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明
繁体版

第2章 进城前的波折(上)

    已经接受现实的陈诏此刻正蹲在琅琊山脚下一棵大树旁抽烟,头脑里一片空白。来的时候好好的,回...回不去了。

    看了一下手机,还有87%的电量,无信号!

    更神奇的是,早上来的时候是2023年6月10日农历四月廿三,在归云洞经历了一遭风雨后,现在手机上显示的时间是1626年6月10日下午2点13分农历六月十九。

    陈诏盯着手机屏幕有点走神,缓缓的点开微信,找到宋姓室友打开对话框发消息:

    “兄弟,在不在”

    消息条前面一个圈圈转啊转啊转,就是发不出去。

    退出微信,点开电话拨通10086:

    “无法访问移动网络”

    这手机现在就是一块砖头了。

    陈诏收起手机,狠狠的深吸一口烟,陷入了沉思...

    “稳住,要稳住,想想接下来怎么办,咱这是穿越到大明朝了,还踏马是明末!”

    “天启六年是吧,天启大爆炸什么时间来着?明年就是天启七年,那后年不就是崇祯元年了吗?咱历史学的不深,可明穿小说也是看过的鸭。”

    “学校是回不去了,家肯定也没了,咱这四百年后子孙,老祖宗也不知道是哪家权贵老爷呢,找也没处找啊。”

    “可现在这是大明朝,衣冠服饰可是古代,这穿的一身现代衣服可怎么见人呢?刚才琅琊寺那群和尚看咱的眼神可跟见了鬼似的,这身打扮入了古代想想也觉得异类。”

    “编一个能糊弄人的身份,好歹咱也是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身高1米76体重68公斤,不说相貌堂堂,也是棱角分明细皮嫩肉啊。虽然只是个普通的本科物流专业,虽然学习成绩也很一般,但四百年的见识可是领先这个时代所有人类的。”

    “不可能对外说是大明人,发型就差远了,老祖宗们都是长发束冠,只能说咱是海外华人,南洋某国或者更远点,祖上跟着三宝太监出去的,郑和舰队最远到过非洲,那咱就是来自奥斯曼帝国的大明后人,先人祖籍滁州,现回大明来寻根问祖了。”

    “现在是下午两点多,距离天黑最多还有五个小时,在天黑之前必须要找到个酒...客栈住下,不然就要露宿野外了,千万不能睡野外,古代太危险。”

    “可身上没银子啊,明朝花不了人民币,也没码可扫。首先要搞钱...搞银子!第一要先解决吃和住的问题。”

    陈诏收起脑中的思绪,打开为了旅游专用的双肩包,整理现有的物资:

    “伸缩雨伞一把,可换银子”

    “墨镜一个,试试能不能换银子”

    “小纸巾两包,省着上厕用”

    “创可贴五条,比较有用”

    “口香糖一瓶,一般没用”

    “手电筒一支,不好处理”

    “折叠军刀一把,防身很有用”

    “双层保温玻璃杯一个,可换银子”

    “脉牌饮料一瓶未开,以后喝水用”

    “士牌巧克力9条,救命用的”

    “驱蚊液一瓶,比较有用”

    “防晒霜一瓶,一般没用”

    “20倍双筒望远镜一个,暂时没用以后有大用”

    “黄铜口哨一个,一般没用”

    “红徽京烟一包剩12支,救命用的”

    “Z牌打火机一个,可自用可换银子”

    “满格电6万毫安充电宝一个,鸡肋”

    “砖头手机一个,鸡肋”

    以上,就这些物资了。目前只有一身衣服,没有换洗的,还好现在是初夏,体感温度很舒适。

    陈诏将所有物资重新整理好装入背包,肚子有点咕咕的饿了,抬头望了一眼不远处的滁州城,一定要赶在天黑前进城,然后找家典当铺子,先试试墨镜能不能换银子,如果换不着,再试试打火机,再不行换手电筒。

    玻璃杯暂时不能在滁州市面上拿出来,明清时期,玻璃都是很昂贵稀有的东西,可值大价钱,要想办法去南京典当,那里有钱人多。

    想定了主意,陈诏便向滁州城方向走去,虽然刚下过暴雨,但路况还好,两侧有草皮不至于太泥泞。

    陈诏走了几步突然转身,小跑着在山脚下找了根粗细合适的小树折断,用折叠军刀修出个尖头,获得了木棍神器一件,可作拐杖可打人。

    ...

    陈诏路上越想越怂,害怕这身打扮会被衙差城管之类的刁难,万一故意找茬那可就不妙了,说不定就会被敲诈勒索。还是找个城外的村子看能不能先弄件大明的衣服穿上。

    稍作观察,就看到在城南边大片田野的远处,有一个不大不小的村落。于是陈诏走下大路,沿着稻田边的小路往村子走去。

    走了小一会,看到一个老农赤脚挑着两捆黄鳝笼,迎面走来,陈诏硬着皮头赶紧上去举手搭讪:“大叔您好,叨扰一下。”

    “哎哎”老农略显惊愕的咧着嘴笑着应声,满脸褶子。

    “请问,这地方哪里有卖衣服的?”

    “衣服?”老农被问的一头雾水,有点懵。

    “对对,就是秀才老爷们穿的那种长衫。”

    “哦~相公老爷,相公老爷都住在城子里。”老农抬手往滁州方向意指了指。

    “不是找相公老爷,晚生是想买衣裳。”

    “哦~找布庄啊,也在城子里。”

    “老大叔,晚生从西洋海外归乡寻祖,到这祖地穿着一身夷人衣裳不敢进城,想在城外找个地儿买身长衫。”陈诏编了起胡话。

    老农上下打量了陈诏的穿着恍然道:“哦~不敢进城啊,这城外也没布庄啊”

    “向您打听打听,前面的村子里有没有谁家能卖我件旧长衫。”

    “旧的...村东头王老爷,他家富贵,你可去问问。”

    “太谢谢大叔了。”陈诏拱手一谢,就顺着老农手指的村东头方向走去。

    走近一座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小院,陈诏绕着围墙转到南门口,左右有一对小石狮子,大门紧闭。

    陈诏鼓起勇气敲了敲门,片刻间一个家仆开门探头出来,打量了一下陈诏后语气不悦的说:“你是何人,有什么事?”

    陈诏有点怂怂的笑答:“在下从西洋夷国而来,回滁州寻祖,身穿夷装不敢进城,想问问贵处可有旧长衫衣裳能卖我一件。”

    家仆听完长大嘴巴,眼睛转了一圈道:“你稍待,吾去通报老爷。”说完就关了大门。

    “老爷,门口有个什么西洋国来的夷人,穿着怪异,想买件旧衣裳。”

    王老爷躺在太师椅上闭目养神,一个小丫鬟在旁边给他按摩太阳穴,舒服的轻哼了一声缓缓的说道:“夷人...买旧衣...这又是什么招摇撞骗的新手段?晌午狂风骤雨,现又来了个买旧衣的妖夷,都不是什么好事,打发了,不要与他多言。”

    家仆匆匆返回,打开门就对陈诏道:“老爷说了,恕不接待夷人,你走吧。”

    “啊这..小哥,我不是夷人,我也是中国人啊。”陈诏听完赶紧解释道:“用东西换,我这有好东西。”

    陈诏快速的从背包外侧网兜里拿出黑色折叠雨伞,按下按钮刷的一下自动展开,对着家仆展示:“你看,这伞能不能换?”

    家仆看着陈诏拿着打开的黑伞在那比划,一种智商被侮辱的感觉生上心头,咬牙说道:“你这妖夷,莫在这招摇撞骗,走走走!”说完便关上了大门。

    陈诏一听买卖不成还被骂妖夷,有点上头急眼,继续敲门喊道:“小哥别走啊,行个方便,拜托了,开开门啊。”

    喊了两回,也没有回应,却隐隐的听到有狗叫,陈诏顿感不妙,后退了好几步,赶紧收起伞拿起木棍神器。

    狗叫声越来越近,伴着开门声,陈诏意识到危险,转身拔腿就跑。

    边跑边回头看,家仆站在门口拿着根长棍得意的笑,一条黑狗在陈诏后面边叫边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