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让我裁撤刘备?
繁体版

第二十七章 此等部曲,着实惊人!

    巩县,郊外。

    一座大营矗立在原野之上。

    大营围栏齐整,四角各有一个塔楼,大门上有站台,上下都有守卫。

    此时大营上遍列旗帜。

    上书:冀州刺史府。

    车队停下,众人下车。

    冯芳站在营门口,看这处营房,确实不错。

    只是这旗帜,该换了。

    “将军,请!”

    崔祺在前面引路,众人一同来到校场。

    四百部曲,除了站岗护卫的,剩下大约三百人,分列校场两侧。

    前排部曲,牵着战马,分出道路。

    等上了高台,才能看清所有部曲。

    冯芳一身戎装,按着剑柄,低头望去。

    虽然下方只有三百人,但也是黑压压一片。

    此刻,冯芳也不免胸中激荡。

    颇有一种指点江山之感。

    冯妤穿着殷红色镶边的扎甲,站在冯芳一旁。

    沉重的盔甲让她有些不适,不过还能强忍。

    崔祺抄起双手,单边扇藏在袖子里,陪同冯芳一起检阅。

    这三百部曲都是新兵,崔祺给他们做了统一的军装,看起来也算齐整。

    如果实战,肯定不行。

    但糊弄一下检阅,绝对没问题。

    冯芳夸赞道:“宜之,你这些部曲果然不错。”

    崔祺拱手:“将军,以后这都是你的兵了,你要不要说两句。”

    “说两句?”

    崔祺微微点头。

    冯芳整理了一下盔甲。

    崔祺给刘节招了招手,刘节拿上来一个圆锥形的物件,上有一个把手。

    “这是何物?”

    听冯芳相问,崔祺赶紧解释:“这个物件叫喇叭,讲话之时,能将声音扩大数倍,让下方听讲之人,清晰听到声音。”

    “还有这等奇物?”

    这只不过是崔祺找匠人,用杨树皮做的大喇叭,没有什么特殊装置。

    只是喇叭这种乐器,要在西晋时期才会传入中国,冯芳自然是没见过的。

    冯芳拿起了崔祺特制的大喇叭,对准了站台下。

    “诸位!”

    这一声话音,让冯芳也为之一惊,声音虽然有些失真,但确实响亮。

    声音响亮了,冯芳也多了几分自信。

    虽然冯芳统兵能力不强,但毕竟干了半辈子检校,场面话还是能说的。

    主要是讲一些家国大义,忠君爱国之类的。

    说了一阵,冯芳也没有说出什么有营养的话,但听着还挺有调理。

    放下喇叭,冯芳似乎很满意,脸上满是笑容。

    崔祺接过喇叭,补充道:“以后咱们就跟着冯将军了,冯将军是天子最信任的人,你们听冯将军命令,就是听天子的命令,知道了吗?”

    众人齐声道:“知道了!知道了!知道了!”

    真有山呼海啸之感。

    “宜之,你的部曲不会只站着吧。”

    “当然不会。”

    崔祺自信,这些部曲走起来也不差。

    崔祺虽然没练过兵,但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

    这些兵自冀州来,一路上闲暇时,崔祺也抓抓训练。

    别的先不练,先练队列行进。

    不要小看队列。

    这是训练部队纪律性的重要一步。

    谁队列走不好,就在太阳下暴晒半个时辰。

    对此崔祺从未手软过。

    崔祺吩咐刘节。

    “让第一队留下,其余人散开。”

    刘节急忙下去传令。

    精兵需要旗语传令。

    刘节这么传令,也许会暴露这支部曲的实力,但崔祺没办法。

    辨别金鼓旗帜,还需要再练。

    好在冯芳没说什么。

    随着刘节传令,部曲分开,围在校场周围。

    余下第一队五十人,留在校场中央。

    汉代部曲,以五十人为一队。

    崔祺也知道精兵策略。

    一直把第一队作为整个军队的核心。

    以优渥的待遇养着。

    第一队五十人,也是优者上,劣者下。

    半个月下来,第一队已经十分精锐。

    平均身高八尺左右,人人穿胸甲,全副武装,十分唬人。

    五十人手持长矛,在校场中央犹如一个小树林。

    他们腰挎长刀,身后背着重弩。

    远攻和近战都能兼顾。

    阳光之下,甲光粼粼,十分震撼。

    刘节站到阵列一侧,开始发号施令。

    “立!”

    所有士兵齐整整站好,一排十人,共五排。

    “散!”

    阵列分散,士兵间隔两臂距离,其阵势更加骇人。

    “合!”

    士兵立即又集中成齐整的队列。

    接下来,刘节指挥第一队士兵,展示前进、后退、拒马、架弩等不同队列。

    军阵进退有度,一阵阵烟尘升腾。

    崔均在一旁不断拍手叫好,冯芳虽然没有表现得太满意,但眼神中也满是赞许。

    “解散!”

    一切检阅妥当,崔祺命令部曲散开,省得露出马脚。

    “将军,我刚刚命人打了一些野味,咱们用饭吧。”

    汉代午饭时间是下午一点到三点,眼看饭时已过,冯芳也不再推辞。

    进了中军帐,依旧分席而坐。

    冯芳坐在主位,崔祺、崔均坐在两厢。

    军中不比家中。

    将领的餐具都是些耐用的青铜器,虽然简陋,但适合行军。

    众人坐下,酒肉上桌,冯芳这才发现,多了一桌肉食。

    “宜之,这是何意?”

    “将军,这是自己的军营,不受军法限制,看你的弓手有些劳累,不如一起吃点吧。”

    冯芳这才想起在一旁侍卫的冯妤。

    刚刚只顾看军阵,把她抛在脑后了。

    冯妤也是有耐性,虽然浑身早已被汗水浸透,但到底没有说出半个“累”字。

    这反而让冯芳有些生气。

    这丫头就是逆来顺受的性子,就算受了委屈,也总是反思自己的过错。

    大不了就是暗自落泪痛哭。

    这性格终究是有些缺陷的。

    “你坐下吃点吧。”

    冯妤听到父亲说话,这才乖巧地坐下。

    “这位娘子,戎装先脱了吧,又没有外人。”

    崔均直接说了出来。

    冯妤小脸一红,缓缓低下了头。

    冯芳笑道:“妤儿,既然被看出来了,就先卸下装扮吧,走时再换上。”

    “遵命。”

    冯妤起身脱去头盔扎甲,露出一身殷红色的短衣。

    头上梳着男子发髻,活像一个俊朗的小少年。

    “不瞒二位,这是某的女儿,冯妤,自幼喜好兵事,某就带她来见识一下。”

    冯妤一愣,自己最爱的事情就是发呆,是父亲非要让自己来的。

    “原来如此。”

    崔均捏了一把汗,幸亏自己没说什么不合适的话。

    冯芳毕竟是曹节的女婿,又是检校出身,崔均真不敢惹。

    “将军之女,果然是国色天香,实在让人惊叹。”

    崔祺不吝赞美,不得不说,冯妤的相貌,超过了崔祺见过的任何美女。

    怪不得史书多次提及。

    冯妤被崔祺一夸,脸更红了,活像熟透的苹果。

    “妤儿,说话!”

    听到父亲教训,冯妤赶紧回道:“郎君,多谢夸奖,咱们见过的,昨晚在酒宴上。”

    “哦。”

    崔祺想到了昨夜那个很不专业的歌姬。

    正在众人准备用饭之时。

    刘节急匆匆进来。

    冯芳问道:“何事慌慌张张?”

    “将军,毌丘毅都尉带着人来了,要和将军把酒言欢。”

    冯芳眉头一拧:“把酒言欢?探听虚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