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开局相亲女儿国王
繁体版

第五十四章 你管这叫结婚?

    当李立山跟沈玉秀回来的时候,看到家里只有李长河自己在家,颇为惊奇。

    “怎么就你自己在,琳琳呢?”

    沈玉秀好奇的冲着李长河问道。

    平常他们两个可是时刻黏在一起的,更何况今天李长河高考的最后一天,朱啉也是休息,早上早就来了。

    “额,她回家了”

    李长河有些无奈的说道。

    看李长河略有些心虚的样子,沈玉秀狐疑的打量着自己的儿子。

    “你个臭小子,不会欺负她了吧?”

    小伙子年轻气盛身强体壮的,两个人又是独处在家里,这很难说啊。

    “没有,妈你想什么呢,她回家有事。”

    李长河急忙的解释了一句,这年头的欺负姑娘可是个很严重的罪名啊。

    他下午就是品尝了下进口糖而已,别的啥都没干。

    朱啉早早的回家,一个是因为李长河太喜欢吃甜,两个人想好好说话都难。

    再一个就是她也打算回去跟父母商量结婚的事情。

    留在李长河家里,她怕自己再也扛不住李长河的得寸进尺。

    “其实也是个好事,妈,我打算等录取通知书发下来,就跟朱啉领证。”

    “她回去跟朱伯伯和刘阿姨商量去了。”

    李长河为了洗清自己身上“罪名”,急忙把自己的计划跟父母讲了出来。

    说实话,他还真不太清楚,这个年代的婚礼要怎么办?

    “领证?”

    “好事啊”

    “你们俩早该领证了,都拖了这么久了。”

    按照沈玉秀他们那代人的想法,见几面合眼缘就可以领证了,还谈什么朋友啊。

    李长河期待着老妈继续说下去,结果沈玉秀却停了下来。

    “妈,继续啊?”

    李长河无奈的提醒说道。

    “什么继续?”

    沈玉秀有些不解。

    “我是说没什么其他的流程吗?比如说接亲啊之类的。”

    李长河继续提醒说道。

    沈玉秀恍然大悟:“这个当然有了,到那天给你跟琳琳置办上一套新衣服,你们去照个相,然后再去领证就行了。”

    “接亲一般就是借个自行车去,远的话就做公交车,男方把媳妇接回家。”

    “不过咱们这楼上楼下的,你又用不着自行车,到那天去把琳琳接下来就行了。”

    “对,人家现在还讲究什么三转一响呢,什么自行车,手表,缝纫机,还有收音机是吧。”

    沈玉秀思索着说道。

    李长河嘴角忍不住抽搐了一下,除了缝纫机家里没有,其他的全都有。

    不光有收音机,还有电视机呢。

    缝纫机主要是用不到,沈玉秀算是知识分子,不会那种手工布艺的活。

    “这些咱们家里都有了,我看直接给钱吧,到时候拿三千块钱,给他们两个,他们自己看看愿意买什么就买什么。”

    李立山这时候开口说道。

    李长河有些无语,他知道爹妈手里有一大笔钱,是那些年的赔偿,按照工资补偿发放的。

    以李立山和沈玉秀的工资标准,七八年下来,两个人的补偿金绝对破万了。

    果然,男人有钱就是大方,结个婚开口就是给三千。

    “钱就算了,我手里有!”

    李长河也不差钱,他手里还有四千呢,虽然有一部分还没到手。

    “对了,咱们请不请客,比如说有没有亲戚朋友来吃席?”

    李长河迟疑了一下问道,他也不知道这个年代还有没有吃席的传统。

    老李家这边,亲戚朋友不多,李立山的家人,早些年战争失散了,也不知道还有没有。

    他是后来被李长河的外公家救下来,然后看李立山当年读了些书,直接招了当女婿的。

    不过李长河的外公开明,没有让李立山当上门女婿,因为他有儿子。

    然后李立山跟沈玉秀两个人一路扶持考上大学。

    也正是因为李长河外公的开明,李立山和沈玉秀当时定的成分是贫农,而不是沈家的富农。

    因为按照当时的政策,地主及资产阶级子女嫁入中下贫农家庭且劳动满一年,即可转化为对应家庭身份。

    沈玉秀跟李立山结婚是建国前,且当时已经参加工作,也就是借着这个条件,李长河他们家是贫农家庭的干部。

    哪怕后来李立山两口子作为知识分子被劳动,但是也不是最惨的那种,而是待遇相对还好的那种。

    而李长河外公外婆去世的早,建国没多久就去世了。

    他其实还有两个舅舅的,不过一个五十年代壮烈了,另一个倒是当了干部,但是这些年也被劳动了,不知道去了哪里。

    因为沈家的成分一般,不是贫农。

    说实话那个时候个人能顾得了个人就不错了,哪还顾得上其他人,联系早就断了。

    “哪还有什么亲戚啊,你二舅一家现在还不知道在哪呢!”

    沈玉秀叹了口气,无奈的说道。

    李长河抿了抿嘴没有说话,如果二舅一家还活着,这两年大概率会回来,就是不知道具体情况。

    现在他也没法说。

    “等等看吧,我看上面现在的风向很好,大概率会让很多人回来,总有再见的一天的。”

    李立山这时候安慰了妻子一句。

    “请客这个,等我跟老朱商量一下吧,他那边亲戚多。”

    “前些年其实是不流行这个了,都是革命同志,结婚证一领,拍个相片,单位里发一下喜糖就算成了。”

    “不过今年,等跟老朱聊聊看吧。”

    李立山斟酌了一下,跟李长河说道。

    “行!”

    李长河点点头。

    好家伙,拍个照片,领个证,这就完事了。

    你管这叫结婚?

    想想后世多少婚前彩礼谈崩的,婚礼举办仪式上闹掰的,下车前必须给28888的。

    果然,还是这个年代的老婆好啊。

    妇女能顶半边天,那是说到做到。

    与此同时,楼上朱啉一家里,也正在聊这个事。

    当听到女儿提出等李长河拿到录取通知书之后要跟朱啉领证的时候,刘淑婉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神色。

    “老李家这小子,还算有点眼力劲。”

    “拿了通知书,就算是大学生准干部了,到时候倒也不算跌份。”

    “不过,他能考上吗?”

    “妈,他要考不上,那满京城就没人能考得上了。”

    朱啉有些无语,她妈怎么关键时候老是扯后腿啊。

    刘淑婉也觉得自己这时候说这话不合适,有些尴尬:“我就是那么一说。”

    “不过你们这婚礼,到底该怎么办呢?今年这风向,还真不好说啊。”

    “要不,咱们下楼跟老李两口子商量商量吧,先商量好,再去她外公那边说一下,你看怎么样?”

    朱教授冲着刘淑婉轻声的说道。

    刘淑婉思索了一下,点了点头:“也行,一块商量商量看怎么办?”

    随后,两口子起身,向着楼下走去。

    朱啉见状无奈,也只能跟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