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
繁体版

第一百十四章 大虎

    一支车队离开了野王,向西行去。

    车厢之内,满满当当各色麻布、陶罐、漆器等日用品。

    车队走得很慢,才到晌午,就在一处停了下来。

    部落牧人们见了,立刻围了上来。

    车队伙计趁机吆喝起来,售卖货物。

    刘大虎笑呵呵地倚靠在树下,吹着清凉的东南风,默默看着远处的营地。

    营地是用木栅栏围起来的,供人居住。

    营地之外,放牧着许许多多的牛羊。很显然,这是一个从别处迁过来的小部落,兴许其中有几个氏族,首领在野王的安西将军帐下听令。

    “也不怕晋人突袭过来,抢了你们的牛羊。”刘大虎拔出牛皮水囊上的塞子,灌了一口酒后,暗哂。

    当然,也就是暗哂下罢了。

    这里离河阳还有相当的距离,晋人似乎又没多少骑兵,想要躲过野外游骑的视线,几无可能。

    不远处的交易进行得很顺利。

    作为安西将军的家奴,刘大虎在河内、上党一带还是很有面子的。有些买卖,只有他能做,别人做不了。

    有护卫端来了饭食,采买自部落营地。

    刘大虎伸手接过乳汁、肉脯,慢条斯理地吃了起来。

    “乳汁不错,应挤自今春新产羔的母羊吧?”刘大虎随口问道。

    “正是。”护卫说道:“我看着他们挤的。日到中天,阴阳交替,奶正鲜美。”

    “不错。”刘大虎赞许地看了他一眼。

    这小子有前途,伺候得很舒服,以后让他发点小财。

    至于如何发财,那太简单了,允许他夹带一点自己的货物,跟着商队一起卖掉就是了。

    刘大虎唏哩呼噜喝完奶,打了个饱嗝。

    也别说什么新挤的奶不能喝,千百年来牧人都是这样走过来的,杀不杀菌都无所谓了,能饱肚就成。

    牛羊马奶,向来是普通牧人的主食。进入中原后,有了部分“靠天收”的农田,但奶制品依然占据着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别忘了买些马奶酒。”刘大虎开始嚼吃肉脯,吩咐道。

    护卫应了一声,然后小心翼翼地挑出肉脯里的蛆虫,将剩下的肉放进嘴里嚼吃。

    做买卖,真的暴利。

    方才他在那边看来,带过来的靴子一下子就卖了五十多双,其中甚至包括十余双缎制长筒靴,剩下的都是皮靴——靴亦写作鞮、鞾,本无此字,谓之“胡人履连胫”,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时学了过来,但之前并不流行,到魏晋时期才开始大范围穿着。

    对经常需要打仗的武人来说,能保护脚踝甚至更上面胫部的皮靴,确实比履好,属于刚需货物,非常好卖。

    除了靴子外,他们还卖了很多裤子合裆裤,非汉人穿的开裆裤、毡帽、陶罐、勺子、刀具等日常生活用品。

    卖奢侈名贵的物品,真没有卖这类东西赚钱,因为量太大了。

    而他们卖的所有东西,都产自城市,部落里确实有一部分制作此类物品的工匠,但数量不够多,无法满足所有需求,这就给了住在城市里的晋人机会。

    大汉掩有数州之地,到头来国人匈奴人过得还没晋人好,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以安西将军做的这个买卖而言,晋人工匠制作物品,匈奴人贩卖,羯人充当护卫,普通牧民只有拿皮子、乳酪、肉脯、马奶酒乃至牲畜来交换的份,甚至还卖不上价。

    在一整个环节中,安西将军赚最多,其次是工匠,接着是羯人,最亏的还是普通牧民。

    但日子还能过下去,凑合着吧,别想太多。

    又一个护卫匆匆走了过来。

    刘大虎眼皮子一抬,问道:“何事?”

    “有相熟的头人说,北城那边来了不少晋兵,时局紧张,让我们小心点。”护卫说道。

    “他们怎么知道的?”

    “有人从南边换防回来,说河面上不断有船只靠往河阳三城,比之前多了很多。”

    “仅此一条还不足以判断。”

    “还有人说,北城那边原本最多千骑,最近一次数到了两千骑,在城外操练合击之术,有时候直冲监视他们的游骑。”

    刘大虎坐直了身子。

    有些东西是骗不了人的,比如物资的集散、兵员的聚集。

    晋人打仗,想要达成突然性几无可能。

    大汉打仗,全范围捕杀、驱逐晋军的斥候,才有可能达成突然性。

    晋军既然大摇大摆在河阳聚集物资、兵员,那么就一定有所图。

    “你回一趟野王。不管安西将军有没有收到消息,我都得告知一下。”刘大虎吩咐道。

    “好。”护卫也不废话,直接奔向自己的坐骑,调头往野王而去。

    刘大虎又抬起头看向营地。

    交换完毕的牧人们兴高采烈,纷纷往自家帐篷走去。

    牧草长势良好的旷野中,到处是正在挤奶的妇人。

    老人们则制作能长时间存放的乳酪,甚至采摘野果酿酒。

    小孩放牧牛羊,骑着马在野地里追逐玩耍,天真的笑声传出去很远。

    真是个好地方啊。

    刘大虎情不自禁地站起身,看着一望无际的旷野。

    曾几何时,这里到处都是晋人的村落。但到了现在,房屋倾颓,水渠淤塞,田野荒芜——也不能说完全荒芜吧,至少这些牧人种了不少粮食,只不过从来都不打理,地里的稗草几乎和粟一样多,一亩地能收一斛八九斗就不错了,与晋人农田亩收三四斛不好比。

    但这仍然是一个好地方。

    最近从武威迁来一个部落,先至河西,后被单于台安置到上党,再分流一部分至河内。当他们第一次来到沃野千里的河内时,一个个都惊呆了,世上居然还有如此上好的牧场。

    河内只是中原一角罢了。

    大河以南,上好的牧场数不胜数。邵贼建立的广成泽牧场的名声已传至河北,听闻那里水草丰美,即便大旱之年亦不曾干涸,若能放牧,不知道可养多少部落。

    所有人都在往东、向南啊。

    去年底,南安赤亭羌首领姚弋仲率部东迁至榆眉,跟随者数万众。

    在此之前,安定卢水胡首领彭天护大败贾疋,部众也在关中腹地盘踞了下来。

    东进、南迁是大势所趋。

    刘大虎也不知道西边发生了什么,一个又一个部落东迁。

    或许,并没有什么复杂的原因,仅仅是因为晋庭衰弱,人人都想分一杯羹罢了。

    近处的部落走了,远处的部落就会占据他们的草场,迁徙本来就是草原的常态。

    谁能抵挡中原优质牧场的诱惑呢?

    “走了。”吃完饭后,刘大虎上了马,无精打采地走在前头。

    长长的车队紧随其后,一路向西。

    旷野中响起了悠扬的歌声,那是牧人所唱。

    随行护卫的羯人也拿出了琴,在马背上演奏着。

    刘大虎哈哈大笑。

    天高云淡,草长莺飞,牛羊被野,骏马奔驰。

    端地一副美景啊,这是独属于草原民族的浪漫。

    真希望这是他们永远的土地。

    ******

    五月底,车队进入河东境内。

    到了这里,则又是一副完全不同的风貌。

    刘大虎甚至见到了一部分刚刚收获完毕的农田。

    麦秆堆得老高,被一车车拉走。

    鸟雀俯冲而下,啄食遗留在田间的麦穗。

    河东本来就种小麦,但一般是春小麦,冬小麦种得很少。

    这几年越来越多了,究其根本,大概是河东的土豪们跟随大汉王师出征,从河内、汲郡、河南、弘农等地掳掠了很多百姓回来,于是种植冬小麦的行为慢慢增多,因为确实有助于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晋人还是有点门道的。

    六月初,车队抵达平阳,将货物售卖一空后,带着钱财直入安西将军府。

    刘大虎没有休息,而是开始打探消息,回程后报予安西将军知晓。

    如今京中最热门的人物当属一东一西二人。

    西者中山王曜,屡破晋人,一度袭破长安,后因无粮而守退回——偌大一个长安,彭天护不要,中山王也嫌弃,让人唏嘘不已。

    中山王目前正在招抚关中诸胡,晋人也在招抚,谁能获得他们的支持,谁就拥有了关中。

    至于晋人世家、坞堡主们,他们一般在尘埃落定后,会投向胜利的一方,无需特意招抚——即便招抚了,也未必有太多效果。

    东者则是石勒了。

    他与镇远将军梁伏疵合兵,刚刚攻杀了乞活帅田徽。

    曾经投靠过司马越的薄盛率部投降。

    至此,石勒专心经营河北数年,以邺城为基,已经把冀州打得差不多了。

    朝廷以其为侍中、征东大将军镇邺城,尊崇无比。

    梁伏疵则为镇远大将军、冀州刺史治安平。

    刘大虎默默记下这些消息,准备回府后口述,由文吏记下,再带回野王。

    “想当年,石超为冀州刺史,石勒寄居邺城,朝中一度想任命石勒为豫州刺史,着其率部南下,为大汉攻略河南。”刘大虎心中暗叹:“石勒运道真是不错。若他真去了河南,多半为邵勋剿灭,最多互相攻杀,偏安一隅罢了,绝不可能有留在河北这么好。”

    “不过,镇远大将军尚据安平,为冀州刺史,石勒只是邺城都督罢了。河北不由他一个人说了算,倒也问题不大。”

    “接下来若攻破幽州,则河北俱下。大汉国势臻于鼎盛矣。”

    “关中却不知何时能攻下了……”

    探听完毕后,刘大虎回了安西将军府,将今日得来的消息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