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秋月
繁体版

第五章 双杰(三)

    “在这!都躲在这儿呢!”顿时有眼尖的不良人箭步窜上,从屋里拽出六七个人。

    王效顺一招呼,不良人们瞬间围了上来,火把往前一照,见到那间不起眼的矮房子里都是些村户模样的人,挤在一块。

    正要喝问,当头一名老汉已赶紧跪下大声道:“大王饶命!大王饶命!”

    王效顺细眼一瞪,心道什么“大王”“小王”的,顿时怒喝道:“混账东西,说什么大逆不道的话?你抬眼瞧清楚了,大爷们是过往的客商,天色已晚不好过岭,到你们这儿借宿一宿!”

    老汉“啊”了一声。

    没带货物,却揣着棍棒。

    鬼才信是客商。

    但老汉心道大王你说啥就是啥,唯唯诺诺道:“不知客人踹开我家房门为何?家里都歇息了...”

    “我呸,你这一屋子全他妈男人,是一家人?黑灯瞎火的在一个屋子里歇息?骗你奶奶呢!?”王效顺嘴不留情。

    老汉见唬不住王效顺,一时说不上话。

    王效顺没好气得问道:“你们的里正呢,周济!让你们周家村里正周济来见我!”(唐时的里正类似于现在的村长)

    没想到老汉一缩头:“我就是周村的里正,周济。”

    王效顺嚷道:“这...是你家?”

    老王本想问的是“这他妈是你家”,俺毕竟用得上周济,不由强行客气了几分。

    周老头点头。

    “走,到周里正家里坐坐。”

    王效顺一招呼,十几号人不容分说全挤进了周济家里。

    点上灯,吓得周济直冒冷汗。

    王效顺扯了个凳子叉腿一坐,拍桌子道:“拿出文书,予我对证。”

    “啊,什么文书?”周济莫名其妙。

    王效顺提声道:“就是他妈任你做里正的文书,盖着武进衙门大印的!”

    周济心中惶恐这伙人不是要用我这身份干什么害人勾当吧,但总归身体很诚实,进里屋一顿翻找,终于找出凭证交给王效顺。

    王效顺对过后,确认了周济身份,立马亮了身份。

    周济看着王效顺的腰牌和武进官府印发的公干文书,不知为何反而更怕起来,腿一哆嗦差点跪了下来:“上官大人到此,小的不知礼数,怠慢了大人!”

    王效顺不满道:“滚你娘的,村里经常召土匪么?为何不报官。”

    周里正点头哈腰道:“王都头(并非王效顺官职,但有些人喜欢瞎叫),村子里倒是从没招过贼,可是我们村北面那座岭子可是隔三差五走丢人,都传是鬼怪摄人,老汉从来不信那个,便告诫大家定是有山匪作怪,所以村里防贼防盗便日常小心。”

    原来,王效顺这十几号人进村,又大张旗鼓,村子里早有人通知了附近里正。这一带毕竟常闹匪灾,且算是天高地远,官府疏于管护,这防贼防盗,都靠着里正和村里的男丁。此时,除了几个汉子躲在里正家的门墙后观望,多数村民已经躲进地窖,唯恐是土匪作乱。

    王效顺没有耐心听这些,他道:“我们十几个兄弟今晚就在你家住下,明天还有公干。”

    周里正道:“王都头,我家哪住得下这么多大人啊,村子里有的是地儿...”

    王效顺道:“不,就住你家,你去让躲着的人都出来,他娘该干啥干啥就行,只是我们的身份一律不准外露。你有媳妇吧?叫回家,你们俩住里屋,我们就在外头随便靠一夜。”

    周里正还要说几句,被王效顺一眼瞪了回去。

    周济唯唯诺诺,刚要出门通知大伙,一旁的李二少却看似随意得问了句:“周里正,你有闺女不?”

    周济一愣,回头道:“老汉我一个儿子,两个闺女,啥事啊小都头?”

    王效顺难得没骂人,笑眯眯得问:“出嫁了没?”

    周济没来由打了个冷战。

    有人要瓮中捉鳖,自然就要有人请君入瓮。

    周济是个相当能干的里正,按照王效顺的吩咐,他连夜搞来一辆马车,七八个两人抬的礼箱,还有一匹新郎官骑的挂花大马。

    进宝都看在眼里。

    虽然王效顺没有明说,却不难猜到七八。王效顺这是要以周济闺女扮新娘作饵,过花轿岭,引蛇出洞。

    李二少自然也勘破了王效顺的计策,摩拳擦掌准备和大家一路行动。王效顺推脱不过,只好应了下来。

    进宝心中却有些不是味儿,觉得官府行事一向的霸道,自以为为民除害,却不知已为民害。将无辜牵扯其中,万一出了事情又该如何?

    进宝心中没来由一阵烦躁,最后还是按耐不住,大胯步找到王效顺理论。

    王效顺瞥了一眼刘进宝,不耐烦道:“你小子懂个屁,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况且这是县尉大人亲点的题目,照办就是。你小子他娘是看上老周头的闺女了?关心这些没用的干屁吃!”

    刘进宝强忍怒道:“王叔,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身家性命!再说,谁都不知道车里坐得是谁,换我坐里面不也一个样?”

    “你小子不是跟大宗师学的艺?害怕劳什子几个山贼!”

    想来进宝和李峰在陆渊处学艺之事,似王效顺一众衙役也都多少知晓。

    进宝没好气道“我才学了几天,我师父天天告诫我只学了个架子,千万别和人动手....”

    王效顺闻言白了他一眼。

    李二少自然不愿意起来:“那是你,我这有底子的经师父那么一调教,哈,我妈都打不过我了!老子扬名立万的机会.....”

    李二少还在喋喋不休,王效顺倒是陷入沉思。

    王效顺自言自语道:“说来这事也怪,咱们都知道花轿岭这帮人只劫美女,可他娘商旅行人的家眷倒也罢了,那些盖了盖头的新娘子又怎知到底美不美?”

    进宝道:“我看,离这里最近的客驿肯定有古怪,这案子若让我查,先要将‘花轿岭’前后的客驿翻个底掉。”

    王效顺摇头道:“狗屁!这里三州交界,驿站稀少得很,临近两个客驿都他娘是官府为此处旅客行宿而特办的,虽不是官驿,却他娘也是官家买卖!连掌柜的我都认识。”

    官家的客驿或许不好说,但身边的熟人,自然不会是匪徒的耳目。

    进宝有些傻眼:“那怎么着,当真是神仙鬼怪?”

    王效顺摊手道:“这鬼才知道喽,不过法华寺的秃头们倒是说,或许是身手极好的人偷偷上了车轿,掀开了新娘头盖。神神叨叨的,和你先前说的江湖把戏倒他娘有些像。”

    进宝想想陆渊所言登天境高手的本事,但仍不确定他们有这样的能耐。

    王效顺道:“所以,车里必须他妈要个标志女娃。”

    进宝心道,原来在这等着我呢。

    王效顺有心为进宝解释,不过他脾气燥,打心底觉得这小子真是麻烦:“你呀急个屁,只是借着老周的闺女走一趟,八成遇不到匪人。”

    刘进宝疑惑:“什么意思?”

    王效顺骂道:“那帮人又不是傻逼,等着我们去抓么?几乎所有花轿岭的卷宗都写着,这帮匪众神出鬼没,没有定性。要我推算,十个从岭上走得,有一两个碰上就算不错。想用这法子抓这帮人,怕是要抬着个小娘在这岭上来来回回走上他娘的半年。”

    以前李县尉又不是没来过,这次一样,又要扑个空。

    进宝心下恍然,原来这帮人虽然不知道花轿岭上众匪转移,却仍是打着出工不出力的心思来的,

    怪不得个个悠哉。

    王效顺道:“你个混小子怎么和个娘们似的,就算真遇上了,李县尉带着那么多人,怕个勾巴?”

    小进宝瞠目结舌,才知道大家各有算盘。

    一夜无话,第二天邻近正午,这只由不良人伪装的迎亲队伍,从周家村出发,往花轿岭而去。

    一行迎亲队伍沿途路而行,到山脚下再并入官路,眼见两侧山峦渐起,官路在两侧山岭间直入大山深处。

    再往前走一段,便进入花轿岭,岭上层峦叠嶂,两侧皆为绝壁,若受前后夹击,插翅也难逃。

    进宝充当车夫,也是向导,他看了看地势道:“快到了,也就还有一里路。”

    众人默默戒备,踏入了“花轿岭”的地界。

    忽然骑在马背上的已换了新郎官衣裳的不良人指着前方道侧,回头向王效顺低声道。

    “王头,你看那边!”

    只见蜿蜒山道,一棵苍然崖柏迎客一般耸在路口。

    大树阴翳之下,一伙人散了行李,席地而坐。

    “谨慎些。”王效顺没有叫停队伍,但却传话众人小心。

    众人缓缓经过这一小撮人,虽未停步,目光却都往这边扫来。

    这撮人个个带着大沿草帽低头饮水吃食,见王效顺乔装的送亲队伍经过,连看都不看一眼。

    眼见迎亲的队伍就要走过。

    忽然那伙人中有人喊道:“外地的客人?今日前面这条岭上风沙大,可不好走啊。”

    不少人望了望前方,林止风静,哪有半点风沙。

    “新郎官”回过头,却见拿喊话的人头仍不抬,从怀里掏出个面巾,蒙在面上系好。

    众人大惊。

    “新郎官”迅速将手按在腰间藏着的兵刃上,干笑道:“咱迎新娘子的,再不好走,也要过啊。”

    那汉子蒙好脸面,忽的抬头笑道:“是,娶娘们么。”

    “新郎官”正要再答话。

    蒙面汉子却又笑道:“不过再难,也用不着动用武进的不良人亲自押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