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罗马
繁体版

第5章 海军联合开发

    将部分国家黄金储备存在荷兰作为抵押物意味着荷兰对俄国的金融的影响力加大,再加上之前双方进行的金融活动,意味着荷兰已经可以操控俄国的金融市场,虽然出于荷俄两国的传统友谊和国力对比,荷兰不可能做出什么打击俄国金融的行为,但是依然可以通过操纵市场来攫取巨大的利益!

    再加上俄国和荷兰的关系,俄国根本不可能赖账!

    亚历山大看着宴会厅里几近疯狂的荷兰人,心中不由得冷笑,“笑吧,笑吧,1795年尼德兰都没了,这些东西都是我的!”

    当然了,出于荷俄两国的关系,他肯定不会宣布直接没收荷兰的资产,而是看法国情况,并且如果法国政府没收了这一些黄金储备(历史上1795法国入侵荷兰),那么由于抵押物没了,那自然是统统吃干净。如果法国没有没收俄国的黄金,那么就用帮助荷兰复国这个条件来换取免除贷款。

    至于被没收的黄金储备,俄国本身就是世界主要金银出口国,缓几年就能搞定。

    更畜生的是亚历山大提出的一个个小项目中还含有学校和道路的建设,道路自不必说,学校则是打着为企业培育工人的口号修建的,等尼德兰没了,这就是芬兰全民教育的根基!

    除了经济合作方面,亚历山大还和威廉五世私下敲定了海军联合开发项目,联合开发蒸汽战舰,俄国出资金,原料,荷兰出人才和技术。

    当荷兰和俄国的芬兰开发计划出台后,整个金融市场都沸腾了,当亚历山大到伦敦时,众多大商人希望施行相同的政策,亚历山大则笑着回答道:“荷兰一直就是俄国最可靠,最长久的伙伴,将经济命脉放在荷兰手上,我们放心!如果想参与这个计划,可以去购买荷兰政府发放的债券。”

    接下来一站就是法国,1790年路易十六的脑袋还没有掉,亚历山大自然是先去拜访了法王。

    在访问法国期间,他向国内送去了一封信:

    法国政治体制的腐败和经济危机导致了社会的动荡和民众的不满。政治体制采用的是绝对君主制,国王拥有绝对的权力,而贵族阶层享有特权地位,而大部分人民则生活在贫困和不公平的情况下。

    法国的经济也处于困境中,由于多年的战争支出和贵族阶层的豪华生活,国库空虚,政府财政陷入困境,无法满足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财政危机导致了通货膨胀,社会贫富差距加大,民生疾苦和社会动荡不断。

    法国社会的等级制度和贵族特权是法国大革命的重要导火索之一。

    法国的社会等级制度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是天主教会的神职人员和贵族,享有免税和特权地位,第二等级是贵族和富商,第三等级是广大的农民和工人阶层,他们负担了国家的大部分税收和劳动。

    贵族阶层不仅享有特权地位,还独占政治和军事权力,往往忽视民众的权利和利益,这引起了广大民众的不满和反抗。

    第三等级的人民普遍生活在贫困和不公平的情况下,他们受到贵族阶层的压迫和剥削,不断地呼吁改变社会的不公和贵族特权。

    这些社会矛盾和民粹主义思潮不断涌现,最终导致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1789年7月14日,人民终于攻占了巴士底狱。攻占巴士底狱成了全国革命的信号。各个城市纷纷仿效巴黎人民,武装起来夺取市政管理权,建立了国民自卫军。不久,由人民组织起来的制宪会议掌握了大权。

    建议国内趁这个法国没有能力干涉国外事务这个时机结束俄土战争并瓜分波兰。

    在访问法国后,亚历山大又去了科西嘉拜访了一位笔友,对,就是拿皇。

    1785年,拿破仑的父亲卡洛波拿巴去世。卡洛的离去对整个家庭来说是沉重的打击,对家人精神上的冲击自不必说,最主要的经济来源成了问题,家里的顶梁柱倒了,让本就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年仅16岁的拿破仑承担起了家庭的重任,他曾多次前往巴黎凡尔赛宫求助路易16,希望能得到帮助。鉴于拿破仑的贵族身份,路易16愿意为他提供有限的资金帮助,但这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这时候作为笔友的亚历山大揭露自己的身份,并且赞助了拿破仑的学业。

    1789年7月14日,巴士底狱被巴黎人民攻占。不久后,身在驻地的拿破仑也知道了这个消息。他非常认同革命的理念,但同时也反对军人卷入其中。很快,拿破仑意识到这场革命的动机和规模可能远超他的想象。巴黎国民议会的一系列改革举措使他兴奋无比,他希望能把握这次机会,给自己某一个上升渠道。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革命走向了混乱,他开始对革命感到绝望,但他仍觉得这是个很好的机会,便萌生了利用革命思潮重振科西嘉的想法。他给流亡中的帕斯夸莱保利继续信件。帕斯夸莱保利曾是领导科学家独立的领袖,是拿破仑心目中的英雄。在信中,年轻的拿破仑高调的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他认为这是个绝佳的机会。但保利并不喜欢拿破仑的高傲,他在给拿破仑的回信中表示,年轻人不应谱写立世,但拿破仑显然不愿被教做事。

    1789这一年,流亡中的帕斯夸莱保利从英国回到了科西家,他想方设法重新获得了科西家的军事指挥权,法国大革命对他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保利是一个科独分子,同时也是个亲英派。拿破仑虽然欣赏他,但对于他想利用权力和革命形式背叛法国的行为感到厌恶。

    拿破仑知道,保利并非是想真正让科西嘉独立,他只是想利用革命的混乱局势趁机做。科西家的土皇帝,这与拿破仑遵循的革命理念相去甚远,他从此与保利之间出现了裂痕。

    亚历山大和拿破仑进行了友好的会谈,期间,亚历山大要求拿破仑跟随自己建立万世功勋,但拿破仑拒绝了,他现在唯一想做的是帮助科西嘉独立。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拿破仑还会跟历史上一样,在1792年年初,由于受保利等人的唆使,参与了攻打萨丁王国的战役,但这场战役却以失败告终。拿破仑也看出了保利并不重视自己,或许只是想拿自己当一枚棋子,并且他俩处在完全不同的阵线上。种种原因使得拿破仑与保利之间的关系彻底决裂。也是在这期间,拿破仑决定加入雅各宾派。

    倒数第二站便是托斯卡纳,在法国的时候,祖母叶卡捷琳娜就已经发来信件表示两家已经达成协议,同意联姻,并要求他在回程的时候带着他的未婚妻玛丽亚·阿玛莉亚来俄国宫廷做客,等1795年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