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最后的御者
繁体版

第二十五章 释人

    “嗯?!”

    陈娇不禁微张嘴角,疑惑与惊讶的复杂表情涌现在其脸庞,

    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除了提出一种创新理论需要天马行空的创意以外,

    更难的则是将这种创新理论运用于实践,

    可以这么说,如果抛弃一切现实意义,

    提出一种创新理论的难度只有五,最高难度是十,

    而将这种创新理论运用于实践的难度则是九十九,

    由此可想而知其中的难度。

    所以说虽然交流电的基础理论由法拉第提出,

    但无法掩盖丝毫尼古拉·特斯拉的伟大。

    故此,陈娇眼神中不禁带起来一丝期待,

    “愿闻其详”

    看着她明亮的双眸,

    陈十一内心某种感觉被填满,

    嘴角不经意间,露出只有小孩子才会有的得意,

    “娇,不急,在开始正篇之时,还得给你补充一些我未发表的理论,

    我这会去立柜那拿。”

    随着陈娇的点头,陈十一起身,前往自己的工作室,

    走过客厅前往工作室的廊道,

    打开那道熟悉的门扉,

    工作室外窗倒射进来的微弱光芒,已足够视物,

    再加上他早已对此间熟悉,

    于是并没有开灯,

    径自来到工作桌之后的立柜前,

    一人多高的立柜,在失去了足够光线的照射,

    微微泛黑,只有隔板泛着的棕色,

    才能让人辨认出由上至下的六个空间,

    他从由下往上数第二个的空间中抽出一本黑色封皮的本子,

    或许是因为这层空间尽是黑色封皮的笔记本,在夜色的笼罩之下,

    竟一时无法分辨出他是从哪一侧抽出,

    只知道是从上往下的第五层中取出。

    随后他便离开了立柜前,走出自己的工作室,关闭了那间门扉,向着客厅行进。

    而此刻刚好吃了几颗葡萄的陈娇,看着归来的陈十一,眼神不由得被他手中的黑色本子所吸引。

    黑色总是这般,容易吸引着人类的目光,在物理学中,黑色自身不具备反光属性,使其吸收了其表面的光线,将其转化为热量,

    但真的如此吗?

    在阳光之下的黑色物质,确实较之白色,温度较高,可阳光自身便带着热量,

    而在白炽灯下的黑色物质与白色物质相比,温度并没有变化,

    所以光去哪了?

    或许使人们对黑色如此敏感的原因,或许是另外一种感官对于光线完全消失的好奇。

    随着陈十一将手中本子递给陈娇,

    陈娇投来询问的眼神。

    “这是三界论关于灵界的一点补充,你先看看。”

    随着陈十一的回答,他示意她打开手中的本子。

    她点了点头,

    随后翻开那黑色的封皮,其内就是市面上的那种横格记事本,

    只不过横格之上已经被一篇篇排列整齐的文字布满:

    三界论

    灵篇·人

    人,负阴而抱阳,这是古籍中所言,意在表达人由阴阳两种物质组成,并且这一抱字用的极其深妙,

    这代表着组成人的阴阳两种物质自身并不具备相合的属性,

    而是彼此相离,并且阴气下降,阳气上升,所以它们之间的相斥应是‘上下分离’,

    于是作书者便用主观动词的抱去形容这个交融的过程,

    这一简短语句之中彰显了阴阳本不容,但一种力量将其相合,使人得以呈现的理论。

    而以三界论进行阐释,

    人也是也是由两种物质组合而成,

    一种则是灵,

    什么是灵呢?

    在我的诠释中,它是密度极其小,逼近本宇宙界限的物质,

    并且呈现出一种极度的‘活泼’

    这种‘活泼’具体表现为人思考之时各种随心所欲的思绪,

    或者就是人思考本身。

    之所以这般推定,则是因为小过本宇宙界限,去到灵界,从而成为这世界框架,以及底层逻辑的种种规则,

    都可以藉由人的思考所意识到。

    简单打个比喻就是人的灵是个具备一切可能的面团,然后经过界限这一道工序,

    就可以加工成各式各样的规则面点,

    当然了,还有重要的一点则是,人的思考是真正的自由,

    每个人都可以想象出他认知中的一切,并不受自身肉体的束缚,

    这一切种种,让我觉得灵应该是很伟大,很伟大的物质,

    即使是规则的雏形也不足为奇。

    而另外一种,则是人类肉体的各种能通过分析仪器解析的组成元素。

    灵因为逼近界限,所以必然是比界度小的,肯定具备着‘上浮’的趋向,

    但我们的肉体究竟比界度重还是轻呢?

    得益于古籍中的这段话语,以及牛顿万有引力的启发,

    我对本宇宙的界度有了全新的认识,凡人眼所视之物,凡具有万有引力之物,

    都应该是比本宇宙界度大的,

    因为万有引力本身,其实就是一种‘下沉’的倾向,

    当把本宇宙所有物体看作一个整体,

    便可以显而易见地发现,它们都在往着同一点‘塌陷’

    故此万有引力指向的是同一个地方,

    而在整个‘湖’中能以一点,且作用于全世界的,其实就是深渊中那本‘书’了,

    祂本身质量便接近于无穷,而其引力也自然应该笼罩所有生灵界,或许也正是如此,

    作用于万物,方能知晓万物之一切,

    因此,人的肉体‘下沉’,

    而灵‘上浮’,

    在三界论中人的灵与肉体也是相离的状态。

    至于两者为何相合,在三界论中应是灵界某一道规则使然,

    毕竟能作用于全宇宙的也只有灵界之上的规则了,

    但对于这一点的解释,古籍之中记载的却不一致,

    我曾于某一古书所观看到一种名为炁的物质使阴阳相合产生了人,

    这种炁更像是一种融合剂一般,

    这也挺贴切抱这个字的用意,毕竟抱便代表着阴阳之间有着贴近的意味,这代表着是一种‘内生’动力。

    而反观三界论之中,是灵界某一规则使阴阳相合,这就是一种‘外在’的力量。

    不过无论是‘炁’还是规则,都达成了同一种结果,人的产生。

    至于这种源头的区别能带来什么差异,我无法去做论证。

    以上就是我对于人结构构成的研究,

    通过这一点进行延伸,在整合了人体共有的一些特点之后,

    对于人灵与肉体的相处规律,我有了更多的认识,

    在科学研究中,每个人每晚都会做梦,

    只是有些人醒来之后对梦境遗忘得快,所以并不认为自己做了梦,

    所以为什么所有人都必须做梦呢?

    而且研究显示,人好像必须经历过快速眼动阶段,也就是做梦阶段,第二天才能具备足够的精力,

    若是不经历快速眼动阶段,即使睡眠时间与正常睡眠时间一致,第二天也会无精打采,并且会愈加嗜睡,

    直到经历过一次快速眼动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