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之七剑传人
繁体版

第一千八百三十八章 青龙初现

    “古兄打算不做处理?”。

    听出了古寻话里对这种行为的不屑,张良笑盈盈的问了一句。

    “当年那场刺杀,我一开始没打算插手。”古寻用手撑住下巴,语气颇为复杂的说道,“结果,荆轲真的要成功了。”

    “月神,尉缭,乃至盖聂都没能拦住他。”

    “这出乎了嬴政的预料,也出乎了我的预料,若不是我当时多做了一步,跑去了宫中找扶苏,当时就要变天了。”

    虽然古寻不理解,也不支持这种行为,甚至瞧不上,但不得不承认,当年是他差点翻车了。

    张良对此却并不像古寻那般感慨。

    嬴政确实是个了不得的人物,秦国的实力也确实强大,但这并不代表嬴政就能事事顺心,无所不能。

    人被杀,就会死,嬴政也不例外,荆轲险些成功也不是什么不可理解的情况。

    “所以古兄要亲自出手?”张良淡定的再次问道。

    古寻看了看他,并未明确回答这个问题,“这件事,我会想办法处理。”

    张良闻言眼神微微垂下,心中不知在思索什么,片刻后轻笑着回道,“那良……就不多过问了。”

    两人默契的不再谈论这个话题。

    刺杀嬴政,对古寻来说是绝不容许成功的。

    但对张良来说,墨家若是能成功刺杀嬴政,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张良今天过来,虽然和古寻说了青龙计划的事,但也只说了计划的大体目标,更多细节他提都没提,反而一个劲追问古寻的打算。

    张良的态度不言自明。

    古寻察觉到了张良对青龙计划的微妙态度,无意劝说什么,大家各干各的便是,所以也只含糊的回应了张良。

    ………………

    几日光景过去,北地大捷的消息开始传开,一时间又是纷纷扰扰。

    有人为此喜,有人为此忧。

    忧的是那些蠢蠢欲动的反秦势力。

    帝国近些日子的种种颓势,让他们看见了推翻朝廷的希望,结果还没高兴几天,就迎来了北地大捷。

    帝国多日来的颓唐顿时一扫而空,他们的心里也重新浮起了对帝国的畏惧。

    喜的则主要是支持扶苏的那一派帝国官员。

    原因就不细说了,之前提过。

    当然,更多的还是并不在乎这种事的普通人。

    和古寻预料的一样,北地大捷,蒙恬立功,公子扶苏作为监军至少也能在功劳簿上位列前三。

    这让许多对推举扶苏成为太子储君还未死心的官员心思立刻活泛了起来,还是四向奔走,打算联名上书,请求皇帝能够允许扶苏将功折罪,网开一面。

    作为扶苏老师,长公子派系身份地位最高的人,古寻有能力制止这一情况发生,至少能压制一段时间。

    不过他什么也没做。

    一是因为没用,他能压制一时,不可能压住一世,这群人里可不乏两千石的大员。

    况且还有有心人刻意挑弄蛊惑。

    人心似水,堵是堵不住的。

    二是因为他不在乎。

    情况最糟糕也无非就是扶苏进一步被皇帝申斥,乃至责罚,最严重也不过就是彻底和储君之位无缘。

    这又有什么要紧的呢?

    古寻本来也不指望这储君之位能落到扶苏头上。

    到了今时今日,嬴政依旧不立扶苏为储君,也不立其他任何皇子为储君,已经清晰的展现了他本人的想法。

    不管他有多少层考量在里面,至少有一点是能确定的——嬴政不死心。

    立了储,就代表他对长生不老彻底死心放弃,接受了自己终有一死的现实。

    他不愿接受这个现实,也觉得自己还有机会打破这个现实。

    古寻……已经懒得对此作出评价,反正大家各顾各的,各做各的。

    结果如何,到时自见分晓。

    至于那些官员是否会因此惹怒嬴政,又是否会因此丢官乃至坐牢……那就不是古寻该操心的事了。

    虽然说先秦读书人的数量确实比较稀缺,但官员的数量也相当有限。

    总的来说,还是僧多粥少,供不应求。

    这一批没了,总还有下一批,扶苏日后并不需要担心自己无人可用。

    ………………

    桑海城内,将军府。

    章邯匆匆走进古寻入住的别院内,一进去就看见了在院中小亭悠闲品茶的他。

    “大人。”章邯上前见礼问好。

    坐在亭中,摆弄着茶碗,眼睛半闭不睁,彷佛睡着了一般的古寻听到声音,轻轻的应了一声,然后眼皮子都不眨一下的直接问道,“有事?”

    他最近过的很悠闲,是最近这段时间以来过的最轻松惬意的日子。

    因为他放下了心中惦记的所有事——流沙的事,北地的事,朝廷内部的事,诸子百家的事,乃至于焱妃的事,全都暂且抛之脑后,什么都不去考虑,只顾眼下的悠哉生活。

    如此一来,自然轻松自在。

    至于那些被搁置的问题如何解决……他心中也已有决断。

    以力破局,才是他最擅长的操作,这些事不管如何发展变化,他都不信能发展到完全脱离自己的地步。

    到时候,最差也不过就是复刻楼兰旧事,强行以蛮力压服一切问题。

    章邯不清楚古寻心里在想什么,只是规规矩矩的汇报事情:

    “蜃楼上似乎发生了什么。”

    古寻半闭的眼睛睁开大半,侧目看向章邯,“怎么一回事?”

    章邯急忙解释,“末将此前值守时,感觉船上出现了不正常的动静,蟾宫那里也隐约有异光浮现。”

    “更关键的是,阴阳家右护法月神与左护法星魂突然不露面了。”

    “末将让人简单查了一下,完全找不到两人的踪迹,似乎刻意躲起来了。”

    “嗯……”古寻垂眸沉吟少顷后回道,“既然是阴阳家的人闹出来的动静,那就不用管。”

    “他们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你注意点别被他们算计了就行。”

    “末将明白了。”章邯点头应道。

    虽然他对蜃楼上的秘密多少有些好奇,不过作为谍报组织的首领,他最擅长的就是控制自己的好奇心。

    古寻既然不让他多探究,那就老老实实的做自己的本职工作。

    接着,章邯有些欲言又止,一副迟疑不定的模样。

    古寻瞥了他一眼,轻声说道,“有事就说吧。”

    章邯先是拱手一礼,然后开口道,“大人,关中传来消息,新一届的天人论剑要举行了,已有门派收到了是否观礼的问询。”

    古寻又斜眼瞥了他一下,笑呵呵的问道,“天人两宗论剑大比,似乎跟你这个影密卫统领无关吧?”

    影密卫其实会监察江湖各个势力的动向,但像天人论剑这种纯粹是道家内部的事基本不会在意,更不值得他这个影密卫统领特意拿到古寻面前说。

    章邯苦笑一声,回道,“末将只是想问问,大人是否要去观礼?”

    古寻扬眉一笑,反问道,“你想去?”

    “大人说笑了,末将可抽不开身。”

    “那我就抽的开了?”古寻又问道。

    章邯闻言只是苦笑垂首,不做回应。

    如果真让他回答的话,那他会说当然了。

    古寻这一天天又不干事,除了吃喝睡,就是满大街溜达,怎么看也不像抽不开身的样子。

    可惜他不敢把话说的这么明白。

    古寻得不到回应也不在意,平静的接着说道:

    “我去又有什么意义呢?”

    “天人论剑是道家天人两宗的‘家务事’,只能她自己去面对,我总不能去帮那孩子把逍遥子打一顿吧?”

    “只是为了等个结果,又何必千里迢迢跑去太乙山。”

    “呃……”章邯稍作迟疑后,小心翼翼的开口回道,“可……晓梦或许会希望大人您能亲自去观礼。”

    古寻听到这话神色一滞,旋即苦笑着摇了摇头,颇为感慨的说道:

    “以前觉得小时候的她太倔了,一点也不可爱,现在才发现,长大了还不如小时候呢。”

    “说起来,阿言大了后也不如小时候可爱了,甚至千泷都……”

    越说到后面,古寻的语气就越是无奈。

    章邯对此自是不敢有任何置喙,只是静静等古寻的情绪宣泄完。

    沉寂片刻后,古寻才会章邯说道,“这些事,我自会斟酌处理,你只需要看好蜃楼。”

    “还有,也不要落下对桑海内外的监管,墨家会有动作。”

    “末将明白。”章邯拱手一礼,旋即告辞离去。

    其实他还收到了一个消息——关于朝中的动荡。

    不过这一点之前古寻就表过态了,他索性就不再多问一遍,横竖是阻止不了的事。

    他能做的也只是密切关注,若是局势过度恶化再做呈报。

    ………………

    东郡,大泽山,农家神农堂。

    时隔几日,朱家已经收到了刘季发给他的有关青龙计划的内容。

    和刘季预计的一样,朱家根本不考虑由神农堂一堂来完成这次合作。

    墨家的胃口太大了,上万人可是一支大军的规模,朱家除非是失心疯了才会以一堂之力供应他们的需求。

    这不仅仅是神农堂本身人力不足的缘故,也是朱家担不起这份风险。

    万一墨家计划不成,哪怕只是折进去三两千人朱家也有些遭不住。

    既是农墨合作,自然得由六堂共同来承担风险,不能让神农堂全扛了。

    不过这件事他也不能直接在六堂中挑明,必须和身为侠魁的田言私下商谈。

    这件事田言一开始就跟他说明了,不能拿到明面上说,只能算作神农堂的私人行为,以此规避风险——当然,实际上是为了在罗网那边有个说辞。

    这等于把大部分风险转嫁给了神农堂。

    考虑到墨家之前的出手相助,以及本身对青龙计划的好奇,朱家同意了田言的请求,接下了这次合作。

    朱家其实也有自己的私心。

    田言虽然没有明着说农家投靠帝国,或者说投靠罗网,但她也并未遮掩自己和罗网有所瓜葛的事实。

    朱家虽然不像陈胜那般誓死和罗网不两立,但他确实不支持农家和帝国走得太近。

    他同意和墨家合作执行青龙计划,也抱着让帝国彻底疏离敌视农家的想法。

    神农堂毕竟是农家六堂之一,所谓的私人行为,横竖也私不到哪儿去。

    收到刘季的密函后,朱家第一时间知会了田言那边,对方也回了信,说会第一时间过来商谈。

    朱家现在就是在等田言,为此还特意屏退了所有神农堂弟子——这事要保密。

    田言也并未让他多等,很快便穿着一身便装,遮掩住身形,避开所有耳目,独自来了神农堂。

    看着装束迥异于平日的侠魁,朱家莫名有一种怪怪的感觉。

    总觉得……最近的侠魁状态很奇怪呢,彷佛不是一个人似的。

    尽管察觉到了些许不对劲,朱家也没能往事实上联想,只是按下了心头的怪异感觉——现实多少有些不讲道理。

    “劳烦侠魁亲自跑一趟了。”顶着大红的‘喜’面,朱家抱拳笑呵呵的寒暄了一句。

    ‘田言’摘下蒙面的丝巾,回道,“朱堂主客气了,本是我分内之事。”

    接着她直入正题问道,“关于青龙计划的事,是遇到了什么难处吗?”

    朱家只跟她说需要尽快见一面商谈此事,并未说明是什么情况。

    朱家没有回答,只是上前把刘季的密函递了过去,足足好几页纸张。

    ‘田言’接过来低头浏览起来,片刻后便大致看完。

    将书信还回去后,‘田言’开口道,“没想到,青龙计划还是冲着嬴政去的……而且可能需要动用这么多的人手!”

    墨家的人手需求,即使是她也不禁有些咋舌。

    对江湖门派来说,三五千人就算是天大的数字了,上万更是幻梦一般。

    朱家捻着面具的须子,嘿嘿笑道,“我也是为此心惊不已,才赶紧通知侠魁你的。”

    “依侠魁看,照现在的情况,这青龙计划我们农家是否还要继续参与下去?”

    ‘田言’没有犹豫,立刻回答道,“做事自当有始有终,既然知道了内容,再抽身就不合适了。”

    见‘田言’不打算放弃,朱家心中暗松一口气,他可并不希望‘田言’从青龙计划中抽身。

    否则的话,他的打算落空不说,也说明了‘田言’和帝国的联系很可能比他想象的更紧密。

    “那这个人手的问题?”放心的朱家上来就是最关键的问题。

    田言抬手一摆,回道,“此事朱堂主不须担心,我自会从其他堂口抽调人手,不会让神农堂一力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