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归义天下
繁体版

028 肃州龙家,剖析利害

    张澈快马加鞭,沿途更换了三匹驿马,疾行二百余里,终于赶在天黑前抵达了瓜州城。

    “张公,这是使君的手书,还请张公亲启。”

    张澈送上书信,张文彻颔首接过,拆看信件,原来是张承奉让他往甘、肃二州派遣细作,打探当地的情报。

    张文彻眉头深锁,暗道:

    ‘使君莫非是要向甘、肃用兵?’

    其实,张文彻自己就对甘、肃二州的局势了如执掌。

    甘州回鹘与肃州龙家,可谓世仇。

    龙家部落源自焉耆。

    一百年前,吐蕃在与回鹘汗国争夺北庭的战争中惨败,依附于吐蕃的焉耆国因此亡国,其众被氛围两部,其中一部留在故土,生活在回鹘人的统治之下。

    另一部则跟随焉耆王东迁,被吐蕃安置在其所占据的甘、凉二州。

    因焉耆王室姓龙,迁来河西的一部改称龙家,其首领又被称为龙王。

    随着吐蕃衰落,龙家趁乱占据甘州,听从张议潮的号令,为归义军牧马。

    直到十一年前的中和四年(公元884年),生活在在甘州城外的回鹘人与占据甘州城的龙家爆发战争,由于城中粮尽,不能坚守,龙王带领部民放弃城池,退往肃州。

    彼时,归义军内部正陷入张淮深与张淮鼎权力斗争的漩涡,无暇东顾,自能坐视甘州回鹘占据州城,摆脱归义军的统治,建立政权。

    西迁的龙家部落也趁机占据肃州城,恢复了独立。

    甘州回鹘立国不久,但其可汗药罗葛仁美励精图治,日益强盛,常有吞并肃州龙家之意。

    而肃州龙家与回鹘人之间,可谓是血债累累,亡国之恨,十一年前又被回鹘驱逐出甘州,又怎么愿意臣服。

    实际上,龙家虽然袭占了肃州,但与归义军却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肃州龙家夹在甘州回鹘与归义军的瓜州之间,面对咄咄逼人的甘州回鹘,他们只能倾力交好旧主,避免遭受东西两面夹击。

    张文彻收起信件,唤来纸笔,当场为张承奉回了一封信,郑重其事的交给了张澈。

    “还请回禀使君,使君吩咐的事,老夫不敢懈怠,但老夫也希望使君能够认真的审视这封回信,再三斟酌。”

    张澈连忙应下,正要立即启程,张文彻说道:

    “天色已黑,夜间出行,多有不便,你先留在城中休息一晚,明早出发也不迟。”

    张澈摇头道:

    “张公好意,在下心领,但是使君尚在等待张公的回信,我又岂能安寝。”

    说罢,便向张文彻请辞,连夜策马出城,奔往敦煌。

    与此同时,归义军内部的权力变更也传到了肃州。

    酒泉县,肃州城。

    龙拂延召集心腹,说起了前些时日敦煌发生的变故,他感慨道:、

    “此前李家掌权的时候,本王曾经派出了使者祝贺,哪知道还不到一年时间,李家众人就已经沦为阶下囚。”

    龙拂延正是肃州龙家的统治者,当代龙王。

    他年过四旬,遵照焉耆男子去发的习俗,只留着短发。

    龙拂延继续道:

    “如今是张太保的孙儿张承奉亲政。

    诸位莫要轻视此子年少,这么小的年纪就能够假装恭顺,以蒙蔽权戚,利用大婚的时机,突然发难,扳倒李氏。

    背后如果没有高人指点,必有他的不凡之处。

    如今本王想要派遣使者,前往敦煌,替我祝贺,你们之中有谁愿意前往?”

    龙拂延生长在归义军的统治之下,他受到汉文化的影响颇深,虽然并没有如同汉人一般蓄发,但说起话来,难免有些文绉绉的。

    话音刚落,一名与他年纪相仿的汉人文士站起身来,说道:

    “甘州回鹘近年来屡生边衅,有亡我之心。

    常言道:百足之虫,至死不僵,如今归义军已经平息了内乱,必将着眼于外。

    若是归义军东出,肃州首当其冲,下官以为,此行不应该只是表达善意。

    我听说张承奉已经与发妻和离,嫡妻之位,归属未定。

    大王之女,如今待嫁闺中,不如许之,招其为婿。

    若能两家联姻,则西线无忧,不知大王可有意乎?”

    龙拂延沉凝不语,反倒是其长子龙元支拍案而起,喝道:

    “你莫要以为我不知道你这个汉人打的是什么主意!”

    说着,对其父龙拂延道:

    “父王,不可将阿妹嫁去敦煌,敦煌李氏的教训难道还不够吗!

    梁文进说什么两家联姻,便可高枕无忧。

    殊不知,招张承奉作女婿,无异于开门揖盗,还请父王三思。”

    梁文进被龙元支当场驳斥,却并不恼火,他先是肯定龙元支的观点:

    “大王,下官以为,王子所言,不无道理。”

    随即又道:

    “可若是不与张承奉结好,一旦甘州回鹘遣使去往敦煌,与他约为姻亲,共谋肃州,约定事后均分龙家之地。

    天下之大,可还有龙家的容身之处。

    此前,张承奉背弃李氏,是因为李氏谋夺节位,双方本就注定是你死我活的关系,没有缓和的余地。

    既然张承奉能够忍辱负重,可见此人并非鼠目寸光之辈,又怎能不知道唇亡齿寒的典故。

    与其联姻,若张承奉果真不凡,有雄主之资。

    无需他来谋夺肃州,龙家作为张承奉的妻族,大王又何必吝惜,不如以肃州作为嫁妆,重投归义军的怀抱,助他成事。

    而龙家的发展,也将不限于肃州这一隅之地。

    况且,张承奉创下的基业,终究是要让大王的外孙来继承。

    万物盛衰,自有其规律,龙家作为妻族,依附归义军,汲取养分,壮大己身。

    待将来归义军衰弱之际,再行独立,所得到的,必然要比今日付出的更多。

    若是张承奉资质平庸,只能守成,也可引其为奥援,共同抗击甘州回鹘。

    下官虽为汉人,此言并无私心,其中利害,还请大王明察。”

    别说是龙拂延,就连此前旗帜鲜明反对的龙元支,都被梁文进一番话说得哑口无言。

    但龙拂延依旧没有下定决心要将自己的掌上明珠嫁给张承奉,他看向次子龙突骑,吩咐道:

    “突骑,就由你出使敦煌,借机观察张承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