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罗马
繁体版

第19章 国家改革委员会

    当缙绅议会的成员听到亚历山大的话语时松了一口气,只要沙皇还愿意与贵族商讨,那就是没有撕破脸皮,有底线的改革,大家一起坐下来好好谈谈。

    虽然从彼得大帝开始俄国的君主就注重工业(手工业)以及商业的发展,这些人主要分布在赫尔辛基-维堡-圣彼得堡-莫斯科-梁赞-沃罗涅日-赫尔松这一条轴线上,是亚历山大改革的主要支持者,但是其中多半还是贵族,他们自己也还是拥有部分的农奴和土地,所以支持但不彻底支持。

    反对亚历山大改革的人主要集中在波兰和西西伯利亚平原,这群人从事农业生产为主,拒绝释放农奴,但是由于亚历山大并没有宣布直接废除农奴,而是通过利益交换和平赎买,所以他们反对但不完全反对。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反对派手中的军事实力不足。

    所以现在的俄国仍具有和平协商的可能,这也是亚历山大所期待的,因为他相信工业的增速会远远超过农业,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是更占据优势的一方。

    还有一个原因是他才20岁,哪怕熬也能把这群人熬死,等到换届的时候,可操作性就要大很多。

    并且,现在的欧内部问题和外交现状并不能支持亚历山大肆无忌惮的改革,万一爆发内战新征服的波兰,芬兰,瓦拉几亚,摩尔达维亚估计就要脱离俄国的掌控了,土鸡和普鲁士说不定也会参与进来分一杯羹。

    目前双方最大的分歧就是哪些人可以参加国家改革委员会,亚历山大更倾向于伯爵及以上的贵族,因为他们所持有的工厂,商业份额更多,并且相信无论怎么改革,他们都能凭借自己的血统,实力,占据一席之地。

    反对派则希望有更多的小地主能够参与进来,增强自己的实力。

    还有是否要从保护国和自治公国选拔成员。

    经过一轮又一轮的协商,两边决定,每个州选出爵位最高,资历最老的一名贵族,如有并列,由亚历山大裁决,根据每州上缴的税收,每十万英镑可以推举一名贵族,波兰王国拥有10个名额,其余三个公国,各推举5位贵族,总共就是102名贵族,这些人来判断是否能通过法案。如果国家改革委员会通过了法案,缙绅议会不得阻拦。

    经过利益交换与妥协,1797年11月,国家改革委员会通过了第一份改革计划书,

    1.改贵族统兵制为军团制,设立参谋部,士兵的招募与训练归参谋部负责。

    2.施行公务员考核制度,以后政府所有招募的官员都需要通过公务员考核制度,不过贵族子弟可以通过推荐,免除考核。

    3.承认至1797年1月1日之前贵族开垦的田地为勋田,免税。

    4.改人丁税为土地税。

    吵了八个月才达成四条协议,首相列普宁表示累了,干嘛老想着内部改革,对外扩张不好吗?

    看看法国,已经吞并了瑞士,热那亚共和国,帕尔马公国,米兰公国,瓜分了威尼斯共和国,圣马力诺共和国,而俄国这几年竟然没有获得一寸的土地!

    亚历山大拒绝列普宁的提议,西边的奥地利和普鲁士是盟友,北边的瑞典已经惨不忍睹了,南边的土军和中亚汗国等到铁路通车后再去打比较好。

    不过,也不是没有机会。

    盼星星盼月亮,1798年4月12日,法国东方军团成立,拿破仑出任司令。

    督政府给予拿破仑极高的待遇,让他自己挑选军队、将领,并可以自行委派官职。

    拿破仑挑选了贝尔蒂埃、缪拉、朱诺、拉纳等一票在之前意大利战役中表现突出的人员,还在军中安置了约瑟芬前夫的儿子欧仁·博阿尔内、他的弟弟路易·波拿巴等一些亲戚。

    同时,因为远征的目的地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拿破仑还带走了一支由167位科学、技术和文化专家所组成的考察团。

    拿破仑将东方军团整编为5个师,合计25000名步兵、3000名骑兵和100门火炮。

    在拿破仑临行前,督政府给拿破仑下达了此战的任务:1、占领埃及;2、驱逐英国在中东的势力;3、摧毁英国在红海沿岸的商业基地;4、避免与奥斯曼土耳其开战。

    如果拿破仑有25万人并有一支与英国海军旗鼓相当的舰队,完成这个任务或许不难;但是现实是残酷的,拿破仑只有2.8万人,法国海军在自己家的港口启航都要偷偷摸摸,更不用说与英国人海上决战了。如此劳师远征,要完成督政府的任务简直是天方夜谭。

    不过亚历山大出手了,当7月1日拿破仑远征埃及的消息传到圣彼得堡,亚历山大立即召集西班牙,奥地利,普鲁士和丹麦大使,表示希望组建第8次十字军东征,彻底击垮奥斯曼土耳其,战后普鲁士和丹麦瓜分波兰,西班牙占领北非,俄奥两国平分巴尔干半岛,光复君士坦丁堡。

    与此同时,亚历山大宣布开征战争税和收取宗教捐款,开展宣传机器,宣布要消灭邪恶的ysl,诚挚邀请所有基督教国家的君主前往匈牙利的布达佩斯,商讨如何出军。

    俄国撤回了驻奥斯曼土耳其大使,驻欧洲各国的使臣也在纷纷劝说教会和大贵族,希望他们参与到瓜分奥斯曼土耳其的这场盛宴中。

    实际上亚历山大并没有想真的与奥斯曼土耳其开战,目前俄国国内正在进行大规模基础建设,等到铁路修建完毕,才是入侵奥斯曼的最佳时机。

    这次纯属是俄国的外交讹诈,他就是在赌英国人极力维持欧陆平衡,不会放弃奥斯曼土耳其。

    果然,英国人上当了,在英国政府看来,第七次俄土战争俄国就没出力,从第六次俄土战争停火时间到现在,已经八年了,俄国应该已经恢复了实力,再加上其余诸国的联手,奥斯曼灭亡是大有可能的。

    如果奥斯曼土耳其彻底灭亡,就意味着俄国的势力范围将扩张到地中海和印度地区,这对于英国来说是绝对难以忍受的。

    尤其是俄国还扶持了杜兰尼王朝这个打手,杜兰尼可就在印度的边上,印度的实力英国人是了解的清清楚楚,根本没有实力去抵挡俄国人培训的四个精锐步兵师和两个炮兵团。

    作为欧陆搅屎棍,英国外交大臣威廉·格伦维尔亲自出马,到访西班牙,西班牙国王卡洛斯四世登基之初,信奉天子垂拱以治天下,政权实际上落到其妻帕尔马公主玛丽亚·路易莎和她的情夫曼努埃尔·德·戈多伊手里。

    然后西班牙首相戈多伊于1796年8月19日与法国签订《第二次圣伊尔德弗索条约》,法国与西班牙结为同盟,西班牙的实际上的最高权力由戈多伊掌控。

    英国外交大臣格伦维尔与戈多伊展开谈判,“尊敬的首相,您千万不要被亚历山大的花言巧语所欺骗,北非的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利比亚名义上属于奥斯曼土耳其,但实际上处于独立状态,根本就不存在联军协同作战这一说法,加入联军并不会得到什么支持,实际上就是西班牙单挑北非,其余诸国瓜分巴尔干半岛。”

    “此外,地中海的霸权由英国,西班牙和法国瓜分,为何要引入俄国呢?”

    戈多伊冷哼一声,内心在想,英国人的外交官就是惹人讨厌。

    就好像是在一个家庭里,哥几个都想吃母亲烘焙的蛋糕,俄国人和普鲁士人的想法是端着盘子去厨房门口等着,好抢先下手。本质上是通过自己的武力去抢夺。

    法国人,西班牙人,荷兰人和奥地利人就精明一点,他们会说:“妈,我给奶奶送上两张,上回她说挺喜欢吃你做的蛋糕。”一句话堵住其他人的嘴,然后抢先把蛋糕拿走,简单来说就是为自己的暴力行为披上一层文明的外衣。

    英国人最不一样,蛋糕刚出来,他就要动手去拿,嘴里还说:“我上班了,明天发工资,回来给你们带好吃的。”

    他用身份的变化,改变了整个平台,都不在同一个高度和你们说话。

    问题是英国就是个王国,跟西班牙一个等级,装**呢!

    此外,他所谓的回来给你们带好吃的可能就是点了一份凉拌牛肉,然后将剩下来的调料打包给你,嘴里还振振有词:“我为这个家操碎了心啊!”

    英国人说的东西戈多伊自然想的到,难道西班牙不知道北非几个国家处于独立地位吗?难道西班牙不知道占领这些地方需要自己出兵吗?难道西班牙不知道奥斯曼土耳其覆灭俄国的力量不会进入地中海吗?

    我要知道的是如果不参加这个同盟,西班牙能得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