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归义天下
繁体版

030 肃州来使,龙家兄妹

    张承奉计划对外扩张,并非是一时兴起。

    张文彻认为归义军刚刚平息内乱,不宜轻举妄动。

    但在张承奉看来,这无疑是对外扩张最好的机会。

    高昌回鹘与安西回鹘正打得难解难分,相互牵制,让张承奉能够全无后顾之忧的向东用兵。

    甘州回鹘对肃州龙家蓄谋已久,一旦让其占据肃州,吞并龙家,其实力必然急剧膨胀。

    即使张承奉休养生息,又怎么赶得上坐拥甘、肃二州的甘州回鹘,通往中原的道路也将被他们彻底堵死。

    而归义军则会在东、西、北三面陷入回鹘人的包围圈。

    当然,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如今府库空虚,就连牙兵的赏赐都需要张承奉散尽家中浮财,又哪来的钱粮去介入甘州回鹘与肃州龙家的战争中。

    好在此时距离秋收的日子也只有几个月的时间了,等税款入库,就能极大的缓解归义军的财政压力。

    张承奉也计划利用这段时间,熟读兵书,同时也多向罗通达、宋惠信等心腹请教兵法。

    身处晚唐乱世,节度使岂能不知兵。

    为此,张承奉将琐事悉数推给了长史范欺忠,自己只抓大事。

    正当张承奉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之中时,瓜州刺史张文彻派人来报,肃州龙家派出一支五十人的使团,打着祝贺张承奉重掌权柄的名义,正向敦煌而来。

    范欺忠、罗通达以及张承奉三人汇聚一堂。

    张承奉沉吟道:

    “我与龙家素无往来,如今遣使祝贺,范长史,罗司马,你们二人以为,其中是否别有意图。”

    范欺忠不以为意的笑道:

    “使君拨乱反正,如今亲理军政,龙家本是太保旧部,前来恭贺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使君多虑了。”

    “范长史所言,请恕罗某不敢苟同。”

    迎着范欺忠疑惑的目光,罗通达解释道:

    “此前索勋伏诛,龙家亦曾派遣使者前来为太夫人、李弘愿等人贺喜,但不过寥寥数人而已,何曾有这一次的规模。

    况且,根据瓜州张刺史的消息,使团以龙王次子龙突骑为主使。

    若非肩负使命,又怎会以其子为使。”

    张承奉微微颔首,他自己也是这么个看法。

    主要是前后两次的使团规模差距太大,同时领头人物的身份更不能相提并论。

    张承奉提出自己的猜想:

    “如今甘州回鹘屡有侵略之举,肃州龙家不堪其扰,龙家此来,可是为了求援?”

    范欺忠与罗通达对视一眼,范欺忠说道:

    “使君,如今财政枯竭,不宜用兵,若龙家向使君求援,还请使君切莫答应。”

    罗通达随之附和。

    二人作为沙州长史、司马,对归义军的情况也是心知肚明。

    如今钱粮吃紧,只能勉强维持着供养将士们的平日用度,但一旦爆发战争,哪怕不计算运粮的损耗,战时的食用也要远远多于平日。

    毕竟吃不饱肚子怎么打仗。

    张承奉同样清楚这个道理,他笑道:

    “我非急功近利之辈,二位尽管放心。”

    ......

    沙州顾名思义,境内有着广袤的沙漠,而敦煌则是这片荒漠中的明珠。

    龙突骑一行人来到敦煌时,节度判官王忠忠已经在城外恭候多时。

    王忠忠上前与领头的龙突骑见礼,问道:

    “阁下可是龙家二王子。”

    龙突骑回礼道:

    “正是突骑,敢问长者姓名。”

    “在下王忠忠,现为归义军节度判官。”

    “原来是王判官,久仰,久仰。”

    “二王子远道而来,想必也乏了,快随我入城,我已经让人在礼宾院准备了膳食,以供宾客享用。”

    “如此,就劳烦王判官为我引路。”

    “应该的。”

    王忠忠笑着答道,转身之际,他的眼睛不由自主的瞟向龙突骑身后一人。

    那人作亲随打扮,但细看身段,分明是女扮男装,也许是为了遮掩容貌,居然画蛇添足的戴上面纱,反而更是引人注目。

    王忠忠心道:

    这位二王子倒也是年少风流,就连外出公干,都得要带上一名女子上路,在外排解寂寞。

    当然,别说只是带上一名女子,就算龙突骑带的是男宠,王忠忠也不会过往。

    他若无其事的将使团一行人安排在礼宾院,吩咐主事之人好生安顿他们,便往节度使府衙向张承奉复命去了。

    戴面纱的自然就是龙突骑的妹妹龙姬,礼宾远的主事在饭菜上齐后,自觉告退,免得打扰他们用膳。

    面对丰盛的膳食,龙姬却没有半点胃口。

    龙突骑见她不动筷子,劝道:

    “阿妹,你多少也吃一些。”

    龙姬翻着白眼道:

    “我现在哪还有心思吃喝。

    哼!婚礼上还说着奶奶兰心蕙性,要与人盟誓,从今不孤鸳被,可将人利用完了,转手就送进尼寺,对其生死不闻不问。

    这等人物,我望而生厌,更不用说将来作他的妻子。

    二哥,我与你提前说了,我是宁死都不愿嫁张承奉,父王若执意要与他联姻,你们就将我的尸首送来敦煌!”

    “你说什么胡话!”

    龙突骑拍案大喝,见龙姬柳眉倒竖,又只能压低了声音:

    “这里不是酒泉,是敦煌,你若不想嫁张承奉,没人会逼你,但不可在他的地界,口出诋毁之言。

    我这次来,是奉父王之命专程与张承奉交好。

    你怎么就不知道祸从口出的道理,万一这些话传进了张承奉的耳朵里,岂不是平白多了一个仇家!”

    龙姬听二哥这么一说,也知道是自己口无遮拦,也不再埋汰张承奉:

    “好了,不说就不说,二哥怎么就不能好好与我说话,没事拍什么桌子!”

    说着,龙姬狠狠拍了一下桌子:

    “好不容易来趟敦煌,我要四处看看,稍候二哥你自己去拜谒那位张使君!”

    念到张使君时,龙姬咬字极重,显然对张承奉很是不满。

    在来敦煌的路上,她听说了那首婚礼上的却扇词,词自然是写得极好的,但联系到李玉迎之后的处境,新婚的第二天就被冷血无情的丈夫送去做了尼姑。

    龙姬又怎么会对张承奉生出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