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
繁体版

第八十二章 试探准备

    马车缓缓通过建春门内御道。

    邵勋掀开窗帘看着外间。

    高大的太仓最为醒目。但他知道,内里空空如也,一如今上司马炽。

    石崇旧宅仍在,易过手,换过主人,但现在无人问津,荒草过膝,一如这个朝廷。

    吴王府老旧斑驳,不复往日辉煌气象,有点风中残烛的意味,既像司马宗室,又像梁国十郡范围内的世家大族。

    街道上遍布银枪左营军士,威风凛凛,意气昂扬。

    他们身上散发着浓郁的朝气,神完气足,睥睨四方。这是时代变革下不但没有损失自己利益,还从别人那里抢得份额的群体。

    世家大族私兵和他们比如何?待遇、地位差远了。

    都督世兵和他们比呢?还是差远了。

    甚至原本的洛阳中军和他们都比不了,因为待遇方面还差一些,更何况洛阳中军并不全是募兵。

    邵勋多年来持之以恒,终于让世家大族割了一点肉,把士兵的分配比例提上去了。

    这是他真正的基本盘。

    抵达邵府之后,邵勋下了车。

    银枪左营督军王雀儿亲来拜见。

    邵勋捶了捶他的肩膀,笑道:“比以前结实多了。”

    说完,又看了下王雀儿的脸,道:“更成熟稳重了。”

    王雀儿羞赧地笑了笑。

    他身边跟着数十亲兵,见到督军这个样子,都低下了头。

    王督话不多,说话语气也不重,但做出的决定却不可更改。河内大撤退时,亲自下令斩杀了几名溃退的军校,任谁求情都没用。

    但在陈公面前,却羞涩得像个少年郎。

    邵勋也注意到了王雀儿身后的亲兵。

    是啊,曾经带的孩子长大了。

    他有妻儿、有亲信、有自己的小团体,战场之上六亲不认,指挥若定,建立了自己的威望,结下了自己的恩义。

    师徒会面之时,仍能感念当年的一切,关系仍未变质,这就很好了。

    “走,到里面说话,今天都是自己人。”邵勋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

    一行人遂进了邵府。

    吃过午饭后,前些时日在陈郡休整的金正等人也来了。

    傍晚时分,银枪中营的张硕、孙和,骡子军的徐煜、蒋恪,黑矟军的侯飞虎等人悉数赶至。

    邵勋让人在后院搭起烤架,一边炙肉,一边席地交谈。

    “自永宁二年(302)始,十四年了。”邵勋接过金正递来的烤肉,道:“当年之事,历历在目。金正,你当年的肚子像个无底洞一样,怎么吃都吃不饱。”

    此话一出,众皆大笑。

    金正得意洋洋,仿佛能吃是一件很值得夸耀的事情。

    “可惜毛二不在,当年就数他最会哭。”

    “毛二不记得老兄弟了。前阵子北上幽州见了一面,他坐着牛车、踩着木屐,身上撒满了熏香,和咱们臭烘烘的兵家子不是一路人。”

    “郑隆、王辉都没他会装,闲下来还会一起喝酒。”

    “王辉也不太行。年初我从小长安去宛城看他,他的续弦妻出身顺阳范氏,席间有几個范氏子弟,居然给我摆脸色。王辉那狗东西也不劝阻,老子一气之下走了。”

    “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以后南阳要是有人作乱,他第一个被卖。”

    “读书多了,又娶了个士女,以为自己也是士人了,哈哈。孙大眼,我儿子以后娶你女儿,如何?”

    “你儿子身板太弱,不行。”

    众人又笑。

    社会风气的改变,真的那么容易吗?其实很难。

    邵勋带的头两批学生(东海人、太原人),如今都有家有室,地位不低,但他们融入士人主导的社会圈子了吗?未必。

    就连刘裕这种猛人,当了皇帝后,都还有人耻笑他的寒门出身。

    桓氏一旦从事役门兵家子职业,风评立刻变差。

    是,你位高权重、家财万贯,作为士人的我不得不依附你、讨好你,甚至把女儿嫁给你,但并不妨碍我暗地里鄙视你出身差。

    “好了,少说两句。”邵勋摆了摆手,说道。

    众人纷纷噤声。

    “多大点事,像个妇人一样到处说。”邵勋扫了一圈,笑骂道:“文武殊途,有些事没有办法。”

    “邵师,什么时候有办法?”金正借着酒劲,问道。

    “慢慢来,不着急。”邵勋端起酒杯,道:“满饮此杯。”

    众人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气氛又活络了起来。

    在场的都是武人,但除了少数几个脑子里都塞满了肌肉的莽汉外,绝大多数还是有点想法的,毕竟十几年前邵勋就教他们认字了。

    “金三,伱方才问什么时候有办法,这个问题好。”邵勋放下酒杯,说道:“当哪天我可以不靠士人筹集钱粮,不靠士人管理郡县,不靠士人为我宣扬名气,你们能以两万人包打两百万人时,就可以了。届时邵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甚至直接废了台阁,绕过宰相,掌控吏部、殿中、五兵、田曹、度支、左民六部,都不是问题。”

    “那太难了……”连金正这种赳赳武夫都知道这是不现实的,但又忍不住说道:“实在不行,我们都搬梁国去,把陈留、汝南好好清理一番。再把自己人都安插到梁国各个职位上,眼不见为净。”

    “小儿意气。”邵勋又笑骂了一句,道:“慢慢来,不要急。”

    “邵师,其实金正说得也没错。”银枪中营督军张硕说道:“梁国十郡,户口编纂了七七八八,只要有通晓文墨、熟悉民情的官吏,便可直接征丁课税,不需要士人。也就陈留、汝南有些麻烦,费些工夫,慢慢磨就是了。”

    “天下何止十郡。”邵勋摇了摇头,道:“罢了,此事容后再议。过两天,邵师要进宫,尔等好生准备。左营在京,给我稳住洛阳,中营、右营在陈留、陈郡,黑矟军在河阳,都盯着点地方上的风吹草动。”

    “是。”

    “喝酒。”邵勋又举起酒杯。

    今日一番试探,他再次确认一手创建的银枪、黑矟二军是跟着他走的,这就够了。

    这些年东征西讨,能一次性见到这么多学生骨干的机会不多。时间久了,他也要摸一摸底,看看他的学生们如今的思想动态。

    就今日所见,还可以。

    社会风气的扭转,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

    历史上是南北朝三百年混战,才彻底剥夺了士族的经济基础,打掉了士族的骄傲,让整个国家的社会形态、风气、思想为之一变,渐渐摸索出了一条新路——你让一个唐朝人去看汉朝的一切,他会觉得有点陌生,反之同理。

    邵勋倚为臂助的学生们,至今仍未被“主流社会”接纳。

    凡事有利必有弊。

    在如今这个关键当口,利大于弊。

    他如今想做什么事,需要的是别人的认可——至少是不反对。

    核心军队认可他做这件事,那么杂牌部队就会安分许多。

    世家大族认可他做这件事,其他中小世家就翻不出多大的浪花。

    军队、官僚、财政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现在他确定核心军官支持他,士族那边还需要花费一番功夫。

    ******

    “太尉,你想让我出丑么?”饮宴结束后,学生们各自散去,邵勋又在书房接待了王衍。

    “太白你总不能一次清谈都不参加吧?”王衍无奈道:“老夫为你准备了几条精妙的义理,定能大放光彩,继而名扬四方。”

    “不妥。”邵勋摆了摆手。

    老登这是在帮他组织清谈聚会,利用他的面子邀请诸州“名士”与会。然后利用主持人的身份制定议题,私下给小抄,帮邵勋在玄学上打名气。

    这就是士人的聚会方式,也是获得他们圈子认可的最好方式。强如刘裕,也要和士人们清谈扯淡,被人抓住语言、逻辑漏洞当面怼了,也只好自嘲。

    当然,幸好这是北方,邵勋硬是不肯参加的话,问题也不大。

    “也罢。”见邵勋态度坚决,王衍只能放弃,道:“不过,下次可不能拒绝。有些事,总要经历一遭的。唔,其实也出不了丑,有空来老夫家中,惠风精擅此道……”

    邵勋惊奇地看了老登一眼。

    这是做大事的人!

    王衍被他看得脸上有点挂不住,咳嗽了一下,道:“仪典定在三日后,文武公卿皆在,奏嘉礼之乐,天子临轩册封。动静不要弄太大……”

    “昔年赵王伦带了多少人入宫?”邵勋问道。

    “五千人。”

    “新安之战结束后,禁军各部多有缺损。昨日我已让他们开往城外屯驻。”邵勋说道:“殿中值守之事,由银枪左营督军王雀儿负责。最晚明日,六千兵就要自端门而入,护卫天子。我轻车简从即可,动静太大确实不好。”

    王衍目瞪口呆。

    老妻郭氏曾开玩笑说,在无耻方面,邵勋和他棋逢对手。

    你都派六千兵护卫宫城了,还“轻车简从”?

    王衍不说话,邵勋也不以为意,又问道:“京中物议如何?”

    “其实没什么了。”王衍道:“该知道的,年前就知道了。不该知道的,年后也听说了。经此数月,应无人再反对,毕竟有前车之鉴。”

    王衍提到的“前车之鉴”指的是焦求、李述、许暇等人,或许还有最近的汝南和氏。

    被邵勋灭族的世家,十年来只有陈郡何氏(包括汝南郎陵分支)、汝南和氏这两家。

    前者是他初封郡公,拿地头蛇何氏立威。

    后者是他要进位国公,拿皇亲国戚和氏立威。

    每次都是关键时间点,每次都有明面上说得过去的理由,看起来是讲规矩的,不至于引起强烈的反弹,但也起到了警告的作用。

    他相信王衍说的话是真的,这会真没傻子再为天子冲锋了。

    而这其实也是历史上权臣篡位不一步到位的原因所在,不断放出风声,不断试探,引蛇出洞,清理刺头,最后禅位时反倒没什么事了,水到渠成。

    “既如此,三日后行册封大典。”邵勋说道:“我也等不及了。册封完后就回汴梁,洛阳这边麻烦太尉多多照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