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开局相亲女儿国王
繁体版

第六十四章 政审风波!

    就在李长河跟沈君诚闲聊的时候,李长河不知道的是,一场关于他的争论,也在进行中。

    此时此刻,北大的招生办公室之中,一群老师正在分拣学生的档案信息。

    别的部门都有假期,但是唯独今年的教育工作者,都在加班加点的工作,他们必须尽快的从全国筛选出合适的入学考生。

    这个工作可不容易,毕竟这年头筛选全靠人工。

    而且不是分数够就可以的,他们还必须进行政审。

    他们要根据政审条件,来给挑选来的学生进行最终的专业分配。

    因为很多专业,需要政审级别。

    如今学生的政审,按照的是62年和64年的政审文件规定的办法进行政审。

    京城当地的政审是比较容易的,因为就在当地,北大很容易从当地的企业和机关单位上调取个人日常表现这些。

    但是这里面,也同样有一些人,会产生争执,比如说李长河。

    这个年代的政审,一般定为三个级别,分别是绝密,秘密以及一般。

    而这三个级别的政审,又影响到了专业的录取。

    一般来说,北大的大部分专业都不限制政审,哪怕是“一般”评级的学生,也可以录取。

    但是也有的院系,是必须严格政审的,比如说法律系。

    作为结束了混乱时期的第一批法律系大学生,北大法律系的政审要求是绝密级。

    也因此,这个级别的学生录取要求非常严格,已经超越了志愿的需求,而是北大在全国范围内挑选合适的考生。

    不管对方的填报志愿如何,只要符合北大法律系的录取条件,一律优先录取到北大,未来的某位大佬就是这么被北大录取的。

    当时他填写的第一志愿是皖省师范学院,第二志愿才是北大历史系。

    但是最后他却被录取到了北大法律系,因为这位大佬的政审,就是绝密级。

    而很不巧,李长河报的政治经济系,也是需要政审等级的专业,虽然不是绝密级,但是也要秘密级起步。

    现在一群人讨论的,就是对李长河政审的定级。

    李长河的政审定级,海淀这边定的是秘密级,也符合他政治经济系的报考要求。

    但是还是那句话,现在是1977年,很多事情,不是完全的看纸面的规定,还要看里面执行的人。

    此时此刻,招生办里面,一个姓钱的招生老师就对李长河的政审级别提出了质疑。

    “张主任,这个叫李长河的同学,录取到政治经济系是不是有些不合适?”

    “我个人认为,他的政审评级拔高了,我看了他的档案,他没有工作,并非先进,家庭成分又是知识分子阶层,这样的学生,最多定级一般,怎么能定级秘密呢?”

    张主任有些诧异的看着这个招生老师,这位钱老师不是跟着去海淀教委的老师,而是以前学校里G委会那边调过来的,叫钱文明。

    “钱老师,这位学生的政审没有问题,我们已经在他家那边走访过了,而且他父母的问题早在去年就定性了,上面也说了,我们这次要更注重考生的个人表现。”

    张主任耐着性子跟钱文明解释说道。

    钱文明摇了摇头,坚定地说道:“就是因为他的个人表现,我才觉得他不适合进入政治经济系这个专业。”

    “他连续三个志愿都填了政治经济系,我严重怀疑这个学生有所图谋,他从回城后就没有参加工作,给他分配的工作他也没有接受,这个学生思想我认为是不达标的。”

    “我觉得可以把他分到一般级别的中文系去,而不是政治经济系。”

    听到钱文明的话,张主任的脸上露出了不悦的神色。

    “钱老师,你以为这还是前几年你在G委会吗?你张嘴就给考生扣这样的帽子,你有实际证据吗?”

    “刚才黑河那边有个叫海文的考生,他的成分比李长河严重多了吧,家族还有海外关系,他都正常进入政治经济系,李长河为什么不可以?”

    “海文不一样,他在黑河那边是优秀知青,还在当地入了D,公社评语非常优秀,是经受住考验的GM同志,但是这个李长河,既不是D员,也没有荣誉,我认为......”

    钱文明梗着脖子冲着张主任说道。

    “够了,我不需要你认为,我只要我认为,我觉得他符合,那就符合,你的意见不重要!”

    张主任打断了钱老师的话,对于这个当初动辄喜欢写大报的家伙,他一点都不喜欢。

    “张主任,你这是蛮横不讲理的工作独断主义,你如果这样的话,我要去G委会反应......”

    钱文明对于张主任根本没有丝毫的畏惧,瞪着两个大眼睛冲着张主任愤怒的说道。

    “那个,能不能等一下?”

    就在此时,又有一个老师开口,打断了两个人的争执。

    “钱老师,张主任,如果你们说的李长河是这个的话,我觉得,他的政审评级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不信你们看。”

    一位老师这时候从一旁的办公桌上拿过了一份人民日报,递到了两个人的面前。

    “一个叫李长河的考生的作文,上了人民日报”

    “如果钱老师争论的是这个学生的话,我认为他的政审,一点问题都没有。”

    那位老师笑着说道。

    张主任接过了报纸,认真一看,果然,上面的报纸上印着的作文考生名字:李长河。

    看到这上面的文字,张主任心里瞬间觉得惊喜,然后看向钱老师,眼中闪过了戏谑的光芒。

    “钱老师,怎么样,这就是那位李长河考生的作文,你说他没有接受地方安排的工作,里面的原因写的明明白白。”

    “要不坐在那里认真的读一读,再思索一下他到底合不合格啊?”

    张主任冷笑着说道。

    而钱文明则是接过了报纸,然后认真的看了起来,随后又看了看最上面,果然是《人民日报》。

    钱文明的脸上此刻青一阵紫一阵的,他知道自己这次丢人了。

    连《人民日报》都刊登了李长河的作文,你这个时候咬死说人家的政审级别过高,非要强行打落对方的政审级别,那不是扯淡吗。

    张主任看着钱文明,他知道这个家伙在找茬。

    前些年他可是跳的很,在北大一时风光。

    但是从前年开始,众所周知的变故之后,这个人那一套就行不通了,在学校里也被打发到了冷板凳上,没人搭理他。

    这一次不知道怎么找到的机会,进入到了招生组,然后又想玩起他原来那一套。

    他并不是针对李长河,他只是在李长河的履历上发现了漏洞,然后借此机会耍他那套工作套路,然后借机翻身。

    只要证明了他在政审工作上的能力,那么钱文明就可以找机会脱离目前的困境。

    只是这一次,他好像踢到了铁板。

    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可以下手的学生,结果这货竟然上了人民日报?

    你特么在逗我呢?

    钱文明此刻心里只是觉得嘲讽,嘲讽自己,运气真好,挑了半天,挑了个上《人民日报》的怪物!

    “钱老师,以后干工作还是要勤勤恳恳,别老耍小聪明,时代变了,你以前那套扣帽子的工作方式,行不通了。”

    张主任毫不客气的冲着钱文明讥讽的说道,既然对方想起来,还想拿他当跳板,那么他自然也毫不客气的将钱文明再深深地踩下去。

    时代变了,这种跳梁小丑,还是不要翻身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