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忘心影:带血的匕首
繁体版

第十章 天生罪犯

    “在人性的阴影下,是否每个人都潜藏着罪犯的本能,这一直是哲学与心理学界争论不休的谜题,仿佛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藏着一个潘多拉的盒子,等待着被打开的瞬间。”

    在陈正踏上追溯自己过去的征途时,他的父亲,陈天明,却充满忧虑。他曾怀揣一丝希望,以为这场意外的失忆能够成为儿子重生的契机,让他摆脱那些阴暗的过去,开启一段纯净的人生篇章。然而,随着陈正的调查逐渐深入,陈天明的心中升起了一股不祥的预感,仿佛命运是一对来自幽暗深渊的无形之手,它们在无声中疯狂地向陈天明一家伸展,缠绕着他们的命运,将他们紧紧束缚,无法挣脱,无法逃避,一步步将他们拖入一个深不可测的悬疑漩涡。

    在陈正的记忆深处,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世界。这个世界由无数个碎片组成,每个碎片都是他童年的一个瞬间,一个秘密,一个谜团。陈正的父亲,陈天明,曾经试图拼凑这些碎片,但最终发现,有些真相太过残酷,以至于他不得不选择性地遗忘。

    陈正从小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天赋。他的智商远超同龄人,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但这并不是他最引人注目的地方。他的冷静和沉着,以及对周围世界的冷漠,才是真正让人印象深刻的特质。陈天明曾经以为,这只是儿子的天性,一种与众不同的天才气质。

    陈正的童年充满了孤独。他不喜欢和其他孩子玩耍,总是独自一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他的玩具不是积木或球类,而是一套复杂的逻辑拼图和一本本厚重的心理学书籍。陈天明曾经试图引导儿子参与更多的社交活动,但陈正总是以一种近乎冷酷的方式拒绝。

    陈天明依稀记得,陈正还在上小学时,所就读的学校举办了一个科学展览会。陈正制作了一个精巧的机械装置,能够模拟人类心脏的跳动。这个装置不仅赢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也让陈天明感到了一丝不安。他不明白,为什么一个年仅十岁的孩子会对解剖学和生理学如此感兴趣,而且能够如此精确地重现复杂的生物机制。

    在那个科学展览会的晚上,陈天明坐在书房的昏黄灯光下,手中把玩着陈正的作品,心中涌动着复杂的情绪。他决定,是时候与儿子进行一次深入的对话了。“正正,你今天的表现非常出色。”陈天明开口,试图打破沉默。

    陈正坐在对面,眼神平静,仿佛早已预料到这场对话的到来。“谢谢爸爸,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

    陈天明深吸了一口气,他的目光紧紧锁定着儿子的眼睛,试图从中寻找答案。“但是,正正,你对人类生理结构的了解,似乎超出了你的年龄。你是怎么做到的?”

    陈正微微一笑,那是一种不属于孩童的成熟微笑。“人体,就像是一部精密的机器,爸爸。我对人体的每一个部分都充满了好奇。了解它们,就像是在解开一个个谜题。”

    陈天明的眉头紧锁,他感到一种莫名的寒意。“但是,正正,这种兴趣...它有些...不寻常。”

    陈正的眼神突然变得深邃,仿佛能洞察人心。“不寻常?爸爸,你是指这种兴趣让人害怕吗?我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我能感知到别人感知不到的世界。”

    陈天明感到一阵无力,他不知道该如何回应。他的儿子,这个天才少年,似乎正站在一个他无法触及的边缘。他的内心充满了疑惑和恐惧,但他也知道,他无法阻止儿子对知识的渴望,无法阻止他探索这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陈天明试图理解儿子的内心世界,而陈正则在用他的天才和反社会人格,构建着自己的王国。在这个王国里,陈正是唯一的主宰,而陈天明,只能作为一个旁观者,默默地注视着。

    在一次学校的科学课上,老师让学生们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植物的生长。其他孩子兴奋地讨论着如何照顾他们的植物,而陈正却独自一人,静静地观察着他的豆芽。他的眼神中没有好奇,只有一种冷静的分析。当老师走过来询问他的观察结果时,陈正的回答让老师不寒而栗。

    “老师,我发现植物的生长并不需要那么多的关爱。”陈正平静地说,“即使在最恶劣的条件下,它们也能生存。人类总是过于多情,以为给予关爱就能控制一切。”

    老师愣住了,他不知道该如何回应这个孩子的言论。他试图用科学的角度来解释生命的顽强,但陈正的话语中透露出的冷漠和控制欲,让他感到了一种深深的不安。

    在陈天明的记忆中,陈正还有一次为数不多的与同龄人的对话,那是在一次放学后的操场上,陈天明由于公司的事并没有及时来接陈正放学,等陈天明慌慌张张的到学校之后看到几个孩子在讨论着他们的宠物,他们的眼睛里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好奇。陈天明发现,陈正静静地听着,直到他们问他是否有宠物。

    “我没有宠物。”陈正淡淡地说。

    “为什么?”一个好奇的孩子问道。

    陈正的目光变得深邃,他的声音低沉而充满力量:“因为我不喜欢被束缚,也不喜欢束缚别人。宠物需要主人,而我,不需要。”孩子们被陈正的话吓到了,他们不明白为什么陈正会这样说。他们的宠物是他们的玩伴,是他们的朋友,而陈正的话语中却透露出一种对生命的冷漠和疏离。

    陈正的这些童年往事,如同一幕幕悬疑惊悚的电影画面,让人不寒而栗。他的反社会性人格在他的言行中逐渐显露,他的冷静、他的分析、他的控制欲,都在无声地诉说着他与众不同的内心世界。陈天明在这些回忆中,逐渐意识到儿子的异常,但他无法想象,这些异常最终会将陈正引向何方。

    随着陈正的成长,他的反社会行为越来越明显。他开始对小动物表现出异常的兴趣,经常带回家一些受伤的麻雀或昆虫,然后在自己的房间里对它们进行各种实验。陈天明曾经无意中发现儿子的“实验室”,那些扭曲的昆虫尸体和陈正那双冷漠的眼睛,让他感到一阵寒意。

    陈正的性格中有一种难以言喻的疏离感。他似乎对人类的情感有着天生的排斥,即使是对自己的父母。陈天明和李婉曾经试图通过家庭旅行来增进与儿子的关系,但陈正总是保持着一种礼貌而疏远的态度。他的眼神总是那么平静,仿佛他的内心没有一丝波澜。

    陈正的天才和反社会人格在青春期达到了顶峰。他的学业成绩依然优异,但他开始对学校的生活感到厌倦。他经常逃课,独自一人在图书馆里阅读关于犯罪心理学的书籍。陈天明曾经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发现了陈正的这些秘密。他试图与儿子进行沟通,但陈正总是以一种成熟得不像个孩子的口吻回应,让陈天明感到无力。

    在陈天明的童年记忆中,有一段对话始终挥之不去,那是在他十岁那年的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陈天明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手中拿着一本破旧的侦探小说,而陈正则静静地坐在地毯上,眼神深邃地盯着窗外的闪电。

    “正正,你为什么不和别的孩子一起出去玩呢?”陈天明试图打破沉默,他的声音在雷声中显得有些微弱。

    陈正没有立即回答,他的目光依旧停留在窗外,仿佛在寻找着什么。过了一会儿,他缓缓转过头,用一种不符合他年龄的成熟语气回答:“爸爸,我不喜欢他们的游戏。他们总是重复同样的事情,没有挑战性。”

    陈天明感到一丝惊讶,他放下手中的书,认真地看着儿子:“那你想要什么样的挑战呢?”

    陈正的眼睛闪烁着一种难以捉摸的光芒,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我想要的挑战,是能够让我感到兴奋,让我的心跳加速的东西。”

    陈天明的眉头微微皱起,他感觉到了儿子话语中的不寻常。他试图引导话题:“也许你可以尝试一些新的活动,比如学习音乐或者绘画,这些都是很有趣的。”

    陈正摇了摇头,他的表情中透露出一丝不屑:“那些东西太简单了,我需要的是更深层次的挑战。”

    陈天明感到一阵寒意,他不知道儿子所谓的“深层次的挑战”究竟是什么。他试图掩饰自己的不安,继续问道:“那你觉得什么样的挑战才算是深层次的呢?”

    陈正站起身,走到窗边,他的身影在闪电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孤独。他的声音在雷声中回荡:“我想要的挑战,是能够让我掌控一切,让世界按照我的意愿运转。”

    陈天明的心跳加速了,他意识到儿子的内心世界远比他想象的要复杂。他不知道该如何回应,只能沉默地看着陈正的背影,心中充满了疑惑和恐惧。

    在那个被夜色笼罩的夜晚陈天明的目光在儿子的脸上徘徊,试图捕捉那些隐藏在平静表面下的暗流。他的话语中带着试探,而陈正的回答总是那么冷静,那么深邃,仿佛他的心是一个无底的深渊,任何试图窥探的目光都会在其中迷失。

    陈天明在那个夜晚之后,变得更加警觉,他的眼中充满了对未知的恐惧。他开始密切关注陈正的一举一动,试图从儿子的行为中寻找线索,试图解读那些令人费解的密码。但他始终无法触及陈正内心的最深处,那个天才少年的秘密如同被迷雾笼罩的迷宫,等待着勇敢者去探索。

    随着时间的流逝,陈天明越来越意识到,他的儿子可能正站在一个危险的十字路口。陈正的未来,如同一部悬疑惊悚电影的剧情,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潜在的危机。而陈天明,作为父亲,只能在这场电影中扮演一个旁观者的角色,心中充满了无力和担忧。他不知道,这个天才少年的心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也不知道这些秘密将如何影响陈正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