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开局相亲女儿国王
繁体版

第四十八章 1977年10月21日

    四合院里面,张士奇正悠闲地躺在院子里。

    那个木质摇椅就跟有魔力一样,每次李长河来,这老家伙必然躺在上面。

    听到了动静,张士奇不用睁眼都知道是李长河来了,毕竟这院子里,除了他也没别的人来了。

    睁开眼,看到李长河手里抱着的画筒,张士奇来了几分兴趣。

    “李长河,你这是去买画了?”

    “对啊!”

    李长河抱着画筒走进屋里,然后找了个柜子,准备将画筒放进去。

    “等等,别急着放啊,拿出来我给你看看。”

    看李长河要放柜子里,张士奇急忙拦下来说道。

    李长河转过头,好奇的看着张士奇:“怎么,你还懂画?”

    “略懂一点,我看看你买了些什么,有没有上当受骗!”

    张士奇走上来,从柜子里拿出了画筒。

    “还是荣宝斋的,也对,现在除了荣宝斋,别的地也不怎么好买这些东西。”

    “别的不说,起码荣宝斋的东西,保真!”

    张士奇说着,打开了画筒。

    然后直接在李长河的床上,将卷轴慢慢的铺开,看了起来。

    “好家伙,齐白石的墨虾图啊,谈不上巅峰,但是也是他画里面的精品之作了。”

    张士奇看了几眼,便开口评价说道。

    李长河看了张老头几眼,这货看来还是个文玩行家?

    后面的几幅,张士奇也都看了下。

    大体评价跟齐白石的差不多,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你这买来是打算收藏吧?”

    张士奇将画轴合上之后,冲着李长河笑着问道。

    李长河点点头:“算是吧,路过琉璃厂,顺路进去买了几幅,反正也没多少钱,买来收藏一下。”

    “还行,这几幅也算是精品,若是太平年间,也能算是传家之物,不过外面现在这模样嘛,藏好了别被人发现举报了就成。”

    叮嘱了李长河一番,张士奇就走了出去。

    李长河随手将画丢到柜子里,也走了出去。

    井里还吊着几个西瓜呢,李长河又捞上来一个,然后劈开。

    这年头的瓜,品种相对于未来来说还是比较少的,也没有那么高端的无籽西瓜之类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有的吃就不错了。

    “来,给!”

    李长河拿了一块递给了张老头,然后边吃边说道:“其实我去荣宝斋,想着买一副李可染的《万山红遍》的,结果人不卖。”

    “废话,肯定不卖给你。”

    “也就是现在情况特殊,要是照以前,你手里那几幅画,你都甭想买到,给你几幅普通水准的,算是对得起你了。”

    张士奇理所当然的说道。

    李长河看着张士奇:“大爷,给我讲讲里面的讲究?”

    “能有什么讲究?文玩这个行当,考验的就是眼力,你有那个认识,就能买到好东西。”

    “像你这种去店里看画,人家一聊就知道你是外行。”

    “外行就好说了,市面价,卖给你市面货,反正都是画家本人画的,又不掺假。”

    “可是一个画家水平也是有好有坏的,早期的画画功力跟巅峰的画画功力那是完全不同的,画出来的价值自然也不一样。”

    “说白了,一个画家一生之中能到炉火纯青地步的时间也就那么几年,出产的作品有限。”

    “就像你说的《万山红遍》,李可染的拿手大作,荣宝斋那副是64年李可染在西山居画的作品之一,大小3.1平尺,总共花了八十块买的。”

    “你想市面价拿到,没可能的,那种珍品,能随随便便就卖给你?”

    张士奇看起来对荣宝斋还是很熟悉的,那副《万山红遍》的信息张口就来。

    李长河打量着他,若有所思。

    “大爷,您这当年的涉外单位,不会就是荣宝斋吧?”

    这老头看着也不像什么正经的工人干部的,身上有一股子市井贵气,就像后世某相声社的谦大爷一样。

    张士奇听到李长河叫破身份,倒也没否认。

    “你倒是机灵,怎么,想找我给你买《万山红遍》?”

    “不用,那玩意儿能买就买到,买不到就拉到,我又不是非得志在必得。”

    李长河倒是没什么执念,说白了那些几个亿的大作,有的确实是艺术成分高,有的嘛就涉及到金融操作了。

    比如说一个人手里有一百幅齐白石的话,拉高一副两副的价格,后面整个齐白石的作品价格自然就都起来了,人家拍卖的那点钱早就赚回来了,一点都不亏,甚至还能搞成某种硬通货。

    所以未来,拍卖会哪怕没有《万山红遍》,也可能有其他的画拍上高价。

    不一定就非得是这一幅。

    “文玩这个东西,没有捷径,就是多看,多玩,经手的多了,自然而然就有那么几分眼力了。”

    “京城这里是六百年古都,几百年间,天下绝大部分好东西都往这里汇聚,散落在民间的也不少。”

    “你要是想玩这一行,就用点心去寻摸,总是能摸到不少好物件的。”

    张士奇冲着李长河指点说道。

    李长河这时候下意识的问道:“你是说潘家园吗?”

    琉璃厂

    潘家园

    后世京城两大古玩商业区,琉璃厂算是正路子,而潘家园嘛,基本上就是淘宝黑市买卖的野路子了。

    不过让李长河诧异的是,张士奇似乎没有听过潘家园的名字。

    “什么潘家园?你说的应该是潘家窑吧?怎么,那儿起了文玩市场?那儿不是一片土洼子吗?”

    张士奇诧异的冲着李长河问道。

    李长河也有些懵:“潘家窑?”

    “对,京城没有潘家园这地,只有潘家窑,那片以前是京城外面的砖窑厂,有个老板姓潘,后来就叫潘家窑,一片荒郊野地的,全是挖窑剩下的土洼子。”

    “你小子可别被人忽悠了,那地从来没听说过有什么倒腾文玩的,小心去那里被人下了黑手。”

    张士奇冲着李长河叮嘱说道。

    李长河点了点头,同时心里也有了猜测,估计未来大名鼎鼎的潘家园,现在还是一片荒地呢。

    “行,我知道了!”

    李长河也没过多的解释,只是随后又跟张老头闲聊了起来。

    而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李长河的生活也规律了起来。

    复习,码字,去看望朱啉。

    然后隔三差五的再跟张老头搭伴改善伙食,什么老莫啊,全聚德,萃华楼的领着李长河吃。

    老张头倒也是个讲究人,不差钱,基本上就是李长河请一顿他请一顿,不占便宜也不吃亏。

    这期间,全国上下还欢度了国庆节,不过李长河跟张士奇那天是躲在四合院里没出去浪,外面敲锣打鼓的热闹的很。

    就这样,时间一晃而逝,从夏日进入了秋天。

    十月二十一日,李长河看着人民日报,看到了上面的头版头条。

    里面报道了恢复高考的事情,同时定下了时间,一个月后,全国范围内进行高考,分文史与理工两科。

    除了语文数学政治这三科之外,文史包括了史地(历史地理),理工包括了理化(物理和化学)

    李长河看着报纸上的新闻,这一刻双手忍不住的攥拳,紧紧地握住。

    等了大半年,终于等来了高考的通知。

    而这也意味着,李长河等待已久的浅滩化龙的机会,终于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