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从皮岛开始
繁体版

第46章 统战

    “守备大人,坐探回报,说是李逢春似乎和楼应祥、萧九诏两个人分歧很大,李逢春几乎有动手的打算了。”次日清晨,钟利早早的找到张重汇报情况。

    张重似乎听闻过楼应祥和萧九诏这两人的名字,但是印象又不是很深刻,问道:“这两人是怎么一个情况?”

    钟利答道:“楼应祥是个参将,萧九诏是个游击,这两人是毛文龙时代的老人了,在东江余部中还是有一点声望的。李逢春父子兵变杀了黄监军和白副将,这两人当日便和李逢春发生了冲突。”

    此时钱小六端来脸盆,将湿毛巾拧干后双手递给张重,张重接过湿毛巾将整个脸擦洗了一下,问道:“可与这两人搭上线?”

    钟利毕恭毕敬地答道:“老梁这组已经和其中一人搭上了线。”

    张重将湿毛巾丢进脸盆中,问道:“谁?”

    “楼应祥。”钟利答道。

    ......

    月夜,石城岛。

    三个身影快速的在聚居区的大路上移动,为首的一人挑着一盏灯笼,昏黄的亮光从灯笼中洒出,将周围一圈的地方照亮。

    三个身影很快拐进了一个小巷,大路上恢复如初。

    哐哐哐!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谁?”门内传来一个声音。

    “送鱼干的。”门外的人答道。

    “送的什么鱼干?”

    “三斤三两鲤鱼干。”

    门哐啷一声被打开一半,三个身影快速地闪进门内,小门很快被关上。

    “张守备,幸会幸会。”楼应祥的宅院前堂中,一个国字脸的男子对着张重拱了拱手,引他在客座上坐下。

    一个年轻男子上来奉了茶,张重接过饮了一口,左右打量来了一下周边,虽然看不出周边有许多的人,但是仍能感受到一股紧张肃穆的气氛。

    那国字脸男子便是东江镇的参将楼应祥。张重放下茶杯,说道:“深夜还来叨扰,还请楼将军勿怪。”

    楼应祥摆了摆手,说道:“张守备客气了,不忙你说,在下现在是热锅上的蚂蚁。没想到李逢春这厮如此凶狠武断,杀害监军和白副将,朝廷本来就有意要撤销东江镇,现在走到这一步,咱们这些老兄弟,前路未卜呀!”

    张重试探性的问道:“李游击前几日差人来王家岛找过我,言语中透露似乎已经和建州那边搭上线。”

    楼应祥拍了一下桌子,愤愤地道:“他李逢春要投建虏,他自己投去,没人管他,我跟建虏有血海深仇,我是死也不会投降建虏的。就是我想投降建虏,我手下的这些弟兄也不愿意。”

    石城岛这些人几乎每个人都有亲人朋友死于满清之手,大家对投降建虏有着本能的抗拒。

    张重试探到楼应祥的态度后,说道:“我们辽人与建虏有不共戴天之仇,我想大多数人都不愿意认贼作父的。”

    楼应祥点头道:“张守备说的在理,只可惜有些人却想要认贼作父。”

    张重想了一会儿说道:“沈副镇目前是什么态度?”

    楼应祥答道:“沈志祥目前的态度不明,黄孙茂和白登庸不是他亲自下令杀死的,但是李逢春现在在外边逢人就说自己是沈副镇的化身,打着沈志祥的名义已经抓了不少弟兄了。”

    张重知道沈世奎在东江镇中是有不小威望的,黄龙战死后,东江镇更加不受朝廷待见,应发粮饷几乎停滞,沈世奎是生意人出身,将搞走私做生意的技能在皮岛进一步发扬光大,带动众岛将一起发家致富,其他岛民依附这些岛将,勉强不至于饿死。

    沈世奎死后,他的从子沈志祥自然而然的继承了沈世奎在东江军民中的地位,算是东江各余部当中的领袖。

    但这种认可是不稳定的,一是并没有得到朝廷的任命,二是沈志祥的威信远低于沈世奎,并不能自动成为东江余部的主心骨。

    东江镇下许多副将、参将、游击、守备、都司、千总等中高级军官虽然名义上并不否认沈志祥的领导权,但是实际上基本都是各行其是,沈志祥的约束力并不强。

    特别是黄孙茂上月收缴了原先由东江镇总兵沈世奎挂的“征虏前将军印”,这颗“征虏前将军印”自天启二年授予毛文龙后,便一直是东江镇总兵的挂印,收缴这枚印信,相当于彻底断绝了任命沈志祥为东江镇总兵的可能性。

    张重答道:“以楼将军观之,沈志祥是否有投降建虏的想法。”

    楼应祥答道:“我看沈志祥现在并没有下定决心要投靠建虏。”

    张重哦了一声,问道:“何以见得?”

    楼应祥答道:“他的亲信李逢春杀了黄孙茂和白登庸,却并没有动陈洪范,陈洪范现在还在提督衙署好好的,甚至还能从石城岛向朝廷发出塘报,听说陈洪范前几日已经札受沈志祥以副总兵署理东江镇总兵,并已经将有关呈请报送朝廷,沈志祥正等着朝廷的回信呢。”

    张重听罢,说道:“如此,现在这石城岛的情况恐怕还没有那么简单。但是现在的局势,所有人都如走钢丝一般,稍有不慎,便要粉身碎骨。在下和楼将军是一条心的,咱们一定要内外和合,同舟共济才是。”

    楼应祥点了点头,说道:“张守备一战王家岛,二克海洋岛,威名已经远播辽海了,在下愿意与张守备同舟共济,不知道张守备又有何打算?”

    张重轻呷了一口茶,说道:“以在下之愚见,目前有两个东西可以利用,一个叫民意,一个叫希望。”

    楼应祥疑惑道:“何为民意?何为希望?”

    张重道:“所谓民意,便是目前大多数人并不想要投靠建虏,沈志祥根基不深,他不能强迫大家投降建虏,否则便又是一个黄龙。所谓希望,则是朝廷恢复东江,授予沈志祥东江总兵的希望。”

    楼应祥说道:“那咱们如何做?”

    张重嘿嘿笑道:“咱们搞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

    “便是将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团结大多数,孤立极少数。”张重解释道。

    楼应祥缕了一下胡须,笑道:“这个说法倒是很新奇,咱们如何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敌人搞得少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