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那年那月那些事
繁体版

第026章 一大爷再说养老,程墨竹画饼未来

    自从解除了周晓霞的忧虑后,这两天的日子就有滋有味儿起来。毕竟夫妻双方心里都藏着事而不沟通,虽然表面不显,但作为最亲密的人,怎么可能发现不了。

    这沟通完了发现,实际没大事。很多时候就是这样,自己想的时候觉得天都要塌了,夫妻一沟通,这算个屁啊,继续奏乐继续舞。

    年跟前儿了,小程提前给了傻柱一只熊掌让傻柱处理,那玩意处理不好没法吃。空间里还有好多熊呢,一直没吃过,主要是小程自己不会做。今年的三十儿挺有意思,站在屋门前看着院子,程墨竹摸着下巴笑眯眯的像只狐狸。

    秦淮茹婆媳俩所做的事从贾家出发的话,这俩寡妇真的是殚精竭虑了。两个没有文化的人凑到一起做出来的很多事情居然暗合兵法。

    把善良隐忍吃苦耐劳都加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这是值得敬佩的。但是你不能把人性中的恶扔给别人,这是绝不能被原谅的。

    程墨竹其实开始也想改变贾家婆媳俩,只是一直没有太多的机会,毕竟你不能把小寡妇请进门,然后告诉街坊们是为了她家的孩子教育以及劝说婆媳俩将来自强自立吧。没人相信,人们只相信自己认为或者想象出来的事情。

    这个时代的底层人群普遍文化水平低,文化越低的人越喜欢聊下三路的事,挤眉弄眼间似乎得了多大便宜,这就是现在社会的普遍现象。21世纪类似的事也不少嘛,花边新闻最招人待见了,围观的还都是一群文化人儿。

    “想什么呢?一看就没想好事儿!”周晓霞冷冷的看着小程。

    “别故意做出冰冷的样子,不像,小心憋尿了。”没等说完就一步跨到院子中央。

    “你就气我吧哈,等孩子出生不让他叫你爸爸。”看着程墨竹跳到院中央,周晓霞拿自己丈夫没办法。婚前也没觉得小程同志这么跳脱啊,难道是本性回归了?

    程墨竹好悬没脱口而出:那你叫我爸爸。

    小程没事插打诨科儿的是为了让妻子保持心态,孕妇的情绪变化现在还显现不出来,等再过几个月你去看,有时候都不知道为什么忽然就变脸。这个时期的丈夫做好一个受气包加甜言蜜语包就行了,千万不敢和孕妇顶牛。

    许大茂从后院走过来:“呦,程子在呢?过两天儿不忙了请你喝酒,今儿得回老爷子那里。”

    “你媳妇儿呢?就你自己回去?”周晓霞问道。

    打人别打脸,骂人别揭短。媳妇儿啊媳妇儿,你这得罪人了,估摸着许大茂这就开始恨你了。程墨竹暗戳戳的想着,然后赶紧搭话。

    “喝酒没问题啊,你说那天吧,我只要晚上就没事儿,刚好正月里也想休息一下,忙活一年了还不能自己给自己放个假啊,你说是不是茂哥。”噼里啪啦一顿碎嘴。

    “那得嘞,我看老爷子留我几天吧,兹要回来,不回家也得来你这儿登门相邀。”

    还会拽词了。

    “我跟你说媳妇儿,许大茂两口子因为一直没孩子,娄晓娥去许大茂父母那里过年你想想那情形?是不是肯定小话儿嗖嗖的扔,搁谁也不愿意总受着啊,再说了,人娄大小姐又不是没娘家,大过年的凭什么下乡受罪。”悄悄的和妻子说着许大茂两口子的事。

    “那也不应该不回去啊,没孩子去医院检查,有什么问题治什么问题,这讳疾忌医的怎么要孩子。”周晓霞从大夫的角度出发说问题。

    “再说了,过年有公公婆婆怎么能不去呢?多少年的老礼儿,婆婆说小话儿,那就和丈夫说呗。婆媳关系本来就不好处,男人再缩到后面,不打架才怪。就他们两口子的事,三五句话说开了哪儿有那么大矛盾,这也就是许大茂不会做人。”这一顿说啊。

    “得得,媳妇儿,我肯定不这样,咱不能把自己代入他们那种环境吧,你这说的就跟你感同身受似的。”无奈的小程。

    傻柱的动作利索,不到7点菜就全上桌了。把聋老太太接过来坐了上首,老太太还第一次在别人家吃饭不坐主位的,别说,还挺稀罕。

    七个人落座,酒斟满,几杯酒下肚,话匣子也就打开了,这年头又没有春节晚会,就聊呗。

    “这四九城那些年遭了老罪了。”聋老太太抿了一口酒,开始讲古。

    “小鬼子来的时候,说四九城是治安区,看着街面儿上很正常,可是看不见的地方呐,小鬼子刺刀挑人可一点不手软。”吃了口肉继续往下说。

    “后来小鬼子走了,果党来了,那两年金圆券儿把大商人小商人的大黄鱼小黄鱼还有银元快敛吧光了。为什么老百姓欢迎咱的部队?就因为不管小鬼子还是果党,他们祸祸的是小老百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以前听说书的这么讲还不明白,看着四九城变换这才明白了意思。”聋老太太叹口气说。

    “现在的日子越来越有盼头,干活吃饭,心里也踏实。”易忠海随即言道。

    酒喝到9点多的时候,易大妈送聋老太太回去,她自己也回家去了,雨水吃饱去里屋陪着周晓霞聊天,桌上就剩三个大老爷们儿。

    “程子,今天一大爷和你说说心里话,能听吗?”

    “易大爷您说,我听着呢。”

    “62年你刚来四合院,一晃儿两年了。你刚来的时候记得你请我们三个管事大爷吃饭,饭桌上聊了四合院的街坊邻居,当时你挺感兴趣的,后来就只有和柱子兄妹俩走的近,其他人你好像不太关心,是这样吧?”虽然是问句,但是易忠海很笃定。

    “再后来,感觉从63年前后,咱们的感情也淡了,我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你能和我说说吗?”易忠海对于这个问题确实非常困惑。

    “易大爷,我说话不拐弯,有什么不对的您担待。”程墨竹先告了个罪儿。

    “之所以和柱子哥关系处的不错是因为他没坏心眼儿,别看他嘴贱手黑的,时不时搞个恶作剧,但是他还真不害人,这个您得承认吧。”吃了一口熊掌,傻柱手艺还真行,将来一定怂恿着丫开个饭店。

    “柱子哥去年掉坑里了,这个您肯定清楚。我是因为去年阳历年的事才抱不平的,这样说您明白了没?”

    “你继续说,我听着。”

    “成,您没着急,那就可以接着往下说。柱子哥刚掉坑里,还能救,再等个三五个月,柱子哥将来的下场我不说您也知道。好嘛,不欺负老实人有罪是吧?”

    “至于和您渐行渐远,其实您自己心里肯定也有猜测,没错,就是您有执念了,影响到别人了,这个执念是什么不用我说了吧。”

    “没错,你说的一点没错。以前我没想那么多养老的事,但是现在眼看奔五十的人了,不得不想啊。”易忠海黯然的说着。

    “易大爷,您看您选的人。贾家婆媳到底什么样的人您看不透?遇见事情相互配合,唱念做打,演的一出出好戏啊。”程墨竹带着鄙视的笑容说着贾家。

    “这次棒梗偷钱伤您心了吧,您甭多说,我猜猜偷钱的原因您看怎么样?”

    “我都不知道为什么,你就能猜出来?你说说看。”易忠海来了兴趣。

    “记得去年11月份你带棒梗买衣服,那是买秋冬衣服吧?您这绝对是一个亲爷爷的做法!但是您除了棒梗,对于贾家有过什么帮助?咱两家对门,您那里一买肉肯定叫棒梗,开始是您叫人过去,现在是看到您拿肉回来,到点儿棒梗不用叫了吧?”

    “是这么回事。”易忠海仔细想着。

    “现在我给您说一下我猜的棒梗偷钱的原因,你听听是不是这么回事儿。”

    “爷们儿,您说说看。”老易开始用敬称了。

    “我猜棒梗偷钱之前,时间相隔应该不久,他是不是找您要钱了?具体怎么跟你的说辞没法儿猜,我又不是神仙。”

    “还真是嗨,爷们儿,您厉害,棒梗找我要5块钱,说是书本费,书本费我早托老阎让他带去学校了,再说也不用那么多啊!我就让棒梗说实话要钱干什么,这孩子死活不说,我也就没在意。”

    “您看看,这孩子啊不能惯着。平时贾家婆媳惯着,要什么都不看自家条件,头拱地去要饭也得满足棒梗,就为了贾张氏自己认为棒梗将来肯定有大出息,这种自欺欺人的话说多了她们自己就信了。”看看老易,老易边听边点头。

    “你继续说。”看着没音儿了,老易抬头对着程墨竹说道。

    “这种环境下养出来的棒梗会认为他的要求都应该得到满足,您那天既然满足不了他,他就自己想办法,他不认为那是偷。棒梗的逻辑其实很简单:我想要的东西没得到,那么我从谁那里拿到都行,简单的逻辑体现的是婆媳俩的愚蠢。这孩子现在再改太难了,挺好的孩子废了。”

    “咱再说回您养老的问题,要知道咱们国家现在平稳下来了,一直在高速发展。您也感觉日子越来越好,干活挣钱踏实对吧?这就是人心思定,这是所有老百姓的想法,天王老子来了也改变不了,您看着吧将来的发展会越来越快。”看了看老易,准备忽悠他了。

    “不知道您听过这句话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话其实就是二十年后咱们国家的写照,不信您就等到那时候看我说的对不对。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国家不会放任老人自生自灭的。咱们这个华夏民族和其他民族不一样,您是打从战争年代过来的,你注意到没有,咱们这个民族遇到危险的时候是先保老人和孩子。”听着程墨竹这番话,易忠海点点头。

    “我继续说啊,古代整天和咱们华夏较劲儿的有个匈奴帝国,他们那里冷,每年冬天一刮白毛风的话牲畜一死一大片,牲畜死多了,冬天就不能保证全部落的人都熬过去,怎么办?把老人赶出去自生自灭!天冷怎么办?妇女在最外面,孩子在其内,年轻力壮的在最中间,您想象得到吗?”

    程墨竹纯粹是忽悠老易,因为匈奴的习性有很复杂的原因,但是不妨碍小程断章取义啊。

    “您看,当您老了,咱们国家最终会对您这样的老人有安排的。比如敬老院,现在就有,好多老人不愿意去罢了。他们不愿意去是因为家里有子女,只是子女忙照顾不了他们,和您的情况还是有区别的。”

    “程子,你继续说,这些我还真不知道。我只知道有敬老院,但是没人去,原来没人去还有这个原因在内呐。”

    “敬老院最终是让老人幸福的离开世间,笑着走。现在的敬老院是免费的,但是我觉得将来肯定不能全部免费,至于对那些人免费咱就猜不出来了。可免费与否对您来说重要吗?是不是易大爷。就算您没在免费的那部分,您交钱,有人伺候着您老俩,您只需要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就行。”小程说的口渴,端杯喝了口水。

    “易大爷,要知道敬老院里面可是什么老人都有,瘫痪的,痴呆的,人家照顾的都很好,您想想,这不比把希望寄托于一个人身上更好吗?况且,要是照顾您的人不上心,您还可以要求给您老俩换人呢。”

    听到这里,易忠海怦然心动。虽然他没全部相信程墨竹的话,但是六七分还是信的,小程的口碑还是有保证的。

    1963年就在这场忽悠中落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