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从皮岛开始
繁体版

第15章 拣选

    “张兄弟,你这真是雪中送炭呀!”朱化龙指着堆放在石屋里的十石粮食,激动地说道。

    上次李毓秀将他仅存的几袋粮食泼了水后,因为连日阴雨,无法晾晒,朱化龙索性将粮食全部分发给部下及家属,至少可以避免浪费,军民们饱食了两日,就像过年了一般,好不热闹。

    粮食吃完之后,朱化龙几乎日日都去提督衙署和监军衙署讨要军粮,但是连门都进不去,这两日已然断炊了。

    这日张重竟然领人推着十石粮食过来,军营里瞬间就炸开了锅,朱化龙领着十余个人才把张重等人和粮食扒拉出来。

    “朱把总这真是客气了,在下初来到石城岛,便是受了朱把总的照拂,在下是个有恩必报的性情中人。”

    张重边走边和朱化龙进了石屋。

    朱化龙试探着问道:“在下听闻张兄弟颇受陈总镇礼遇,已然授命整编东江各部?”

    张重哈哈笑道:“陈总镇也是授了皇命,陈总镇为皇上分忧,在下为陈总镇分忧。”

    朱化龙听着颇有点羡慕,张重开口闭口为皇上分忧,为总镇分忧,而自己这几日连陈洪范衙署的门都进不去。

    张重觉察出了朱化龙脸色的变化,拍了拍朱化龙的肩膀,继续道:“朱把总无需多虑,上次的首级功在下亦寄下一颗在你的名下,黄监军已经将塘报呈送到兵部,本月便有提职任命下来。”

    朱化龙有点不敢相信,原本当时他们说好确实有一颗首级功分润给他,但是经李毓秀一番搅和,自己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这次张重竟然告诉他仍旧按照之前的约定,不由得对张重充满了感激。

    “张兄弟如此仗义之人,在下平生未见,日后若有什么差遣,朱某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张重笑了笑,“朱把总说哪里的话,在下交朋友,只会带着朋友吃香喝辣,绝不会让朋友赴汤蹈火。”

    说罢向前走了几步,在长条桌前坐下。

    朱化龙这才意识到进了屋后光顾着说话,连基本的礼数都忘了,忙不迭的道歉,亲自给张重斟了一杯水。

    张重伸了伸手,示意朱化龙同坐,朱化龙在张重对面坐下。

    “这次在下过来,除了送粮食,还有几件事想向朱把总打听。”张重说道。

    “张兄弟只管开口,在下知无不言。”

    张重用手刮了刮额头,说道:“陈总镇差在下整编东江各部,只是目下石城岛人多地狭,实在是没有空地了,在下有意在周边找一个岛屿,不知道何处合适?”

    “石城岛左近,岛屿不少,东面不到十里,便有寿龙邦岛,大小王家岛,这三个岛屿都是有淡水有人屯垦的,再往西南百里不到还有一座海洋岛,面积不下石城岛。”

    “这几座岛上目前是什么人占据?”张重问道。

    “寿龙岛原先只有一百余人屯垦,后来皮岛陷落后,撤出来的人有一部便驻扎在这岛上了,为首的是一个皮岛撤出的一个姓赵的守备。小王家岛上原有驻军,目前大约有三百人不到,壮丁一半左右,为首的是一个百总,名字叫作易治。

    大王家岛上也是皮岛撤出来的一个游击,目前人数多少,在下倒是不知。

    至于海洋岛,因可与石城、长山两岛互为犄角,历来便有驻军,营造屯垦也不下石城岛,目前驻有军民不下千人,为首的是一个守备,名字叫作宋连虎。左近驻人的岛屿就这几个了,其他还有一些小岛,因无淡水来源,并不适合驻守,”朱化龙将周边各岛的情况一一向张重说明。

    张重仔细听着,边听边在一张纸上画着各岛的相对位置,并将人员情况在旁边写明。

    朱化龙探头看了一眼张重画的地图,上面还画着一些自己看不懂的符号,朱化龙说道:“张兄弟果真心细,如果要去各岛,在下安排人给你做向导,他们可比这地图还要靠谱。”

    张重笑了笑,“好记性比不过烂笔头,不过在下还真想向朱把总借些人。”

    .......

    石城岛东约十里,小王家岛,一艘沙船正停靠在简易的码头。

    船上陆陆续续下来二十多人,这些人着统一的红色胖袄,与码头周边渐渐聚拢的十几个头发蓬松,衣裳破烂如乞丐的人形成鲜明的对比。

    张重对着身边一个中等身材,颇为精干的汉子说道:“吴队长,这小王家岛百总易治来了没有?”

    这吴队长便是朱化龙安排给张重的向导,一同借给他的还有二十名精干士兵。

    这吴队长先前已经跟张重打过几次交道,与张重也算相熟,马上答道:“回张把总的话,我昨日下午已派舢板过来,告知易百总今日提督衙署过来收编之事,只是不知为何现在没来码头迎接。”

    “无妨,”张重摆了摆手,又回身对罗成贵和曹金吩咐道:“把船上的粮食搬下来。”

    二人领命,叫了后队七八人去船上搬粮食。

    不多时,二十石粮食已经整齐码放在码头。

    岸上那群乞丐般的岛民越聚越多,不到半个时辰已经聚集了近百人。

    张重站在码头一眼扫视过去,这群岛民一个个蓬头垢面,但是精神状态却好过朱化龙营中的那些“难民”,他们的营养状态似乎并没有张重想象的那么差。

    这时,远处一个圆滚滚的东西慢慢向这边移动,走近了一看,才发现是一个人。那胖人走得极慢,好一会才走到张重跟前。

    “易百总,这是提督衙署,陈洪范总兵麾下的张把总,张把总奉了陈总兵军令,特来此地接收这整编你们。”吴队长对着那胖人说道。

    “好的,好的,咱们盼星星盼月亮,朝廷总算是想起了我们。”易治说话的声音十分沉闷,就像是猪在哼哧一样。

    张重十分好奇在这个小岛上,这个易治是怎么吃得这么胖的。

    “那可有名册地册?”张重问道。

    易治慢吞吞的从衣服中掏出一本黄色封皮的册子,说道:“回大人话,目前小王家岛共有人口三百八十一人,这要给大人说明一下哈,如果大人昨日来的话,便是有三百八十二口,昨日晚间死了一人。这个......丁口是二百一十二人,其中成年壮丁一百三十六人。这个......小王家岛都是山地,卑职带领众人披荆斩棘,目下垦得山田一百三十二亩三分有奇。这是人册地册,请大人过目。”

    说罢,双手将那个册子递过来。

    易治说话十分的慢,每说几句便要喘口气,张重十分担心他一口气喘不上来便昏死过去。

    但是这人却颇有些超乎张重的意料,他不仅识字,甚至还精于算术,就这岛上开垦的一百来亩农田,他便能测量的有零有整,这确实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

    张重点了点头,伸手接过册子,翻开一看,人册一部都是以户造册,每丁后面都标注有出生年份,籍贯、身形特点,甚至诨号。张重见后面人册最后一项写的是未婚成丁,张重看了看共有三十多人。

    人册后面是地册,地册简单画有土地的形状、相对位置,就如鱼鳞册一般,每地都标注有哪户耕种。

    张重笑了笑,说道:“易百总可算是有心人了。不知易百总原先是做什么的?看着不像是军户出身。”

    易治说道:“卑职是江淮人,天启年间随南兵到了东江,原只做营中账房先生,毛帅死了之后,东江镇屡生变故,卑职便流落在此,如今想起来,离乡已过十几年了。”

    易治说这话颇有伤感之情。

    张重抚慰了一番,估摸着人差不多到齐了,一步跨上了一块大石头上,高声说道:“今日本官奉命过来整编你们,按照朝廷的旨意,只收编壮丁作为营兵。本官此次只收五十战兵,月给银二两,一日吃三餐,管饱!收三十辅兵,月给银一两,一日三餐,管饱!”

    张重的话一说出,下面马上乱哄哄一片。罗成贵和曹金弹压了好一会,人群才稍微平静。

    张重继续说道:“但是上天有好生之德,本官也是贫苦人家出生,能够体恤大家的不易,被选中之人如有家人的,战兵家月给粮一石,辅兵家月给粮半石。现在开始报!要报名的请到这边登记。”说指了指罗成贵和曹金的位置,两人已经搬了一张方桌在了张重右侧。

    张重话音刚落,一群人便冲向那个方桌的位置,吴队长指挥着兵丁不停的用鞭子抽打,这些人才好不容易排成了歪歪斜斜的两队。

    张重来到方桌前坐下,将易治给的名册摆放在方桌上,

    “姓名?”张重见排在第一的是中年男子,看身形骨骼宽大,看起来有点瘦,但是肌肉却很发达。

    “小人名叫陈祖德,辽阳人士。”这中年男子恭敬地说道。

    张重翻看名册,在最后一项里找到了这个名字,便给罗成贵努了努嘴,罗成贵在他左臂上系了一根红色的布条。喊了一声;“陈祖德入选!”那陈祖德笑嘻嘻的走到了罗成贵身后的空地。

    第二人是身形较小,目光有些呆滞,张重摇了摇头,曹金将他推出队列,这人仍然一片茫然,不知所措,在原地打了几个转。

    第三人身形中等,看那年纪约莫三十岁上下,张重在名册中找到他的名字,他是这家户主,家中尚有妻子三人,老母一人,张重继续摇了摇头。

    第四人家身材矮小,但是看着还算壮实,家中有妻子两人,张重示意了一下曹金,曹金在他右臂绑上一根白布,将他带到自己身后的空地。

    张重按照这个方法,基本将成丁中堪用的全部选了出来,其中名册中最后一项的人几乎全部选到了罗成贵身后。

    眼看着名额已经快要全部选完,忽然人群中冲出一个看起来只有十五六岁的少年,推开前面两人,抢到了第一个位置,喊道:“钱小六,盖州人,上战场,打过建虏。“

    张重打量了一下这个少年,人虽然瘦弱,但是眼睛里带着一股少年人特有的清澈,低头翻了翻名册,在名册的最后一项,上面写着:钱小六,盖州人,军籍,天启二年生。

    “小小年纪,你如何打过建虏!”张重正色道。

    “我打过,崇祯六年的时候,我爹在旅顺口黄总兵麾下做家丁,我在那边打过建虏,后来建虏势大,黄总兵打不过,壮烈询国,我爹将我送到逃出旅顺口的船,自己返回搭救黄总兵,也在旅顺口阵亡了。”这少年说话吐词清晰,虽然说的是苦大仇深的事,但声音里却透着一股朝气。

    张重面不改色,说道:“请排队。”

    那少年还待再说,吴队长一鞭子已经抽打在了他的背上,少年“啊”的一声跳了起来,垂头丧气的走回了队列中。

    排在他前面的人一个一个全部被淘汰,到这少年的时候,他已不抱希望。

    这时曹金在他的右臂上绑了一条白布,这少年立马喜形于色,三步便跨进了队伍当中。

    拣选完毕,张重共选战兵五十人,辅兵三十一人。

    所选各兵中有家室的,当场发放粮食。得了粮食的人兴高采烈地扛着粮食回去,没有粮食的一个个唉声叹气,只觉得自己运气不好,选不上兵。

    张重走到易治面前,说道:“易百总愿意仍留岛中管民,还是入我军中,无论在军在民,仍做百总之职。”

    易治笑了笑,说道:“卑职本就不是军人,自然做不得军职,这百总在下是不做了的。卑职也不是辽人,原先管着这许多人,亦是担着责任,不忍弃他们而去,现在朝廷过来收编,他们至少也有一口饭吃,我便也要退位让贤,向上封请辞后回归故土,不然一把老骨头恐怕要埋葬异乡了。”

    张重可不舍得这样的人物就走,说道:“易百总是高风亮节,急流勇退,在下佩服的紧。

    只是易百总尚有家乡可回,可我百万辽民的家乡已尽是胡尘,遍地腥血,我百万辽民早就无家可归。

    在下恳请你暂留军中,若是不愿意再从军,便仍在营中做文书管账,月银可按照八两开支,享受百总待遇。如果一年之后你仍不愿意留下来,在下派船礼送你到登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