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新万历
繁体版

第十三章 黄锦献家财

    向文华殿走去的朱载坖的步履有些迟缓,这让他想起了自己还在王府时,去前殿书房接受侍读讲经的日子。

    那时候他也像现在这般,磨磨蹭蹭,恨不得一步当作三步走。

    “殿下,奴婢有事情要单独奏对。”

    黄锦突然出声道。

    “黄大伴有何事?”

    回过神来的朱载坖疑惑的问道。

    “奴婢想单独奏对。”

    黄锦看看左右的侍卫和宦官宫女,示意此地人多眼杂,不方便说。

    朱载坖见了,点头,然后找了一个空房间走了进去。

    “殿下,奴婢有罪啊。”

    一进屋,黄锦就立刻咣当一声跪了下来,脸上的眼泪也是说流就流,一副悔恨不已的样子。

    “这,黄大伴侍奉先帝兢兢业业,本王也是看在眼中。黄大伴这有罪之言,是从何说起?”

    朱载坖不急将黄锦扶起,反而不慌不忙的坐在上首的椅子上,问道。

    “殿下这两日彻查内府一事,奴婢也是知道的。但奴婢万万没想到手下那群人是如此的胆大妄为,居然将内府各库的钱财监守自盗。奴婢愧对先帝,愧对殿下啊。”

    黄锦磕头,泪流满面。

    朱载坖不说话,看着黄锦的表演。这几日处理政务、见多了阁臣之间争执的手段,让他的眼界也提高了不少。

    “奴婢幸先帝信任,忝为司礼监掌印太监,为内宫宦官之首。本该替先帝,替殿下好好管教手下的人。

    可奴婢出于贪心,接受了手下人的贿赂,便将他们的所作所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奴婢万万没想到他们是如此的狼心狗肺,居然将内府的钱财几乎吞没的一干二净。

    奴婢愧对先帝所托,愧对殿下信任啊。”

    黄锦见裕王不接话,也不觉得尴尬,自顾自的说了下去。

    朱载坖不知道如何应对。他以前没碰到过类似的事情,高先生也不在身旁,没办法指点他如何处置这种自首行为。

    但他突然想起,以前长子朱翊釴说过,如果不知道说什么,那就不说。反正多说多错,不如不说,让别人胡乱猜测自乱阵脚,总比自己不知轻重乱说而露了底好得多。

    黄锦已经说了一大堆,按照以往在嘉靖皇帝面前的经历,此时应该有震怒,然后有敲打,严重点可能要被踹两脚。可这位裕王殿下怎么就不说话呢?

    他有点纳闷,便抬头用泪眼模糊的眼睛看了过去,发现眼前的裕王紧绷着脸,似乎是在压抑愤怒。

    既然生气,那就发怒啊,你不给台阶,我怎么接着唱戏啊?

    黄锦有点郁闷,但他毕竟唱功深厚,独角戏也能唱。

    只见黄锦从袖口掏出一个木盒,继续说道:“奴婢知道自己罪孽深重,不敢求殿下宽恕。只能将以往手下人给奴婢的贿赂,都献给殿下。

    这点钱想来是填补不了内府的亏空,但也是奴婢的一份心。

    希望殿下能看在奴婢侍奉先帝爷几十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份上,留奴婢这一条残老之躯去给先帝爷守陵吧。”

    朱载坖看着黄锦双手捧上的木盒,万万没想到自己只是不开口,还真让眼前的人坦白了。他想着既然黄锦自己打了自己一棍子,那他就要给黄锦一颗枣子,好显得他这位裕王善待先帝跟前的老人。

    而且这几天黄锦做事细心,一大把年纪了还鞍前马后的伺候,就看这一点,朱载坖也不会过于苛责。

    想到这里,朱载坖站起身,接过木盒,然后露出笑脸,“黄大伴快起来吧,你只是将心思都放在了用心伺候父皇身上,一时不查才会遭受底下人蒙蔽。

    大伴你伺候父皇劳心劳力,本王都清楚。往后还需要大伴你在本王身边用心伺候呢!”

    “奴婢有罪之身,岂敢还呆在殿下身边伺候啊!”

    黄锦一脸惶恐。

    “好了,黄大伴,过去的都过去了,以后用心伺候吧。”

    朱载坖见黄锦一大把年纪了还这样伏低做小,心中既是熨帖,又有些于心不忍,便宽慰道。

    “谢殿下宽宥,奴婢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黄锦连连磕头,表示忠心。

    到了此时,黄锦知道,有了裕王的金口玉言,过去的事情不会再牵扯到他。他此次献出家财,以退为进,让自己在新君面前继续受到重用。

    他虽然老了,但不代表手无缚鸡之力,能让人轻易斗倒。

    他虽然老了,但不代表他就真的要让位待贤。

    正所谓千金散去还复来,只要他黄锦一日受到陛下信任,钱又算得了什么呢?

    另一边的冯保已经得到黄锦和裕王二人独处一室的消息。

    “狗贼老都老了,还这么利索。”

    冯保一脸抑郁的将手中的茶杯掷到地上。

    在黄锦身边待了几十年的他用脚趾头想,都知道黄锦一定是断尾求生了。

    荣华富贵了大半辈子的人,老都老了居然还这么小心谨慎。

    内府各库监管太监向黄锦行贿的证据就在手中,现在都不能用了。

    “给那边吩咐过去,有什么事情都往肚子里吞,别乱咬人,此事到此为止。”

    想到这里,冯保向给他递消息的手下吩咐道。

    说完,冯保又觉得有些气不过,恨的直咬牙。但他除了咬碎牙往肚子里咽,还能怎么办呢?

    熬呗!

    内廷的事情就此略过,接下来文武百官们的重点放在了劝进新帝登基的事情上。

    正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先帝已崩逝数日,嗣君该称帝了。

    可这登基称帝,不是裕王双手一展,站在御座前,等着文武百官山呼万岁这么简单。

    它还有个流程。

    流程第一天,文武百官军民耆老人等奉笺劝进。这劝进笺上百般夸奖裕王,说这皇位非你不可,快登基吧。

    裕王看了笺言,摇头道:“皇考大行皇帝奄弃万邦,予兹茕茕在疚,即位之事实不忍闻,所请不允。”

    流程第二天,文武百官军民耆老人等继续奉笺劝进。笺言内容差不多,只是换了个说辞。

    裕王朱载坖,继续摇头道:“卿等再笺劝进,具见诚恳,但予终天之恨方殷,岂忍遽即大位,所请不允。”

    流程第三天,文武百官军民耆老人等第三次奉笺劝进。大概是拒绝可一不可再三,殿下赶紧登基吧。

    裕王朱载坖看了,口嫌体正直的回复礼部道:“皇考大行皇帝上宾,予哀痛悲号五内摧裂,而文武群臣军民人等以祖宗基业之重皇考遗命之严三上笺劝进,义正词恳不得已勉从,所请兹当祗告天地宗庙社稷即皇帝位,尔礼部其择日具仪来闻。”

    从这时起,天下人对朱载坖的称呼,就从裕王殿下变为陛下。

    而朱翊釴的身份,也从裕王府大公子变成大皇子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