”

    “学过1、2、3...13、14....”牛二开始掰手指头,明显数不过来了。

    “停,别数了。牛二,要不给你们兄妹改个名字吧,你俩现在的名字起的也太随意了。”

    “诏哥,俺要改名字!”牛小妹兴奋的喊了一声。

    “好好,让我想想啊。”陈诏开始搜肠刮肚:“牛二牛二...牛耳..牛耳..牛二你就叫牛耳吧。老子叫李耳,你叫牛耳,你以后肯定出息。”

    “谢谢诏哥,俺就叫牛耳了,好名字。”牛二笑的眼睛都看不见了。

    “牛小妹...你哥哥叫牛耳,那你就叫...牛朵,你俩兄妹加一起就是牛耳朵,牛正好有两个耳朵,一边一个很完美啊,哈哈哈...”陈诏说完自己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诏哥,俺叫牛朵,你就叫牛头,哈哈哈...”牛小妹真是个开朗的小姑娘啊。

    “停,别笑了,继续学阿拉伯数字,牛朵你来重读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