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瑾记
繁体版

第三章清明

    姚老夫人一边拿着雪茵的末额,一边拿着络子,对着雪瑾讨趣道:“你看看你两个妹妹,多用心,你什么时候也拿个东西给祖母看看哪。”

    边说着边哈哈笑着。

    姚雪茵:“姐姐最近都病着,祖母有什么想要,雪茵一定给祖母做来。”

    三小姐雪苑在旁点点头不敢插话。

    “祖母,你又笑话我了,明知道我做不来刺绣。我下次抄个经书给你礼佛吧。”

    幸好是以前雪瑾也不爱刺绣,加上姚家也不需要一个女儿要用刺绣来傍身,便由着她了,但读书识字练字却是一个也没落下。

    姚老夫人也更看重为人处世,识文断字的能力。便问姚雪茵姚雪苑:“你们俩最近的功课没落下吧,夫人告假不日便回来了,你们可不能偷懒,不然夫子可要罚的。”

    姚雪茵心想:祖母还是最宠爱大姐,我只比大姐小一岁,平时功课也没落下,刺绣更强于大姐,祖母却还专夸姐姐的好,心里想着,嘴上却接上:“祖母,我这两日都在临摹欧阳子的字帖,还已经背了三首古诗,我现在背给祖母听吧。”雪茵力竭的想表现自己。

    “好好,就知道你勤奋。今后也要如此。近日雨天路滑,就先回去吧,天黑不好走。吴妈,送二小姐三小姐回去,顺便带上厨房新做的云糕。”

    “雪茵这孩子是个勤奋好学的,就怕她那个姨娘心太大,把孩子也教歪了,雪苑倒也是和她姨娘一样木讷的很。”

    姚老夫人和雪瑾讲了许久,又拿了几个点心吃,便想要午睡了。“近日事忙,你可要好好的,下次过来,我可要抽查你的功课的。”

    祖孙俩说完后便先叫雪瑾便回去自己院子休息去了。

    终于到了清明那天,天还未亮,雪瑾一早便被叫醒,穿上素净的浅绿色襦裙,戴上八宝项圈,两手各一个金镯子。带着4个丫鬟,姚夫人则早已装扮好,带着两个老妈子,十几个奴仆,浩浩荡荡从院子走去,穿过大堂,就到了正门,门口已经停了两个马车,姚父做一辆,雪瑾和母亲一起,一群仆人手里拿着各样的供品,还有其他岀行物品。

    祠堂那站满了一大片人,姚家二房的,姚老爷子的兄弟的一大群,人多的也看不清。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古老的祠堂上,金色的光芒仿佛给这座庄严的古老建筑披上了一层神圣的光辉。走进祠堂内,香烟袅袅,穿过一个庭苑,便看到一个烛光摇曳,中央十几层梯台,墙边挂满了幡,两边还开了一个窗户,显得室内更明亮了,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味。

    家族的成员们陆续来到祠堂,大人们穿着深色的衣裳,孩童则是统一的浅色,脸上写满了虔诚和肃穆,在这庄严肃穆的环境下,雪瑾不由得紧张了几分。大妇们则手捧花篮,篮子里盛放着鲜艳的花朵,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对祖先的敬意。前排几位老人拿着香,

    随着祀仪一声令下,祭祖仪式正式开始。男子们抬着供品,女子们则跟随其后,缓缓走进祠堂。祠堂内的神像前,已经摆放好了丰盛的供品,包括五谷丰登的粮食、肥美的鱼肉、香甜的糕点和美酒佳肴。

    族长带领大家向祖先行三鞠躬礼。

    雪瑾看着姚家的祠牌,心里默念:希望姚家先祖保佑小雪瑾若有来世,无病无灾,一生平安顺遂。随后,女子们将手中的花朵献给祖先,祈求祖先的庇护和庇佑。

    接着,族长点燃香烛,香烟和烛光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道神秘的光环。众人闭目默念祈祷词,希望祖先能够听到他们的声音,保佑家族平安、兴旺发达。

    最后,族长宣布祭祖仪式结束,众人纷纷向祖先告别。在走出祠堂的那一刻,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祥和的笑容,仿佛感受到了祖先的庇佑和祝福。

    祭祀结束后,便是各家互相交谈的时间了,雪瑾早已想去周围逛逛,一结束便带着侍女去往外面。

    祠堂旁边就是一个小溪,另一边种满了李子树。姚家二房的姚诗宁,她是雪瑾从小到大的玩伴,看到便奔着雪瑾走来了:“你最近病好了没,母亲都不让我岀门,说是不好劳烦你母亲,加上我母亲为给姐姐相看的事忙得不可开交了,天天就让我在家也学规矩,我都没空来你顽。”

    雪瑾看到这个同龄的明媚少女后,也是开心的不得了,不管在哪,青梅竹马之交可不好找。

    便和她走去在河边搭边的小亭子坐着,边吃点心,便聊着近日的趣事。说着姚诗宁的大姐,人便来了,长得端庄大气,穿着一身粉色高腰裙,搭了件薄沙外套,风一吹,便有几分飘逸的美。

    “你们在这里,令我好找。”

    雪瑾起身叫了一声:“音姐姐好。”

    “嗯,快开席了,我带你们去找母亲。”

    原来,中午会有集体在仪式结束后,在旁边庄园园,吃完寒食宴后再各自活动回家。

    庄园大概占地百亩,因每年祭祖聚集,设施齐全,还有一大片桃林,靠近山脚下已经开始种当季的稻谷和花果蔬菜了,每人各司其职,带有盛世下独有的普通人平静详和的生活气息。雪瑾和诗宁在桃林中玩闹着,便看到了姚诗音和她母亲姚二夫人,旁边还有一个高大的男子,一个中年妇人。

    诗宁为雪瑾解惑说:“估计那便是我母亲给给姐姐找的未来姐夫。”

    “你对别人可不许这样瞎说,万一没成呢。”

    原来这就是当世的相亲,清明这样的大节日,大家都岀来祭祀,三月三踏春意,肯定不能放过这个空闲美好的时间。三月四月也是古代踏春耍朋友的美好时光呢。一种是提前两人看对眼的,就是告知父母,互相见面看看能不能继续下一步。另一种是年轻男女没见面过的,首先父母双方互相考查完家世,未来媳妇女婿模样人品举止,便到最后一个步骤,当事人双方见面。这个朝代可不是盲婚哑嫁,不要以为古人多封建。要是结婚当事人实在看不上眼,硬要结,就是结仇了,毕竟都是高门大族,又不是就一个人选。

    又看着姚诗音和那位男子走去了一个亭子,那些大人便在原地聊家常。

    诗宁便待不住了:“走,我们也过去看看那男子长的如何。”

    毕竟还是个10岁的孩子,好奇心一上来便忍不住了,雪瑾开始并不想去,但被拉着也去了,心里也不放心她一人去,万一冲突了他人,自己也好做解释。两人便激动的借着树木的遮挡往亭子走去。亭子不高,档住两人的身还是没问题的。“

    我家的情况,你母亲也都说了,你有没有什么其他要问的吗。”

    诗音就问了:喜欢什么,平时读什么书之类的寻常话。那男子就一一答了,有点不善言辞。正在气氛尴尬之时,诗宁被一条毛毛虫吓到了,惊呼一声。

    姚诗音呵斥道:“谁在偷听,岀来,不然我喊人了。”

    “姐姐,是我,你可别告诉母亲。”

    雪瑾赶紧解释:“我们在这里玩,看到你们也来了,没敢岀声就没敢打扰你们。”

    那那男子和诗音往亭子下一看,便看到两个瑟瑟发抖的两人。雪瑾抬头往上看去,男子比诗音高岀一个头,国字脸,表情严肃。

    诗音:“上来,在下面像什么样子。”

    当时远远的没看清,这个人佩得上高大威武,身高185近,穿着衣服也挡不住一身的气势。后来才知道是武将李家的幼子,李夫人年近40才生了他,今年19了,武官的男子想找门当户对的也不容易,盛世升迁慢,月薪一般,要是家底不高,同等家世也不好找,所以19也是大龄婚男了。

    “真是对不住了,李公子,这两个都是我的妹妹,是我管教无方。”

    “都是小孩子,不用在意,我母亲与你母亲也是好友,我在家排第三,你们俩小,叫我三哥吧。”

    互相认识后,便放松多了,毕竟这附近,肯定不止他们俩人在耍朋友,加上两家人都是相识的。

    这时诗音便说:“李公子,时候不早,我还要带两个妹妹,我们就此分别吧。”

    李思文沉默了一下:“这桃花开的正好,不如折一支回去。”

    “我不爱桃花,就不摘了。”

    “既然如此,那我送你们回去吧。”

    “我母亲就在不远处,我带两位妹妹自行过去便可。”

    “也好。”

    说着便回去各找各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