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罗马
繁体版

第29章 代发股票

    “你的意思是印度方面谎报了战绩吗?”

    “啊,当然不是,把歼敌数放大三倍,将损失数改为三分之一是陆军传统,并不能称之为谎报战绩。”

    说完,米尔斯掏出来陆军的真实战报。

    看完战报,皮特首相虽然不熟悉军务,也大致知到怎么回事了,这是大英版的以下克上!

    那群员工为了自己的种植园发动了对外扩展,然后倒逼中央出手!

    “米尔斯,你怎么看?”

    作为这个时代的顶尖人物,他们自然能看出来建设,扩张要比单纯的贸易强太多了。

    问题是支援过后的印度会不会变成下一个美国?

    以什么方式援助?援助多少?

    “这恐怕就需要交给专家和国会老爷们去研究了。”

    1779年3月4日,英国专家何塞·莫拉顿·泰诺在国会发表演讲,具体论述为什么印度不会是第二个美国。

    第一:去美国的白人来自多个国家,对本国向心力不足,但是去印度的大多数都是英国人,向心力强。

    第二:美国土著少,印度土著多,没有中央的支持,东印度公司很难镇压当地土著,更不要说独立了。

    经过国会表决,被迫同意支援印度的扩张计划,问题是本土没有陆军了!

    在七年战争后,英国逐渐减少了陆军培养,目前常备军仅有八万人,有四万人即将参与尼德兰地区的登陆,没有余力去支援印度战场。

    这个时候马尔嘎尼站了起来:“诸位绅士们,我有些许意见想要表达,那就是印度社会有不少的东方传统,换句话说,虽然莫卧儿帝国的皇帝仅仅可以控制德里市,但是他们拥有的影响力比我们想象中要大的许多,我们可以先占领德里,活捉皇帝,然后奉天子以令不臣,尽量减少侵略者的烙印。”

    在这个年代,马尔嘎尼几乎是英国最熟悉东方的人,他的建议也自然被众人采纳。

    这个时候查尔斯议员站起来说道:“按照目前这个情况,我们被理查德那个混蛋拖下水,被迫增加印度地区的投入,只是我想询问我们的财政是否能够支撑的住。”

    众人点了点头,英国目前的年收入是3000万英镑,为世界第一,但是理查德扣下了每年上缴的120万英镑,此外,英国还拥有4亿英镑的国债,每年还债就需要支付500万英镑(英国国债年利率为5%,只不过大部分是关税等抵押)。

    这个时候财政大臣提出要不然国家给伦敦证券交易所背书吧。

    众人听完脸色一变,英国作为近代的金融霸主,但是直到1773年,英国的第一家证券交易所在才在伦敦柴思胡同的乔纳森咖啡馆成立。原因就是南海泡沫事件(与荷兰郁金香事件,法国密西西比泡沫事件类似)使得英国人对股票有着天然的不信任感。

    现在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了80年,当年陪得倾家荡产的人已经全部离开了人世,民众的记忆是短暂的,国家给证券交易所背书当然是可行的,但是如果再次爆发一次东印度公司泡沫事件,英国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金融信用就又要破产了。

    这个时候皮特首相站起来提出了一个折衷的方案,“要不然在圣彼得堡证券交易所上市吧,顺便询问一下俄国的意思,我看事后有情报显示俄国的现役军官出现在了印度,顺便去谴责一下。”

    1799年5月,英国外交大臣格伦维尔再次踏上了前往圣彼得堡的路。

    当格伦维尔谴责俄国的现役军官出现在了印度地区的时候,亚历山大也吃了一惊。

    “格伦维尔伯爵,请你相信,杜兰尼出兵这件事情与俄国毫无关系,这些军事教官出现在印度地区都属于他们的个人行为。”

    格伦维尔也知道俄国虽然向杜兰尼王朝派遣了军事教官,但实际是对杜兰尼王朝的影响力很小,因为这片地区还没有完成中央集权,连国王都不能有效管理阿富汗地区的游牧骑兵,更不要说是俄国教唆的了,他提起这件事纯粹是想占据谈判的有利地位。

    亚历山大也自知理亏,如今的英国和俄国之间的殖民行动是互不干扰,其余国家之间也是尽量减少斗争。

    大家出来殖民是为了赚钱,没有必要打打闹闹的,比如说英国的势力虽然在印度一家独大,但依旧没有驱逐其余欧洲国家在印度的贸易地点,如今的印度依然拥有法国东印度公司,俄国东印度公司(继承自尼德兰),葡萄牙东印度公司,丹麦东印度公司,俄国的军事人员出现在印度战场并且给英国人当头一棒,肯定是要给一些交代的。

    “我会下旨召回那群人,并且愿意为英军俘虏提供赎金。”

    格伦维尔也没有抓着这个点不放,而是提出了此次前来的目的,希望圣彼得堡发行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股票,为扩张募集资金,并且希望雇佣俄国的开拓团,停止对中亚以及印度的武器贸易。

    亚历山大回复到,停止武器贸易是可以的,雇佣开拓团则不行,从西伯利亚地区撤回的开拓团主要被亚历山大安排在了俄属东南亚,目前已经占据了苏门答腊岛,爪洼岛和加里曼丹岛和帝汶岛(龙目岛被葡萄牙占领),正准备向彭亨王国和柔佛苏丹国(今马来西亚)进发。

    为英国东印度公司发行股票则是需要再商量一下,圣彼得堡证券交易所成立几个月,还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成绩,如果这次股票发行大受成功,可以为其打出巨大的声望和认可。

    在原历史上,英国人成功征服了印度,即使现在迈索尔王国有俄国军官的训练,亚历山大也笃定其翻不起什么浪花,并且亚历山大判断,即使俄国不愿意发行股票,以英国的金融能力,很可能就再发行一笔国债,只要英国政府下定决心,击败迈索尔王国只是时间问题。

    经过一番思索,亚历山大下定决心,干这一票,打响圣彼得堡证券交易所的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