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北宋,怎么成辽王了
繁体版

第六十七章 一道正好

    许松在营房中再次见到前来的蔡攸。

    “你巡检之事没有功劳。”蔡攸进房来,保持着架子:“你原本应该有功,可你不珍惜。蔡家的门路,你也别想走了。”

    如果是在相对稳定的北宋中前期,想有份安定生活的保障,的确要依靠蔡家之类的门庭。

    如今嘛,许松觉得蔡家是靠不住的,连官家都靠不住。

    留在东京城,若想上进,不说蔡家,肯定要笼络官家。

    用一些后世的玩乐之物,取悦官家问题不大,陪着做些荒唐事就是。

    “高俅说若往北境增派驻军,可以派你去。”蔡攸露出一丝笑意:“敢情你巴不得外放出去?”

    许松面色镇定:“谈不上,我是以为,兵卒需要历练,不然碰到战事不经打。”

    蔡攸收起笑容,冷冷地道:“我明白了,京营别的将官都怕死,巴不得的避开边境驻防,你却赶着去,志向不小。

    你想建立功业,真正打出一支战场精锐。

    好,好得很,大宋有你这般好儿郎,我为你高兴,给你调令!”

    许松肃然道:“多谢蔡知事。”

    蔡攸冷哼一声,道:“你这一去,事态不对想撤回来就难了,因为北境只会不断增兵,无撤兵的道理。早晚有一天和辽国开战,你驻在边境,便首当其冲。”

    许松笑了笑:“我若能为汴京城挡一下北境的风雨,也算荣幸。”

    蔡攸面色一变:“休得胡说,辽兵损亡不断,哪有力气打来京城?就是那金国,哪怕灭了辽国,也得喘息好一阵,才敢生出心思犯边。”

    “你控制不了别人的心思。”许松叹了口气,悠悠道:“老虎即便累了睡了,也可能随时跳起来咬人。”

    蔡攸烦闷的踱步,低声道:“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父亲其实并不赞同伐辽。然而无法明面上反对,毕竟童太尉当年推荐了我父入相。”

    “哦?蔡相老谋深算,想必是看出了远期来自金国的危险。”许松斟酌着道:“既如此,蔡相若能延缓一下伐辽的时日,对整体局面也是好的。”

    蔡攸面露苦色:“然而诸地的方田户等事,闹得百姓不宁,官家得到消息,再听王黼的谗言,已对我父有些不满。

    再者,伐辽的时日,并不取决于大宋,而在于金国何时打破辽国上京、中京,直逼其南京幽州城。

    在那般局势下,大宋不得不出兵,总不能眼看着幽云十六州都被金兵占领。”

    说到底,还是许松对当前宋军没有信心,他问道:“我带两县弓兵一道,可行吧?”

    “并无不可,但你要知道,弓兵的用度你自己想办法。”蔡攸不客气道。

    许松眉头一皱,旋即轻叹。

    刚刚竟然冒出念头,把两县的钱粮搜刮一下。

    想想还是罢了,最多带上从匪寇手里夺取的钱粮。

    “驻地给你选好了,代州,雁门关还在大宋手里。”蔡攸说罢,慢腾腾出营房。

    许松从铁箱子紧锁的钱库拿出五锭金,找大商出售,卖成一千贯钱。

    如今铜钱贬值的厉害,金银是稳定的。

    若在十多年前,五锭金也就值个五百贯。

    把钱交给一都头和二都头,许松派他们往扶沟县、鄢陵县招募弓兵。

    每县满五百人即可。

    这个难度不大,招募当日发放一贯钱,应者多多。

    都头还能从容选拔身强体壮者,五日已然招满。

    给先前的弓兵也一人一贯,无人抱怨。

    几位都头在县里操练新兵十天,即带往东京城的西面郊外等候。

    许松从军需官处买五百营帐,令营兵们开拔出城。

    至于踢球的赛事,他现在不想搭理赵佶,仅仅给高俅做了些赛事的组织安排。

    这种事,高俅最上心,毕竟靠球起家的。

    出城前,许松骑马去一趟小报店,下马进去对张贞娘道:“我往边境代州驻军去,会给你写信,写点故事,你能把小报店面维持下去。”

    张贞娘眸光微动,若有不舍,咬着唇道:“驻军艰苦,你身边没个人照料,我让锦儿陪你一道吧。”

    “我去,洗衣做饭样样都行。”锦儿愉快的接受。

    “你这样跟我出去,不怕被说成我女人?”许松咧嘴一笑,唇红齿白。

    “说就说呗。”锦儿脸蛋微微一红。

    “好,你步行骑马都不好,我给你买一辆马车。”许松说着,先去西市买上崭新的马车,绑上缰绳套马,赶马车回去小报店。

    收拾了衣物东西的锦儿站在门口。

    张贞娘却拎着麻袋,锁上门,也往马车走来。

    锦儿先上马车,随即,张贞娘也上了马车的车厢。

    许松站在马车边,和张贞娘清亮的眼波对视一眼,只见她微微低下脸,略有羞意的样子。

    “你也去?”

    许松脑袋有点晕。

    马车中的张贞娘,身姿是端庄的,丰腴的圆盘在侧面的车座坐下去。

    锦儿叹口气道:“郎君,你在东京城,娘子便有个依靠,一般无赖地痞不敢找她麻烦。可你出去了,娘子生的招蜂引蝶,很难安生。

    和你同行,是我劝娘子的,她也觉得我说的有理。”

    许松轻轻点头,见张贞娘羞答答的不敢抬头,笑道:“娘子不用多想,锦儿说的不错。

    你留在东京城恐怕没什么好果子,毕竟你父亲仅仅是个教头,保不了你。”

    张贞娘轻声道:“我一个遗下人,吓郎君同去,恐惹得郎君名声不好,所以我,我想随你同行,却担心害了你。”

    “说哪里话?”许松正色道:“你是我朋友,和我一道正好。”

    话说的铿锵有力。

    张贞娘安心了,许郎君不是那种顾惜他自己一点名声的人。

    马车徐徐前行。

    出了西城门,沿着官道行去十多里,许松在通往中牟县城的路上,与众营兵汇合。

    再往西,一千县里的弓兵,肃然列队在路边。

    许松有枢密院的调令,离开京营,带上弓兵,都是光明正大的。

    一路往西北方向开拔,到了中牟县外,当晚扎营安歇。

    吃过携带的面饼,许松正拉开营帐扎营,忽听两骑奔来。

    火堆照着来人,却是聂珊和赵金福。

    许松微微一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