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从皮岛开始
繁体版

第27章 买粮

    张重说道:“听说辽南诸岛的粮草都是余先生负责调运的?”

    余先生抚了抚胡须,想了一下措辞,说道:“原先东江镇的粮草一部分从登州起运,一部分从天津起运,多用沙船、福船运输,海波不平,每次海运粮食都会漂没不少。

    目前辽南诸岛的粮饷都是由陈总兵麾下的登州水师和天津水师负责运输,由监军衙署负责调拨,这粮饷调拨都是大事,都由黄监军亲自负责,非是在下负责调运。”

    余先生听到张重说粮草,害怕他让自己帮忙给他调拨粮草,便将粮饷运输调拨说得详细些,陈总兵负责运输,黄监军负责分配,他自己在这里面影响力极小,这样自己刚才虽然把话说得很满,但那是“自己能做到的,绝不推辞”,现在粮草调拨这种大事,轮不到他负责,他自然也就没有能力帮张重这个忙。

    张重笑了笑,说道:“余先生对东江各种情形颇为熟悉,不愧是被黄监军所器重。东江镇的粮草既然全都靠海运,那么应该不会全靠官船运输,定然会雇佣民间商船。”

    余先生点了点头,“便是如此,现今海运到此处的粮草,除一小部分由官船运输外,大部都是由的淮安等处的民船运输。主要是因为官船量少,又要兼作战船,不易调配,朝廷也不会专门为东江镇建立一支运粮船队,如此每次运粮主要都要淮安等地的民船运输,实际成本还会少过官船运输。”

    “为什么是淮安的民船?”张重问道。

    余先生道:“这淮安海运发展由来已久。淮扬两地近海,多有盐场,众多盐场有大量从事煮盐的盐徒、灶丁,这些盐徒、灶丁人船惯习,不畏风涛,多有驾舟航海之技,加之淮安等地又有运河,是漕运的中枢,各类粮草货物富集,如果要运粮到东江,淮安是最好的起运点,万历年间,朝廷海运援朝抗倭的粮草,便多由此处起运。”

    张重点了点头,颇为受教,继续问道:“那现在帮石城诸岛运粮的人也是淮安的人吗?”

    余先生答道:“正是,目前军粮主要是由淮安的牙行做中在运输。“

    “如何结算?”张重问道。

    余先生答道:“若从淮安起运,便是以淮安的市面的粮价为基准,每石再加一两运费,两成损耗。”

    张重知道这个时代,正常年份的粮食价格不过一两左右,淮安是运河中枢,交通方便,粮价肯定不会高过各地平均粮价,假设淮安市面一两的粮食,运到石城岛便是要二点二两,中间的运费和损耗,已经超过粮食本身的价值。

    张重说道:“余先生你是知道的,在下新近整编了大小王家岛,这两岛军民人等接近一千,朝廷又不发粮,只得想办法自己先筹集一些应急,好在日前平定杜林叛乱,缴获了几千两银钱,便想要先购买一部分粮食,又不知道找谁,知道余先生消息灵通,所以特来相询。”

    余先生安下心来,终于知道张重不是来打秋风的,当下喜笑颜开,哈哈笑道:“我倒以为什么事,张守备若是要购买粮食,在下可介绍那淮安的牙行给你认识。他这段时间刚好在长山岛,我这就修书一封,叫快船送去长山岛,叫他尽快到大王家岛找你一叙。”

    张重笑了笑,说道:“如此,便多谢了。“

    ......

    五日后,大王家岛码头,一条沙船正在靠岸,靠岸后,一个身穿青色绸缎,身材微胖的男子走下了船,身后带着两个随从。

    易治和罗成贵已经在码头等候,见那微胖男子下了船,两人迎了上去,那易先生也是江淮人,老乡见老乡,免不了一阵打听。

    那微胖男子和易治说着江淮话,罗成贵听不懂,便与两人稍微拉开了一些距离。

    不多时,易治带着那微胖男子到了守备府,这守备府便是原先杜林的宅院,被张重收拾了一下后用作守备府,张重没有家属,只要了中堂、前庭及两侧厢房作为自己的办公生活区,整个后庭和后堂他都用作库房,用来存放粮草、军械等物资,并在东侧围墙处开了一个门,后庭则从东侧这个新开的门进出。

    此时张重正坐在中堂等候,见到罗成贵和易治带着一微胖男子进了前庭,起了身走到中堂大门外,说道:“哎呀,冯掌柜,盼星星盼月亮,你终于来咱们王家岛了。”

    那冯掌柜满脸笑意,说道:“在下久仰张守备大名,一直想要来拜见,只因无人引见,冒然前来又恐唐突,是故不敢过来拜见,这次承监军衙署的余先生引见,在下方能到王家岛一睹张守备的英雄风采。”

    张重又和他互相吹捧一会儿方才分主宾落座。

    “在下听说张守备军中缺粮,不知这次想要在下提供多少。”寒暄过后,冯掌柜直奔主题。

    张重也不拖泥带水,当即伸出两根手指,说道:“两千石。“

    冯掌柜微微吃了一惊,像张重这种“小岛主”,他打交道的次数多了,开口便要两千石,还是头一回,过了一会,冯掌柜才又说道:“不知道余先生有没有跟你讲多,咱们这运粮的价格。”

    张重点了点头,说道:“余先生有简单介绍过,便是运费一两每石。”

    冯掌柜笑道:“还有海上风波大,咱们海运粮食那是提着脑袋干活,有时候遇上大风,粮船漂没,损失在所难免。”

    张重哈哈笑了一声,道:“冯掌柜的说笑了,冯掌柜船队水手都是淮安等处老手,航渡辽海自然不是问题,损耗之说可就无从说起了。”

    冯掌柜打了哈哈,说道:“海波无情,可不敢说笑,官粮也是这个价。亦是要收损耗飞费用。”

    张重轻呷了一口桌上的茶,稍微想了想,官家的政府采购,价格自然要比私下交易更加贵,这贵出来的钱还不定是进了哪个经手的官员手里。

    想到这里,张重正色说道:“我们这里以后都还要采购大批粮草,在下不比公家,出不起这两成的损耗,若是咱们这个生意实在做不下来,那也无所谓,能和冯掌柜这样的人相识,也是一种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