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寇
繁体版

第四十九章:夜袭

    抓到活口,还没用上刑,只是一顿言语恐吓,明军大营的详细情报轻松到手。

    大同城军营大帐内。

    沙盘上,昌邑县城外新设了巡抚大营一块区域。

    大营区域相应卫所布防区域、兵力详情尽数标注在上方。

    胡昱笑道:“大营总兵力九千七百余人,骑兵千余,倒是在我意料之外。”

    王成插话道:“这颜巡抚好大胆,万人不到,其中多是近几月招募,刚穿上军服的乡勇,剩下的除了巡抚标兵,都是一帮抽调的卫所军户,居然敢将大营设在城外,看样子他是完全没将我们大同军看在眼里面。”

    王成已经成长了,口气也逐渐变大了,好像也压根就没将巡抚大营这万人看在眼里。

    然而,闻听此言,其余一众军官也笑着点头附和着。

    虽然胡昱平时老提战略上要轻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不过看到众人表现,完全没有畏战的情绪,心里颇感欣慰。

    不得不承认,胡昱也赞成他们这一观点,原因自然是明军烂到家了。于是笑着说:“嗯,明军这万余人敢设大营在城外,确实也在我意料之外。这万人对我们也确实谈不上威胁,但我们要出其不意,一举定胜负。”

    杨达探着头问道:“总长,如何一举定胜负?”

    众人也来了精神,齐齐看向胡昱。

    胡昱指着沙盘上昌邑明军大营,轻描淡写道:“夜袭!”

    “夜袭?”

    众人瞬间迷糊了,明明自己占据巨大优势,为什么要夜袭?

    看着众人疑惑的目光,胡昱为他们解惑道:“你们忘了最初到大同镇时的情况吗?”

    第二营教谕官辛承望突然道:“他们有夜盲症!”

    胡昱向其投去赞赏的目光,轻笑一声道:“没错,他们有夜盲症,黑灯瞎火的跟瞎子没区别,隔上几米远就看不清路。”

    其余人闻言,突然豁然开朗。

    想想自己等人,当初不就是一到夜里睁眼瞎嘛。

    这个时期,这群底层士兵,普遍都有夜盲症,可不能与营养摄入充足的大同军做比较,这就是胡昱准备作为必胜的筹码。到时候等到大营一乱,俘虏他们还不是手到擒来之事嘛。

    并且,夜袭还能将自己的伤亡降到最低。

    第一营教谕黄宣提问道:“既然是出其不意,那我们几时开拔?出兵多少?”

    胡昱道:“散会后各营抽调齐两旅两哨备齐装备,明日天色擦黑时,我们便动身前往。此战轻装上阵,辎重就没必要带了,等到拿下昌邑县城,再转运辎重也不迟。”

    张奎问道:“战略部署如何?”

    胡昱指着护城河外的大营道:“此战三路包抄,第一营绕道东路,第二营走西路,你们两营在冲阵号令下达后,务必第一时间切断明军唯一退入昌邑县城吊桥,防止明军退入城中固守城池。”

    两营几位最高军官起身立定道:“遵令!”

    胡昱接着部署:“第三、四营正面冲锋,与第一、二营完成合围之势,尽可能将这万余明军留在昌邑,别让他们逃出合围网。只要吃掉这万余明军,接下来我们拿下登莱二府的征程已然没任何阻碍。”

    几人起身立定道:“遵令!”

    对于这一场战事,从这十几位军官可以看出,他们信心满满。

    或许在他们看来,这就是一场形成碾压的战事。

    起初,胡昱以为会是一场艰难的攻城战,再不济也是寻求正面决战。但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位巡抚也不清楚哪来的自信设营城外。

    如此一来,胡昱彻底没了任何后顾之忧。

    翌日、傍晚时分。

    经过一天时间充足准备,军部一切就绪。此战共抽调四千骑兵(骑兵前期为三千,考虑到骑兵重要性,胡昱又增加了一千)、千二百余燧发枪兵、四千步兵。

    检阅台上,看着精神面貌极佳的近万兵员,胡昱振臂一呼:“大同必胜!”

    “大同必胜……”

    “大同必胜……”

    排山倒海的气势响彻天地间。

    “出征!”

    “呜呜呜……”

    悠长的号角声响起,四营徐徐走出大营。

    ……

    官道上,大同军探哨一路急行,为后方大军探查沿线消息。

    就如前面所讲,明军中普遍都有夜盲症,一到晚上睁眼瞎,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探哨一路至夏店,沿途风平浪静,毫无阻碍。

    又为了避免走露风声,路线都是提前规划好的,绕路避开了聚落区。

    等探哨进入夏店时,天上弯月露出了头,四野静悄悄的。

    十几个探哨小组长驱直入,直到距离昌邑县城不足六里地,前方明军设立的一处巡查点才进入一组探哨视野内。

    颜继祖也不是不知兵事,这一类外围巡查点肯定不少,以至于探哨都是一路急行军探查消息,没敢大摇大摆骑马入境。

    不过吧,巡视点只是摆设罢了。

    天色伸手不见五指,反贼哪会来找麻烦,所以安心睡觉多舒坦,还寻个屁的夜。

    巡夜警戒?不存在的。

    探哨都是训练有素,心理、身体素质过硬的人选,对付三三两两为伍的明军自然不在话下。

    距离巡查点二十来米,领路的旗长驻足停下,低声吩咐道:“记住,找准要害,一刀毙命,绝不能给他们一点挣扎的机会。”

    “得令!”几人轻声回应道。

    这一队探哨旗长叫陈老二,因为前面检举有功,熟知县衙详情,又熟悉昌邑地形,被提拔为这一组旗长,下面管着九人暗哨。

    作为昌邑县衙投诚过来的人,陈老二反过来带人攻昌邑县城可谓毫无心里负担,归根究底就是大同拿他当人看。

    陈老二还记得晋升旗长时,一脸帝王之相的总长可是握着自己的手寒暄好一阵。在将来,这可是自己吹嘘的重要资本。

    陈老二领着手中紧握着锋利匕首的一群人,摸着黑缓慢靠近面前的巡查营地。

    营地极其简陋,外围就一圈木栅栏围着,里面搭建了一个营帐。里面的人睡得正酣,哪会注意外面有人正在慢慢靠拢。

    一群人翻过木栅栏,借着微弱的月色,轻轻拉开营帐,轻手轻脚的进入其中。

    “噗噗噗……”

    警戒的几人还在睡梦中,便被陈老二几人干净利落决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