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北宋,怎么成辽王了
繁体版

第六十四章 县城外的战鼓

    韩当家的使者是其妻弟任三当家。

    在县衙后院偏厅喝酒的杨知县,见到门子领来任三当家,天色已暗。

    “见过知县,我来你处,只想告诉你一件事,扶沟的巡检胆大妄为,什么事都敢做。”任三当家长瘦的体型,脸色阴鸷,好像很不开心。

    杨知县眉目一挑:“奈何得了我?我上面有蔡相,动我的下场就是死。”

    任三当家转动着眼眸,在小圆桌边低声道:“如果此人真的害怕你背后的蔡相,如今已经离去了。

    他还在县城外,想必有所谋划,绝不会怕你,也不怕蔡相。”

    杨知县端着瓷酒杯恍惚一会,才对刘县丞道:“这可能吗?一个都巡检使,不怕蔡相?”

    “按照正常情况,当然会怕。”刘县丞沉吟着,深思片刻,缓缓道:“此人的举动着实可疑,就怕万一,他蛮劲上来。”

    任三当家冷笑着插言:“我与韩当家都见过了那一支巡检的阵势,作战猛不可挡,再精锐的巡检都没有那般威势。

    韩当家判断,这是一支禁军精锐!”

    杨知县手腕惊颤,和刘县丞面面相觑。

    “你们以为,那指挥听从蔡家是理所当然的,却没想过,也许在蔡相眼里,一个知县根本不如那位禁军指挥!”

    任三当家语气变得凌厉,按住圆桌瞪着杨知县道:“韩当家熟悉军务,不会看走眼,那指挥的巡检兵非常寻常,就算在禁军当中也是一等一的精锐。

    他们有重甲!你得明白,重甲是禁军精锐力量,巡检司不可能有。

    你若还敢自居蔡相的人,指不定被抓去京城,无处喊冤。”

    杨知县眼眸突然一敛,失神地喃喃道:“禁军精锐?”

    作为知县,便是朝廷放到地方的官员,原则上其实是属于朝廷的官。

    以往的县令则是地方上的耆老,或者豪族大户很有名望的士人。

    杨知县当年参加过科举,中了进士,得以委任知县。

    所以他毕竟知道一点京城禁军,地位不是巡检司可比的。

    他疑惑的是,既然许松受到蔡家委派,为何胆敢触动蔡相的人?

    这于理不合,但事实上已经显露端倪了。

    任三当家说的没错,若许松卖蔡相颜面,现在就已经走了,甚至不会来鄢陵县。

    “我如何防备许松的巡检兵?他们几百人,若来硬的,别说我知县反抗不了,韩当家也望而兴叹。”

    杨知县没奈何的叹了口气。

    “这不难,我和韩当家商量过了。”任三当家深深的一笑,往圆桌边的木椅坐下,胸有成竹道:“咱们的人在县城外面叫阵,裹挟一些百姓,便有大兵来犯的架势。

    那巡检必定要率众去战,你便出言,让他部下率众去战,请他来县衙,商量战胜匪寇的犒赏。

    我安排一些人,还有县衙的衙役们,埋伏县衙。

    届时他来衙门后院,埋伏群出,攻其不备,必能杀掉。”

    听到这话,杨知县面色煞白,脑袋一阵眩晕。

    “杀都巡检使?还是禁军的指挥?”

    刘县丞惊住了,哭丧着脸道:“如此做派,罪名太大,被东京城知晓,我们被一股脑的端掉。”

    杨知县也很害怕。

    这种事一旦被查出,知县不但当不了,一辈子也别想做官了,还被流放岭南之类的地方等死。

    问题是,能不做吗?

    那许松已经发出了抓他的威胁。

    他搬出蔡相,竟然还不得安稳。

    “如此安排,倒也不是完全不可行。”

    深思之后,杨知县缓缓吐言:“你先去和韩当家调度,安排人夜里潜入县衙,我命县里都头接洽。

    我明日问一下姓许的,若这家伙铁了心和我作对,我留他不得,便依了韩当家的计策行事。”

    任三当家大喜,抱拳出去。

    当夜,他果然领了十几个黑衣劲装汉子潜入县衙。

    县里都头与这批人接洽了。

    翌日,日上三竿。

    杨知县出去县城,见到扎营下来的营兵们,在树边与许松会见。

    “许郎君,划分田等,我都是照上面的意思行事。

    虽然有所差误,我甘愿纠正,但不至于入狱吧?”

    难得放下姿态,杨知县感觉很委屈。

    大宋的文官,几时向品级不高的武官如此低三下四过?

    “是否下狱,你要去问大理寺。”许松目光从远处泛起青绿波浪的田野收回。

    杨知县面色一凛,略带怒意道:“你何必如此咄咄逼人?”

    许松笑了笑,握紧手里的长枪,望着枪头可以劈人的刃口,淡然道:“凭我手里这杆长枪,加上巡查的一些消息,我便能将你抓了送去京城。”

    杨知县神色大变,拂袖而去。

    他委实气坏了。

    回去县衙后院,未到晌午,他先是见了任三当家,怒不可遏道:“我去见那厮了,就是不肯放过我,还扬言抓我送京师。

    我等依照计划行事,若韩当家叫阵,那厮要去,我便让他派别人追击韩当家,带他来县衙里。”

    任三当家喜形于色,安排手下出去给韩当家报信。

    又过去两日。

    这天上午阳光正浓。

    鄢陵县城外,五里开外的村落深处,隐隐然传出擂鼓声。

    扎营城外河边的营兵们,听到鼓声大感奇怪。

    那是军鼓!

    许松派遣一都头、二都头领兵前去打探,等了不久,两位都头回来。

    “匪寇,从村子后面杀出来了。”

    一都头神色并不慌张,井然有序道:“有两三百多人的样子。”

    许松对鲁智深道:“看来我推断的没错,鄢陵的县官和韩当家也是有来往的。”

    鲁智深抓着脑袋,憨憨的道:“许指挥的智慧,我得多学点。”

    这两日,可把他憋坏了。

    因为事实确凿,他恨不得马上抓了杨知县。

    然而许松硬是让他按捺住,说先前扶沟县的县官们沟通匪寇,鄢陵县官难保没有这个可能。

    先打草惊蛇,便能逼得县官现出狐狸尾巴!

    “匪寇们来攻打,最好不过了,咱们继续捞一些战绩。”

    许松笑吟吟的下达进攻命令。

    战鼓也擂起。

    咚咚咚!

    百姓震动!

    县城震动!

    杨知县迅速从城门里跑出,大声叫喊:“匪寇来了!许指挥可不能让匪寇打进县城啊!”

    “当然,我这就命人消灭匪寇。”许松想听听杨知县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