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让我裁撤刘备?
繁体版

第八章 募兵能手刘玄德

    “关某奉命缉捕不法之徒,谁敢阻拦!”

    前来捉拿秦家长子的正是关羽关云长。

    刚刚得知了秦家人的罪过,关羽本就一肚子气。

    这会儿见到秦家人耍横,更是怒目圆睁。

    秦家家主冷冷一笑,大喝一声。

    “护卫何在?”

    所有护卫拔出兵刃。

    正厅里有十几个护卫,外边还有,一时间,上百把钢刀对准了关羽一行。

    刘关张招募的游侠,一共四十二人,分到关羽手里的不过十四人,却要面对秦家的上百护卫。

    “呔!”

    没等秦家家主多说什么,关羽一个健步上前,拔出佩剑,直刺家主,护卫来不及阻拦,那佩剑已经打在家主的脖颈边。

    此时,关羽快步上前卷起的劲风未散,老家伙目光呆滞,只感觉裤裆一热,似是失禁了。

    “关某最看不惯豪强欺压良善,要不是督邮点名只拿秦喜,某非要追究你管教不严之罪。”

    游侠们见关羽得手,直接冲到秦喜身边,两人抓住秦喜的手臂,反向一拧,将秦喜按在桌案上。

    只可惜一桌子的酒菜,顿时一片狼藉。

    “爹,救我!”

    秦家家主自身难保,哪里顾得上儿子,赶紧拱手道:“好汉饶命,好汉饶命,不如先坐下来喝杯酒,老朽家中的财物、美人,好汉尽可取拿。”

    “休想拿那些贱物买通我,有什么话,到驿馆和督邮说去!”

    拿下秦喜后,关羽又按照名单,将秦家犯事恶奴一一补拿,这些人面对关羽,再没了往日的嚣张,秦家家主看儿子被挟持,也不敢多说什么。

    关羽走出秦家时,一共拿了八个犯事之人。

    这些人被押着穿街过巷,引得不少百姓驻足观看,见平日里无法无天的秦家长子和几个恶奴,被尽数补拿。

    百姓都知道秦家倒霉了,一个个暗自叫好,只怕这家人霉倒得不够大,还有翻身的机会。

    三路游侠在驿馆外路口会合,关羽、张飞、刘备都办成了事。

    议论之下,三人手段也都差不多,只不过刘备、张飞补拿的人,多少带点伤,不如关羽利索。

    “痛快!”

    今日抓人,三人感觉畅快淋漓,只是不知道督邮想如何处置这些人。

    不多时,一众人被押入驿馆,崔祺和县令一起,将这些不法之徒一一过堂,留下口供,签字画押。

    忙到天刚破晓,一干人犯全部审结。

    此时,驿官来报。

    “督邮,县公,秦王李三家,家主都来了,在驿馆求见。”

    世家豪族同气连枝,凡事共同进退,崔祺算算时间,几人应该是商议了对策,一起来见。

    首座上。

    县令摸着山羊胡,心中大喜,这些家主肯定是怕了,准备拿钱给子侄赎罪,这次肯定能大赚一笔。

    崔祺对县令一拱手。

    “县公,有劳你到偏厅见见几人,传达本官的意思,本官想购买一批粮食,大约一百石。”

    县令一听,一下子没了思绪,只要一百石粮食,还要购买,这督邮的胃口未免有些小了。

    “好。”

    县令起身,对崔祺一拜,慢慢悠悠地走出厅堂。

    在次座喝茶的刘备一直陪同审讯,听崔祺要一百石粮,知道是要救援城外百姓,但此等小事,不知为何要如此兴师动众。

    不到一刻钟,县令返回。

    “督邮,一百石粮食已经准备好了,三位家主问问督邮,还有什么他们能做的。”

    县令想不明白崔祺要干什么,但他知道,督邮大动干戈,不会为了区区一百石粮食。

    “县公稍待。”

    崔祺吩咐崔洪。

    “洪伯,按照十钱一斤的粮价,支付粮款。”

    “遵命。”

    崔祺来到刘备身旁,刘备起身拱手。

    “玄德公,还要麻烦你一件事情。”

    “督邮请讲。”

    “将这一百石粮食送去城外,救济流民,在流民中选些青壮男子,充当部曲,愿意跟随我的,家人送去阳城,交给我父亲安置,不愿意跟随我的,发些粮食,随他去吧。”

    刘备想了想:“招募部曲,某试试吧。”

    见几人走了,县令一脸疑惑地看着崔祺,只见崔祺到主位缓缓坐下。

    “县公,喝茶。”

    县令看了一下桌上的茶碗,又一抬头,拱手道:“三位家主还在等着回话。”

    “告诉他们,刺史府有意改善汉昌县的治安,他们家的子侄家仆蓄意乱法,暂时还不能放。”

    “再者,在这驿馆中,他们的子侄遭不了罪,让他们先回去吧。”

    县令要再去回报,被崔祺喊住,崔祺挥了挥手,一个护卫走向偏厅。

    县令这才意识到,往日见这些豪族,低眉顺眼惯了,差点忘了自己是县官,随后正了正身子,安心喝茶。

    不多时,崔洪返回。

    崔祺吩咐崔洪,让驿官采购一些细粮和肉食,让新投奔的游侠和部曲吃顿好的,不必吝啬金银。

    这点崔洪倒是不反对,家主给他许多金银,就是让小郎君结交豪杰的。

    这一吩咐,可把驿馆里的人忙坏了,要多准备好多饭。

    好在督邮赏赐了不少金银,大家伙儿才有些干劲。

    清晨,汉昌城门开启。

    三辆牛车满载粮食,走出城门。

    牛车载重量大约四千汉斤,一百石粮食,重一万两千汉斤,三辆牛车刚好能拉。

    天一亮,流民这才看清,车队领头的是刘备刘玄德。

    古代消息闭塞,但也要分什么消息。

    像刘备这种好官,早就名声在外,其大体相貌,还有一些简易的画像,早就在民间流传。

    “这位莫不是玄德公?”

    刘备见有人相问,拱手道:“正是。”

    “大家伙儿快来,是玄德公,是玄德公给咱们送粮食来了。”

    刘备知道流民已经饥饿难耐,简单寒暄几句,让大伙赶紧埋锅造饭。

    流民带着陶锅,简单埋了灶,开始捡柴生火,打水造饭。

    一灶可造十人饭,一时间,一百多个土灶飘起炊烟,流民领粮下锅,一个个面露喜悦。

    刘备招呼关羽、张飞,找了一个人数不多的锅灶,要了三个木碗,和流民一同吃早饭。

    早饭是粟米粥,汉代的粟米不能充分脱壳,口感很差,但对于流民来说,已经比筛糠好了不知道多少。

    随着米香飘散,刘备盛了一碗粥,在一个老者身边喝了起来。

    “老先生,这一百石粮食,省着点吃,能吃十天吧?”

    老者吹了吹米粥上的热气:“差不多。”

    “老先生,你可能不知,县府无力赈济,这些粮食是督邮自掏腰包,给大伙儿买的,督邮要巡视诸郡县,等督邮走了,恐怕大伙儿还要想想别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