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归义天下
繁体版

050 东出对峙,分析虚实

    宋惠信被提拔为肃州司马,统领一千龙家精锐,欣喜之余,也难免心怀忐忑。

    刚刚接手这样一支军队,将不识兵,兵不识将,更为重要的是双方还存在着语言障碍。

    宋惠信只能临时抱佛脚,连夜找人学习焉耆语。

    翌日,天色微亮,营中将士已经在生火做饭,宋惠信还在不厌其烦的熟记着一些简单的军中术语。

    将士们用过早膳,大军拔营,龙拂延亲自出城相送。

    张承奉正色道:

    “有劳岳翁为我筹集粮草,供应后勤。”

    如今肃州纳入了归义军的版图之下,张承奉在得到龙拂延的效忠后,便立即派人快马返回瓜州报信,让张文彻无需再往前线运送粮草。

    由肃州就近供粮,也能减少粮草在运输途中的损耗。

    这个道理,龙拂延自然明白,他既然已经献出肃州作为嫁礼,又怎会吝惜些许粮草。

    张承奉见他满口答应,也不由为之欣喜,深感自己没有找错妻族。

    翁婿二人道别后,张承奉承载着龙拂延的期望,率领五千归义军、三百回鹘义从、一千龙家精锐,总计六千三百人东出。

    另有两百回鹘义从则被张承奉留在了肃州城中。

    福禄县城位于肃州城以东一百里,也就是后世下河清乡皇城遗址。

    有龙家供应粮草,张承奉更是有恃无恐,他重申每日行军不得超过二十里的命令。

    这般小心,既是在提防途中遭遇回鹘人的伏击,也是要给宋惠信更多的时间与肃州将士磨合。

    当然,这也给了药罗葛仁美充足的时间从甘州调集人马,此时聚集在福禄县的回鹘将士已经不下五千人。

    药罗葛仁美之子狄银为此感到不安,他唯恐父亲是在洞庭山一战输红了眼,非得在福禄县扳回一城。

    在狄银看来,如今军中士气受挫,反观归义军,锐气正盛,如今又与龙家合兵一处。

    就不应该继续留在肃州,而是要退回甘州,等张承奉回去敦煌,再作计较。

    “父汗,我军倾巢而出,若是不能速胜,只恐凉州的嗢末人反应过来,生出异动。”

    狄银以嗢末人的威胁为由,委婉的劝说药罗葛仁美退兵。

    但是药罗葛仁美全然不顾。

    “若是此时撤军,便是放任张承奉掌控龙家,待他整合三州之力,甘州从此永无宁日!”

    他不仅愤恨于戎马半生的自己,被十五岁初出茅庐的张承奉打得仅以身免,更羞耻于自己居然以轻骑兵冲击陌刀阵。

    这件事若是传了出去,必然要被当作笑柄广为流传。

    药罗葛仁美励精图治十余年,带领甘州回鹘走向强盛,又如何甘心被人耻笑。

    他已经下定决心,要在福禄县一雪前耻。

    狄银见状还要再劝,帐外却有将领匆匆前来通禀,原来是哨骑回信,归义军已经东出,正向福禄县而来。

    药罗葛仁美当即下令,留下部分将士看守福禄县城,自己则率领四千步骑西进,迎击归义军。

    乾宁二年(公元895年),正值夏秋交替的季节,一场有关于肃州的归属,乃至于河西走廊霸权的战斗,即将在肃州城以东,福禄县以西的旷野上展开。

    双方相距十里安营,最先展开厮杀的是两军的斥候。

    张承奉清楚,几天的时间,不足以让宋惠信完全掌控龙家精兵。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张承奉决定扬长避短。

    既然如今龙家精兵的问题是宋惠信新官上任,兵不识将,将不识兵。

    那么索性将他们投入到斥候战中,斥候战以小股部队作战为主,由基层军官领导作战,不需要宋惠信统一指挥。

    这样,既能发挥焉耆人骑术出众,骁勇善战的特点,又能避免兵将不熟,带来的指挥上的混乱。

    丰乐河畔,骑兵追逐,独属于斥候之间的战斗同样血腥且残酷。

    斥候、哨骑,就是军队在战场上的眼睛、耳朵。

    哪一方在斥候战中占得优势,便能从双方所获知的信息差中取得战场上的先机。

    甘州回鹘失去了最为精锐的八百骑兵,而归义军哨骑却得到了五百龙家骑兵。

    此消彼长之下,在小规模的斥候战中,甘州回鹘节节败退,根本无法靠近张承奉的军队。

    因此也并不知晓军中尚有三百回鹘义从。

    张承奉在与龙拂延会面后,就隐藏了回鹘义从的存在。

    此前他离开肃州城时,特意留下两百名新近归附的回鹘义从,也是为了混淆视听。

    让药罗葛仁美误以为洞庭山一战的俘虏如今都被关押在肃州城中。

    这足以让药罗葛仁美对于归义军的兵力产生严重的误判。

    而这一误判,足以对双方的战局产生重大的影响。

    回鹘大营,众将议论着如今的战局。

    仁美之弟仁裕提议道:

    “大汗,如今敌众我寡,只可智取,不可力敌。

    不如趁张承奉远道而来,立足未稳之际,夜袭其营寨,不失为妙手。”

    众将多有附和之人,但药罗葛仁美却摇头道:

    “张承奉虽然年少,但你们不可以轻视他,此人并非易与之辈。

    以他的智谋,又怎么会全无防备。

    冒然袭营,必然无功而返,损兵折将,得不偿失。”

    众将闻言,纷纷看向药罗葛仁美,想要看看他有什么好计较。

    药罗葛仁美沉吟道:

    “我欲派遣信使,邀张承奉明日会战。”

    包括仁裕、狄银等人在内,纷纷劝说药罗葛仁美不要意气用事。

    药罗葛仁美却胸有成竹的笑道:

    “你们莫要被张承奉的虚张声势给惊吓到了。

    我来为你们分析其中的虚实。”

    药罗葛仁美为众人分析道:

    “归义军六千之众,其中就包括了四千外兵。

    真正能战者,不过两千人,其中一千牙兵,龙家骑兵五百,步兵五百。

    我军虽说仅有四千将士,但皆是部族中的勇士。

    看似四千比六千,实则会战兵力,四千对两千,优势在我!

    况且,我听说张承奉并不信任龙家人,以其麾下大将宋惠信统领龙家步骑。

    龙家步骑的战斗力必然大打折扣。

    诸位见张承奉来势汹汹,以为大敌,我倒是担心他避而不战。”

    说着,药罗葛仁美放声大笑,仿佛胜券在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