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归义天下
繁体版

094 兵力部署,登会盟台

    乾宁五年(公元898年),元日,兰州城内,处处张灯结彩,弥漫着喜庆的气息。

    街道上人头攒动,人们扶老携幼,争相前去城外瞧热闹。

    数十万蕃人聚集在兰州,已经月余时间。

    在此期间,张承奉该做的事情,其实已经做得差不多了。

    他对各部首领恩威并施,在大加赏赐的同时,从他们的部落募兵,抽调精壮,补充进自己的军队之中。

    在张承奉看来,蕃人首领们在言语上的效忠,根本就靠不住。

    唯有坚定不移的实行削枝固本之策,进一步削弱他们的武装力量,壮大自己,才能有效的安稳地方。

    自出兵陇右以来,张承奉募得大量蕃汉将士,其中,蕃兵占据了绝大多数。

    好在张承奉麾下的蕃兵来源复杂,有吐蕃、回鹘、嗢末、粟特、党项、龙家、吐谷浑等族,倒也维持了相对的平衡,任何一个族群,都不能在军中占据主体地位。

    张承奉参考天宝年间,河西、陇右二镇的军力布置,重新调整军力部署。

    他在河西镇复置赤水、大斗、建康、宁寇、玉门、墨离、豆卢、新泉等八军,又置张掖、交城、白亭等三守捉。

    唐代边兵守戍,大者称军,小者称守捉。

    其中,赤水军33000人,驻扎在凉州武威。

    新泉军1000人,驻于凉、会二州边界。

    大斗军7500人,驻扎凉、甘二州之间的大斗城。

    建康军5300人,驻扎甘州张掖。

    宁寇军8500人,驻于同城(今内蒙古哈拉浩特古城),位于凉州城东北方向千余里。

    玉门军5200人,驻于瓜州玉门关。

    墨离军5000人,驻于墨离城,位于瓜州城西北千里。

    豆卢军4300人,驻扎在沙州敦煌。

    张掖守捉500人,驻于凉州城以南二里外的小张掖。

    交城守捉1000人,驻于凉州以西二百里的交城

    白亭守捉1700人,凉州西北五百里的白亭海(今甘肃民勤)。

    河西镇共计部署将士73000人。

    而与河西镇的情况有所不同,对于陇右镇,张承奉并未照搬天宝年间的兵力布置。

    当时为了防备吐蕃,兵力几乎都布置在了河湟地区。

    但如今情况有了变化,吐蕃已经分裂,难以对陇右形成威胁。

    这也是为何,张承奉要将陇右军府设置在兰州,而非鄯州的原因。

    他现在所要面对的最主要的威胁,无疑是李茂贞的岐国。

    哪怕两家已经决定交好,但该有的防备还是不能松懈。

    乱世之中,亲兄弟尚且不能够信任,又何况是所谓的盟友。

    张承奉复置河源、莫门、镇西、积石、临洮等五军与绥和、合川、平夷等三守捉。

    又新设皋兰、平凉、陇南、叠川、宕昌、祐川等六军,分镇陇右十一州。

    其中河源军4000人,驻于鄯州湟水。

    莫门军5000人,驻于洮州临潭。

    镇西军4000人,驻于河州枹罕(今甘肃临夏古城)。

    积石军4000人,驻于廓州城以西一百八十里的积石城(今青海海东)。

    临洮军2000人,驻于临州治所狄道。

    绥和守捉1000人,驻于鄯州西南二百五十里。

    合川守捉1000人,驻于鄯州以南一百八十里。

    平夷守捉1000人,驻于河州西南四十里。

    此外,新设的皋兰军辖兵20000人,驻于兰州治所金城。

    平凉军8000人,驻于渭州治所平凉。

    陇南军7000人,驻于武州治所复津。

    叠川军3000人,驻于叠州治所合川。

    宕昌军6000人,驻于宕州治所怀道。

    祐川军3000人,驻于岷州治所溢乐(今甘肃岷县)。

    陇右镇共计部署有将士69000人,略高于天宝年间的64000人。

    当然,二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天宝年间是以汉兵为主。

    同时从兵力分布来看,张承奉显然将更多的将士部署在了东部各州,用以防备自己在向西域发兵之时,李茂贞背盟相攻。

    他从来不吝以最大的恶意,去揣测这些藩镇军头。

    合二镇之兵,以及6000牙军,张承奉麾下总计有14万8千将士。

    其中,河西、陇右二镇将士每人年赐稻粟12石,春冬赐衣7件。

    牙军每人年赐稻粟24石,春冬赐衣14件。

    各军军俸的财政支出总计为稻粟184万8千石,春冬衣物107万8千件。

    此外,河西、陇右二镇,官府登记在册的军马共有20万匹。

    其中,牙军无论是陌刀兵,还是义从军,尽数配以一人三马,得军马1万8千匹。

    凉州赤水军得军马1万匹,兰州皋兰军得军马8千匹,其余各军,多则上千,少则数百,甚至各地守捉城中,军马数量不能满百。

    这些军马都是用作给将士们练习骑术。

    剩余的十多万军马,则被养在在山丹与陇右牧场。

    等到战时,再被征用,这样也能减少军马给财政带来的负担。

    否则真要将这些军马尽数分配下去,有些地方的牧草不能养膘,就必须以精饲供养,足以将财政拖垮。

    兰州城外,高台矗立。

    张承奉在万众瞩目之下,一步步踏上高台。

    这是一座专门搭设的会盟台,自张承奉召唤各部蕃人以来,就在修建,于数日前完工。

    台高20米,长宽30余米,共有三级。

    台下人头攒动,乌泱泱的一片,尽是前来看热闹的兰州百姓,与各部蕃人。

    第一级的平台上,站立着的是各族藩部的贵族,他们看向张承奉的眼神,满是敬畏。

    第二级站立着的,则是前来观礼的各方使者,不仅有李思谏,就连会州党项、高原上的吐蕃各部,以及在张承奉将治所迁移到凉州后,常驻凉州的西域各方势力的使者。

    当然,张承奉麾下的文臣武将们也大多站在了这一级。

    台顶则是河西、陇右各部蕃人的头领在恭候张承奉。

    张文彻、范欺忠、张承业、罗通达等河陇军中的重要人物也有幸在台顶见证张承奉与各部头领盟誓。

    一个会盟,搞得跟个受禅大典一样,也就是如今大唐皇室没落了,否则,敦煌张氏定会受到张承奉的牵连,加入到九族消消乐的行列之中。

    张文彻等人激动的看着张承奉走上台顶,各部蕃人向他俯首而拜。

    这一刻,他就是河陇地区,各族民众的共主。

    是回鹘人的可汗,是吐蕃人的赞普,也是汉人的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