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妖武乱世用加点系统成神
繁体版

第十三章:以工代赈下的美好施粥

    在用过早饭后,姜黎就踏上了前往粥铺管理施粥的路上。

    一刻钟后,姜黎来到了粥铺,彼时正有两三个下人正在烧火做饭。

    一袋又一袋的米糠倒入热水滚烫的锅中,然后又往其中加入野葛根——这种植物根茎生长速度快,并且只要有土,水,就可以野蛮生长。

    并且这座局方县毗邻乌山,四周皆是连绵的山峦,因此给了这类植物很大的生长空间。

    关键一点,葛根是甜辛的,恰好给这没有任何味道的米糠粥提供了一股甜味。

    并且也可以好好的养一养这些难民们的身体。

    毕竟……处理难民最大的问题不是食物。

    而是接下来的一系列关乎食物,住所,工作等等。

    因此对于古代只要是发生灾难有难民,那么必然就会呈现一系列的问题。

    尤其是赈灾以及灾后难民们的安排。

    这类问题如果在古代处理不好,便会对于一个王朝造成很大的灾难。

    前世,东汉,隋朝,明朝这三个极具代表性的王朝,都是因为灾难,然后流民未处理好的问题,直接或间接的导致了灭亡。

    对于一个封建王朝来说,天灾尚可祈祷于苍天,而天灾所造成的人祸,就只能靠自己了。

    因此,没有任何王朝不讨厌灾难,但是灾难无法杜绝。

    这或许与某种自然规律相关。

    月盈则亏,月亏则盈,大抵如此。

    随着炊烟的燃起,伴随着一声鸡鸣,晌午到了。

    这时候各家各户也要开始吃今天的第1顿饭了。

    午饭。

    施粥是在城外,之前是在城内的几处陋巷之中。

    但是随着北方大妖的肆虐愈发严重,逃难而来的流民就越发的多了,于是不得已将施粥的地点搬到了城外。

    并且也雇佣了几个前些日子和姜黎一同领粥,并且亲眼见证他成为周末管理者的几个流民。

    这些流民因为亲眼目睹的关系,所以对于姜黎很是推崇。

    甚至这些得到恩惠的流民在心中隐约的已经将他开始神化了。

    类似于姜公子真乃天上文曲星,姜公子是后稷转世之类云云的说法层出不穷。

    当然,姜黎可不敢承认,毕竟前者……容易得罪天下文人,后者……实在是真的不敢。

    要知道这位的地位……可是真正的农耕始祖!

    但是,这些流民这样想并不存在捧杀的意位,对于他们而言,认为最崇高的职业是读书人,而读书人之中,最强的就是那些被传成文曲星转世的。

    而他们最为信仰的人神,便是后稷。

    由此可见,他们对于姜黎的推崇备至。

    …………

    随着米糠熬煮出来的粥的香味渐渐的飘远,远处的小山上,一大片又一大片的人,正乌泱泱的向此处冲来。

    很快地由远及近。

    这些身穿略微有些破洞衣服的流氓此刻脸上不再是面黄肌瘦,他们或多或少都扛着一捆又一捆的干柴,这是风倒木。

    当然也有一些扛着为数不多的铁锄头的人,他们的身后跟着正洋溢着笑容,背着葛根的人群。

    前面提过,这里的葛根很多。

    而葛根的淀粉淀粉含量有很多,是天然的粮食之一。

    这些流民的数量大抵在5000到1万左右,并且绝大多数都是成年的壮丁。

    如果这些流民们吃饱饭不给他们安排点事情做的话,那么他们就会给让他们吃饱饭的人安排点事情做了。

    解决流民问题,最主要的不是让他们吃饱饭,而是让他们找到以后的路。

    而姜黎给他们找到的路很简单:上山砍柴,挖葛根。

    此地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这座居方县城的西边河谷延伸,并且与盛行风方向一致,故而形成了峡管效应,因此风力很大的情况下,西边风倒木很多。

    恰好是良好的干柴来源。

    这些流民做的这两件事情,前者是为了姜黎而做,而后者是为了他们自己而做。

    将干柴整整齐齐地码成柴垛,这些流民们一个有一个的,整齐有序的排好队列开始领起了粥。

    看着自己这管理的井然有序的施粥现场,姜黎满意的点了点头,他看向身旁一直跟着自己的赵四:

    “这具体的施粥流程,我想你应该都熟悉了吧?”

    由于之前拜访过赵公子的原因,姜黎明白,此刻自己必然地位在赵公子的心中很高。

    但他并未表现出任何倨傲,阎王易过,小鬼难缠。

    “姜公子,这具体的流程我也熟悉的大差不差了,差不多也就是领导的这些流民们,前往四周各处收集干柴,挖掘葛根,并且在饭点之时引领着他们过来吃饭,然后用过饭后又领着他们继续收集。”

    赵四老老实实的回答,姜黎听后连连点头。

    施粥确实可以解决流民的一时之难,但是让流民们吃饱了又不行,因为有力气会闹事。

    那为什么不可以折中一点呢?

    比如……以工代赈。

    “这些流民的问题,我想应该解决的大差不差了,接下来就继续引领着他们继续再做一周这些吧!

    一周之后这些流民们的戾气应该就养的差不多了,然后就让他们上山砍树,如果能找到荒地的话,就开垦荒地,找不到荒地的话,就依山开垦土地。

    毕竟我们不能一直接济他们。”

    “属下明白。”

    赵四尊敬自己的回答,在这些天的跟随中,他已经逐渐的对于姜黎的行事做风,心悦诚服了。

    “嗯,对了,昨日贩卖干柴总共得了多少银两?”

    姜黎回首,眼露金光,对于他而言,救济灾民不是正事,这才是正事。

    “呃,昨日卖出去1000多捆干柴,得钱300贯,换算成银子的话,差不多30两白银。”

    赵四认认真真的回答,说实话,以往的救灾是往里面塞银子,而面前的姜公子救灾,竟然靠着灾民来给他挣了银子。

    真是神异。

    “30两吗?这样吧!你叫20两给我,剩下10两,你们几个兄弟聚一聚,然后分了吧!就当我请你们吃饭了。”

    姜黎思量了一会儿说。

    “多谢姜公子!”赵四欣喜若狂,尽管他的月俸是一个月三两白银,但白捡的钱谁不爱呢?

    ……

    难民们的安置,安安稳稳。

    看着面前正排排蹲着吃饭的难民们,姜黎的脸上也略微的带上了自豪。

    我可真牛!

    如此想着,姜黎也从锅中捞出了一碗米糠粥。值得一提的是,施粥的进程已经过了四五天,这些难民们或多或少的,基本上天天都会有吃的,因此就不必再往粥中加石子或沙子了。

    看着与自己一同用膳的姜黎,这些难民们的心中懒洋洋的。

    就在这时,一阵喧哗声再度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