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魔都宣传片,你拍繁花?
繁体版

15、王嘉卫:我喜欢

    “这么说,《繁花》火了?”

    “火,太火了,火得一塌糊涂!K姐你是不知道,现在整个魔都几乎都轰动了……”

    “不,我现在知道了。”

    蔡一侬望着窗外的风景,挂断了电话。

    她的英文名叫Karen,内部一般称呼为K姐。

    这位糖人的女当家人坐在车里,正好经过位于魔都市区的黄河路。

    这条路曾经风光一时,不过如今已然时过境迁。

    倒是今天,居然一反常态的人流如织,个别地方人头攒动的样子。

    “停车。”

    “好的。”

    前座上开车的司机是公司老人了,也不多问当即照做。

    蔡一侬指向马路对面人群聚集的某处:“那里是卖什么的?”

    “排骨年糕。”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以前我们经过的时候,好像没有这个摊位吧,更没有这么多人。”

    “是的K姐,这肯定是最近才开出来的。”

    “你怎么知道?”

    “排骨年糕呀,最近大家都在看《繁花》,汪小姐爱吃的嘛。”

    “连你都知道,看来是真火。”

    司机憨厚一笑:“K姐你是知道我的,我们公司的戏我一向是很支持的。”

    “不过说句实在话,咱们以前拍的那些,我这个年纪看不太懂。”

    “但是这部《繁花》不一样,90年代的老魔都呀,我再熟悉不过了。”

    “所以,这一看就看进去了,一集不落的。”

    “用年轻人的话说,我也回忆一把自己的青春。”

    “对了K姐,方便的话能不能帮我跟胡鸽要一张签名照?”

    蔡一侬诧异:“你在公司这么久,从来也没见你追过星啊。”

    司机不好意思道:“我家那口子要的,胡鸽在《繁花》里面的扮相,实在太有派头了。”

    “行,我让他给你签在海报上。”

    这点小要求蔡一侬是不吝啬的,她想了想指向对面。

    “那个排骨年糕,你帮我去买一份尝尝。”

    “好嘞。”

    司机立马下了车,好一会儿才急急忙忙跑回来。

    “久等了K姐,排队的人有点多,新鲜出炉还是热乎的。”

    蔡一侬伸手接过,分量不多,拢共三块年糕一块猪排。

    她用竹签挑起一块浅尝一口,就搁下了。

    司机从后视镜里注意到,还特意解释:“路边一摊手艺一般,没能做出我们魔都小吃的精髓。”

    “K姐要是喜欢,改天我找一家正宗的告诉你。”

    蔡一侬对此不置可否,她在意的可不是好吃不好吃。

    《繁花》这部戏,糖人也是有投资的,反响越大赚钱越多,对公司当然是好事。

    蔡一侬本人不是魔都的,没有什么情怀。

    她对《繁花》一开始也不看好,是胡鸽特别看重,所以才跟投了一笔。

    看来,这次是投对了。

    她很快回到公司,见到胡鸽之后也是先道贺。

    “恭喜啊老胡,《神话》在前《繁花》在后,你在圈内的位置算是坐稳了。”

    “嘿嘿,多谢K姐。”

    “谢我干什么?这次是你眼光好,我都没想到《繁花》能这么火。”

    胡鸽感慨道:“我也没想到。”

    “拍摄的时候,我就知道《繁花》是部好戏,没有白拍。”

    “至于能火到现在这个程度,特别是在魔都,几乎是无人不谈《繁花》的地步。”

    “我现在回家,连我妈都在跟我说这部戏的事情。”

    “除了《繁花》本身制作得非常优秀之外,我想离不开沪上名流的集体支持。”

    这一点蔡一侬感受更深。

    娱乐圈素有“京圈”的说法,相比之下魔都作为国内第二城,“沪圈”的存在感太弱了。

    要说庄严厚重,有历史底蕴,那自然是京城。

    但论与时俱进,开风气之先,魔都又怕过谁来?

    京圈的强势有其渊源,但堂堂魔都在影视行业的落寞是有很多本地人士感到痛心的。

    所以《繁花》一出,简直久旱逢甘露啊!

    惊喜!

    这些人化为第一批自来水,向周围人以及普罗大众疯狂安利这部《繁花》。

    本地市民欢欣鼓舞奔走相告,简直比过年还要热闹。

    毕竟就算春晚舞台上,也是北方人唱主角,《繁花》这样一部沪剧太难得了。

    这种规格的造势,是投多少宣传费都换不来的。

    说实话,蔡一侬都眼红。

    没想到胡鸽又丢出一颗重磅炸弹。

    “你听说了吗K姐,王嘉卫导演公开表示,非常喜欢这部《繁花》!”

    “王嘉卫?”

    这下蔡一侬是真的震惊,因为墨镜王向来高冷。

    虽然糖人背靠港台,不过只在电视圈混出名堂,跟王嘉卫那样的大导还搭不上线。

    众所周知,墨镜王是文艺青年的最爱。

    论在世界范围内的声誉,他是华人导演中屈指可数的。

    以蔡一侬的了解,东阳影视的人脉是办不到的,那就是王嘉卫真心喜欢自发支持。

    这就不得了了!

    “之前你跟我说,这个年轻的小顾导演很厉害,我还不相信。”

    “现在有了王嘉卫的背书,不由得我不信。”

    “毕竟墨镜王的模仿者很多,还从来没见谁得到过他如此的评价。”

    胡鸽与有荣焉:“那是!”

    蔡一侬立马谋划起来:“他要是个跑单帮的,我们可以直接请他来给糖人拍戏。”

    “但是偏偏他是家族企业,想挖墙角是不可能的了。”

    “既然如此,那就只能交好,所幸大家合作还算愉快。”

    “他要是能走王嘉卫的路子,拍电影只是早晚的事,这份人脉得维护好了。”

    胡鸽拍拍胸脯:“还用你说?我懂!”

    蔡一侬略一思忖:“之前他跟唐烟闹过绯闻对吧,什么情况?”

    唐烟不是她的艺人,所以当时并未过问。

    胡鸽据实相告:“绯闻是误传的,他们俩不是那种关系,至少现在不是。”

    “不过我看唐烟对导演挺上心的,好像有点那意思。”

    “导演事业心很强,对工作完全投入,在剧组从不分心。”

    蔡一侬心想《繁花》五千万的投资,压力大也正常。

    不过以她的经验,走红之后大多数人都是另一副面孔了。

    她想起唐烟是83年的,而顾东阳是87年,没准是嫌弃对方年纪大呢?

    不过这话没必要说,毕竟唐烟也是老胡的朋友。

    “这样吧,《繁花》播出效果非常成功,肯定是要开庆功会的。”

    “到时候我让师师做你的女伴,带她一起去。”

    胡鸽有点牙疼:“K姐你不会是?这样我不好跟唐烟交代啊……”

    蔡一侬理直气壮:“一位冉冉升起的大导演意味着什么,你作为演员最清楚。”

    “机会都是靠自己争取的,只是让师师去认识一下拜个码头,你不用多想。”

    胡鸽一想也是,只好答应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