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大脑:从笑傲开始内卷
繁体版

第二十三章:天真无知 嵩山谋划

    在当下这个形式紧张,朝廷与江湖之间矛盾激烈冲突的时刻。

    在场的众多江湖人士,对于刘正风的这种选择,某种意义上来讲其实是非常理解的,但这些理解的情绪之中,却又夹杂着鄙夷和羡慕的情绪。

    来到刘府的一众宾客虽然并非黑道中人,也不是犯上作乱之徒,在武林中各具名望,但均是自视甚高的人物。

    在朝廷对松风观下手之前,他们对官府的态度,向来都是不瞧在眼中的。

    可是朝廷之所以能够统领天下黎庶,万万臣民,以及为什么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仅凭着十年寒窗,就能做官,反过来还将武人给死死的压在身下,不得翻身。

    其实是不太福气的,认为朝廷当中,都是一群庸碌的朽木腐儒而已。

    可是,青城山松风观的一场轻轻松松的剿灭战,彻底打醒了这群狂妄的江湖人。

    朝廷终究是朝廷,不是寻常武林人士,练个几年的武功,就能够反抗和取代的。

    可以无视,但不能够真的冒犯。

    否则当雷霆之怒当真从九天之上降临下来的时候,他们其实也只不过是一群凡人而已。

    根本就毫无抵抗能力。

    可是虽然心里明白,眼前的局势,和实力的真实对比,差距悬殊。

    可是江湖中人心里长久以来积累的傲气,还是让他们内心颇为有些不服气,不服输,不接受的。

    此刻见刘正风趋炎附势,给皇帝封一个“参将”那样芝麻绿豆的小小武官,便感激涕零,作出种种肉麻的神态来,更且公然行贿,心中都瞧他不起,有些人忍不住便露出鄙夷之色。

    江湖中人对于刘正风的行为,理解归理解,但私下里都在猜测:他这顶官帽定是用金银买来的,不知他花了多少黄金白银,才买得了巡抚的保举。

    可真正内心不忿的,其实是嫌弃刘正风谋来的这个官职,居然只是一个参将,嫌弃官小。

    毕竟,像刘正风这样的江湖名宿,都只能捞的一个参将这样的小官儿,换了他们,要银子没银子,要地位没地位,要江湖声望,没有江湖声望。

    可谓是要什么没什么的,就算是投效朝廷,想来也得不到什么看重,做不了什么大官去。

    这帮眼高手低,大部分文盲,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到死都没有读过几本书的江湖草莽,浪荡厮杀汉,其实根本就不知道,参将是个什么样的官儿,也不晓得究竟是几品。

    只是单纯的没有听到如同戏文里写的大将军头衔,就下意识的觉得官儿小。

    他们能够了解到的有关朝廷和武人官职的所有见识和知识,大部分都是来自于勾栏瓦舍的说书先生,以及戏楼里听戏得来的认知。

    参将这个官职,在戏文里没有,此前也从来没有听说过,但是从参将的参字,就下意识的望文生意,觉得必然是辅佐将军处理军务的小官儿而已。

    殊不知参将这个官职,其实已经不小了,乃是朝廷当中拥有领兵实权的正三品官职。

    那是实打实的领兵官,位于总兵与副将之下,分守各区,已经相当于现代社会意义上的地方军区,分区司令等级的官职了。

    他们没有学问,不知道参将这个级别,是他们常听的戏文当中,赵云一辈子拼杀奋斗,直到临死的时候,才够上的最高级别的官职了。

    这样的实权将领是地方的豪绅,用金钱财物之类的捐官方式,就能够买到的吗?

    江湖草莽的无知和浅薄,从这里就能够看的一清二楚。

    包括刘正风!

    他想要捐官,那就应该老老实实的走正规的渠道去捐官。

    甭管官职大小高低,真要是花大价钱,卖个官儿坐。

    哪怕只是一些无权无职的散官儿呢,也比现在弄虚作假,还假传圣旨,什么情况都不了解,妄想低调,却搞了个参将的正三品实权武职将官的名号出来。

    也不知道刘正风在弄虚作假的时候,究竟找的是哪家的骗子。

    作假都做的非常不专业,就算是随便找个读书人,或者在衙门里找个书吏,也不至于闹出如此大的笑话出来。

    说白了,刘正风内心深处,是既想清高,又想保命,假借朝廷的名义,谋件虎皮穿上。

    可是,却不愿意低下身子,老老实实的做好功课,实实在在的走正经的路子,实打实的去捐一个散官坐坐。

    真要是这样,有松风观的前例在,打死嵩山派,也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了,真不敢动刘正风分毫。

    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金盆洗手大会顺利召开和结束。

    可惜,刘正风这一手骚出天际的操作,着实震惊了嵩山派的三观和下巴。

    见过找死的,但没见过这么找死的。

    既天真又愚蠢!

    这大概就是浪漫主义者的通病吧,凡事总是充满了浪漫主义想当然的做事风格,丝毫不想现实如何,也不去调查实际情况,总是一味地作死。

    结果就只能说害人害己。

    早在知晓了刘正风是虚假买官的真相之后,嵩山派就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行动之前,就已经主动的出首上告官府。

    名义上就是衡阳城内有人聚众谋反!

    衡山派的江湖人士,刘正风在自家府中,聚集了大量的江湖散人和三山五岳各处绿林匪盗,举行所谓的金盆大会,还假传圣旨。

    衡阳府的知府和县令,一听此消息,当即吓的面无人色,立刻就要招呼隶属官吏,逃跑避难,同时也要上报朝廷,要求调遣兵马,围剿那个衡山派。

    没办法,不由得他们不害怕呀,江湖上震惊朝廷围剿青城山松风观,确实震慑了江湖上大部分的江湖门派。

    可是青城派松风观屠戮福州城知府衙门上下所有官吏的事情,也同样吓到了朝廷体系内的诸多地方官员。

    双方这是麻杆打狼两头怕啊。

    当即一听这个消息,还是同为江湖人士的嵩山派告诉他们的,自然是信以为真,吓得魂不附体,立刻就要调兵镇压,同时自身也要赶紧逃离这片危险的地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