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毒奶
繁体版

第二十二章 便宜的家,就叫宜家

    文华殿里十分安静,冯铨和涂文辅二人屏气凝神,立于一旁。

    多尔衮看着朱由校和朱由检这两个自己的好大哥,不知道说什么好。

    朱由校这个皇帝则歪头看着弟弟朱由检,等着他开口回答。

    “皇兄是从哪里听说宜家的?”

    朱由检用疑问回应了皇帝的疑问。

    朱由校并没有开口回答,而是挥手让小太监分别搬来了两张木质的小方几,随后召唤殿内的冯、涂等人上近前观瞧。

    冯铨一上来就被其中那张做工精细的黄花梨方几吸引了注意力,口中大加赞赏:

    “如此长的三弯腿却能保持曲线纤细,变化一致,极品!

    腿足上部这一内翻又将整体缓和,显得不太过纤弱,极品!

    腿足肩部的浅浮雕勾云纹,为其增添些许古朴之感,极品!

    四周卷草飞扬,与腿足阳线连成一体,一气呵成、气贯长虹,极品中的极品!

    敢问陛下,这方几是哪位超凡的高人所做?如有机会,振鹭想要前去拜访,莫说是方几,哪怕只是能讨得一方小凳儿,那也是三生有幸!”

    朱由校听到了这么一大段的彩虹屁,朱由校嘴角微微上扬,强忍着心中的得意,谦虚到:

    “振鹭先生过奖了,这张方几是朕信手的习作,虽然很花了些功夫,但朕还并不十分满意,先生要是喜欢,送给先生就是。”

    其实此时朱由校是真的谦虚了,就他做的这把黄花梨卷草纹带托泥方几,从造型设计到工艺技巧都已经近乎完美,是当得起冯铨那句“极品中的极品”的,要知道,同样一把方几,可是在香港嘉德秋拍中惊艳全场,拍出了2000万港币的天价的。

    冯铨大喜,赶忙对皇帝深施一礼,起身就要抱着那方几不撒手。

    结果多尔衮抢在前面,一手抓起方几的一根大长腿儿,提在手里掂量了一下。

    然后,多尔衮提着这方几,走到另外一把外观造型十分普通的白色木几前,也用另一只手抓起方几的木腿儿,提着掂了掂,两相对比,一脸的问号。

    “皇兄,这两把桌质放在一起,那根本就是不是一个玩楞啊。皇兄做的这把非常特别精美,就连俺都能看出来是个好花架质。”

    多尔衮小心的把朱由校的作品放回原处。

    “而剩下这把,这桌腿儿一个能顶那花架质的八个粗,桌面儿也这老厚,俺一看这就是又能放东西,又能让人站着上面爬高儿的。”

    多尔衮把粗腿儿方几摆在三弯腿方几旁边,然后“噌”的一窜就站在了粗腿方几上。

    要说这多尔衮的功夫真的不错,人长得像个小猴子,动作也如猴子一般灵活,只见他在上面的方寸之地上连着打了十几个后空翻,最后单脚着地,手掌反搭在眉梢上,学戏里孙悟空的样子摆了一个猴子望月的造型。

    “皇兄,这桌质掂量着飘轻儿,但老结实了,从某种方面来说,也是个极品中的极品!”

    朱由校看完了衮王爷的表演,本来是想拍手叫好的,别看他做木工的时候一言不发,似乎是心性寡淡,无欲无求,他内心里其实也有一团火。

    但是此时此刻,他朱由校内心的这团火,没有爆。

    朱由校很喜欢让手下人将自己的木工作品拿到市井匿名售卖,因为他的手艺确实了得,所以每一次都能得到来自市场的正反馈。

    虽然近些日子手里银子多了,这皇帝当的也越发的有滋有味儿起来,但本着好手艺不能荒废的原则,朱由校就又精心打造了这把黄花梨方几,并让手下拿到宫外售卖。

    结果这次的反馈并不是太好,因为最近市场好像涌入了一批外国木匠做的家具,而且口碑极佳,广受好评。

    朱由校派出宫的下人们打听了一番才知道,这木匠是欧逻巴州,卧的亚国人,名字叫做宜家,他的徒弟如今在京城鞭子巷开了一个大家具店,字号就叫宜家。

    如今宜家家具店不但受老百姓欢迎,就连京中勋贵家中都跟着流行起了所谓的什么极简的装饰风格,还说是提出了一个什么叫做收纳的新概念。

    朱由校已经将下人们买回来的宜家家具一一查看过了,所谓的极简其实就是粗制滥造,而他们提及的收纳,也不过是多做几个抽屉暗格而已。

    这都有何难啊?这怎么能就比他朱由校做的木工活儿更受欢迎啊?

    对于这些,朱由校理解不了一点儿。

    特别是在打听到,这宜家家具店的背后大金主是信王府之后,朱由校彻底愤怒了。

    自己才是大明的木匠皇帝,他朱由检想当木匠王爷,他凭什么?!

    朱由检听了多尔衮的话,又看到皇兄朱由校在一旁拳头都要攥出水儿来的狠劲儿,似乎也想明白了问题的所在,于是解释道:

    “陛下,这宜家家具店确实是臣弟我让人开的,主要是销售府上匠人们打造出来的半成品样子。

    由检我此行西伯利亚,路途艰险,天寒地冻,所以一直在让匠人针对西伯利亚的极端天气设计一些实用的物件儿,这样做好了万全的准备,也好让我大明能够在西伯利亚站稳脚跟,从后方牵制后金的黄台吉。”

    朱由检近来觉得吴三桂脑补出的,自己是“主动”就藩西伯利亚的说法其实非常有逻辑,而且这种姿态,也能让皇帝更为放心,有利于自己保住这条小命。

    所以他总是会刻意在人前提起此事。

    “在皇兄看来,由检此去西伯利亚建立藩属,最难之处为何啊?”

    “应是为那一万藩民寻找安身立命的居所。”

    朱由校“赏赐”给朱由检一万苦力,这些人都是青壮不假,但一万双能干活儿的手,也附赠了一万张吃饭的嘴。

    朱由检要在比北方还北方的苦寒之地为这一万人找到安身之处,光是一万张睡觉的床,恐怕都要愁死个人。

    朱由校在心中为自己能够给以做好人好事的形式,暗戳戳的给对方下了这么大一个绊儿感到有点小得意。

    “正如皇兄所言,由检家中工匠设计的宜家系列家具,就是为了就藩西伯利亚之后,能够给所有的藩民提供一个便宜的家。

    根据工匠目前的设计,桌椅板凳、沙发床衣柜、书架写字台整套下来,最便宜的组合只需要二两银子。”

    “二两?”朱由校目瞪口呆。

    “二两。”朱由检斩钉截铁。

    “沙发是啥?”多尔衮,没抓住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