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祚
繁体版

第三十五章 辽兵援陕

    朱由检在驳斥陈尔翼用厂卫缉拿东林余孽的同时,又以魏忠贤、王体乾襄助自己登基的功劳,优赏二人亲属荫锦衣卫都指挥佥事,没过几天,又借着江东战事荫魏忠贤、王体乾以及崔呈秀亲属锦衣卫指挥同知,同时又把吏科都给事中陈尔翼擢升为太常寺少卿。从此魏忠贤疑心尽去,竟然不断向朱由检讨好。朱由检也与他虚与委蛇。

    朱由检在等机会,他依稀记得朝廷倒魏风波是一个贡生引起的,这个贡生瞬间引爆舆论,朝野大范围倒魏,才真正使魏忠贤丧失了话语权,缴械认输。朱由检之所以不敢过早动手,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南海子净军还掌握在魏忠贤手里,自己手里最能掌握局势的曹化淳没在身边,现在动手,不仅伤敌,还会伤己。所以没有什么特殊事件发生,他还是希望能点拨一下朝中的臣子,让他们加快进度。

    然而特殊事件来得很快,朱由检正在物色人选,点火药桶的时候,案头的一封急奏让他不得不停下来,先考虑另外一件事。

    九月二十六日,巡按陕西御史袁鲸上奏说了一件大事儿:陕西的蒙古三大寇——海虏、松虏、套虏相继起事。

    活跃于青海湖一带的蒙古部族“海虏”与活跃于甘肃松山一带的“松虏”,这两股势力与河套的“套虏”被并称为明朝后期边防的“陕西三大寇”。

    早在武宗正德年间,盘踞在河套地区多年的蒙古巨寇亦不剌离开河套出现在甘凉边外,开始对大明治下的河西州郡展开袭击。其后一百多年时间里,这三伙蒙古人与大明不知道打了多少仗,三大寇一直是西北边军的主要防御对象,直到万历中期湟中三捷与松山大捷,才彻底击溃了他们,维持了三四十年的和平稳定。

    海虏这些年分成了八支,发展迅速,兵力已经达到十多万,其中以乞庆台吉、黄台吉(非后金黄台吉)兵力最重,黄台吉驻兵西宁,与宁夏勾连,现在甘肃大军大量调往辽东,陕西兵粮告罄,陕西局势已经岌岌可危了。

    朝中很多大臣都是万历时代的人,对三大征时期的宁夏镇和三大寇一点都不陌生,可以说,在辽东战事之前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大明的主力兵团净跟这些蒙古鞑子打仗了。大臣们的警惕心还是有的,内阁更是不敢怠慢,第一时间就送入宫里,等着朱由检御批。

    朱由检也是头疼,他想告诉大臣们,三大寇没关系,影响不了大局,可谁会信啊。

    又要向西北调兵调粮,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辽事已经牵扯了大明大半的精力,西北再乱,那大明很可能瞬间就分崩离析,所以内阁的意见是砸锅卖铁也得把西北的窟窿先堵上。

    所以朝中接连七八日光景都在讨论西北局势。朱由检没有表态,朝臣们也莫衷一是。其实朱由检是在观察大家,他有一个猜测,朝臣们很有可能把西北变成第二个辽东。于是决定还是把相关人叫到东暖阁。

    朱由检当先开口,“袁鲸的题本,大家想必都看过了,都说说看吧?”

    霍维华当先开口:“启禀陛下,海寇做大,不可不防,我大明与海寇打了百年,海寇虽败,但根基未损,实在是心腹大患,本部的意思是,可就近调川兵入陕,抵御海寇。”

    霍维华直到皇帝必然要问这个问题,所以提议是早就商量好的,也跟内阁通了气。

    “几位阁臣的意思呢?”朱由检想综合一下意见。

    黄立极沉吟一下说道:“霍尚书的提议可行。”

    朱由检不由得微微皱了一下眉,继续听下去,张瑞图、李国普都赞同,只有施凤来没吱声。

    施凤来是进士及第榜眼出身,素来机警,看到朱由检眉头微皱,揣度上意,心中有九成的把握感觉朱由检对这个提议不满意。是不满意出兵西北吗?肯定不会,那就一定是川兵援陕不妥,虽然他也不知道川兵哪里不妥,但想来想去估计与奢安之乱有关,如果不能动川军也就只有从宣大或者辽东抽调人手了。

    见朱由检目光看来,施凤来正想施展一下才学,把黄立极比下去,当下说道:“臣以为,出兵甘陕十分必要,但所派兵将还需再议。”

    朱由检眼睛一亮,施凤来更加肯定自己的猜测,于是继续说道:“甘陕兵多援辽东,方才致使甘陕空虚,但调川军不妥,现在川中奢安叛军还没完全剿灭,川军不宜贸然抽调,还是从其他地方调兵为佳,臣认为兵将来源有三,一是将甘陕将士调回原地驻防,二是抽调宣大兵力调防,三是遣一部辽东精锐援陕,臣不才,还请陛下定夺。”

    朱由检懒得跟他们卖关子,“卿刚才说辽兵也可调动?卿且说说,为什么调辽兵?”

    施凤来侃侃而谈道:“纵观九边之兵,辽兵最善战,因此调一支劲旅,可震慑海寇。”

    朱由检继续问道:“若调辽东之军,谁人最佳?”

    原本兵部与内阁商量,都是想就近组织些军队防御三大寇的,谁知三言两语被朱由检带偏了。

    施凤来说道:“辽东善战者,满桂、祖大寿、赵率教、何可纲皆为骁将,可抵御海寇。”

    王之臣立刻急了,“陛下不可,辽东形式,防守尚且紧张,若调走部队,但凡有事就如千里溃堤,一发不可收拾啊,陛下明鉴啊。”

    霍维华、崔呈秀虽也是兵部尚书,但是对辽东的了解远比不上当过辽东经略的王之臣,既然王之臣这么说肯定是没问题的,所以也跟着反对。

    黄立极瞟了一眼施凤来,觉得这人为了顶替自己真是什么提议都敢乱讲,当下也不得不开口说道:“陛下,奢安乱军已不足为患,川兵南下可就近安置,若调辽兵劳师千里,沿途补给不说,且辽兵不熟悉甘陕地形,只怕要吃大亏,且辽东形式紧张,兵力捉襟见肘,补充尚且不及,再行抽调,容易出祸事啊。”

    下面众人都反对辽兵入陕,支持就近调兵,原本历史上朝廷最终还是就近调兵,事实也证明,海寇没什么大威胁,他们的精力基本都牵制在青藏一带。但朱由检可是知道,海寇没什么,他要防得根本不是海寇,而是另一只农民军——王二的义军。

    今年三月,陕西澄城县的农民首先举起造反大旗,陕西大旱,澄城知县张斗耀不管百姓死活,百般催科,受灾的百姓连果脯的粮食都没有,哪有钱粮交税,于是一个叫王二的农民暗中联络了几百人,问知县该不该杀,都说该杀,于是王二带着几百名百姓冲进县衙理论,谁知王二的手下一个叫郑彦夫手起刀落把知县张斗耀杀了,杀了官大家只能冲出县城,逃到山里落草为寇,整个过程守城的士兵不敢阻拦,酿成杀官造反的事实。而这只流寇部队几经辗转,换了好几任领袖,也出了不少名人,比如王嘉胤、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当然现在谁也想不到大明江山就毁在这样一股不起眼的小势力手中。

    朱由检别的不清楚,对这只义军可是再了解不过,于是他环视一圈,又看向施凤来,施凤来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立刻说道:“诸公所言差矣,三寇盘踞西北百年,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郡兵战力如何,诸公心中清楚,若被海寇侦知底细,反而轻慢我大明,所以西北必须以劲旅震慑方能使海寇不敢西窥,现今唯辽兵善战,否则西北又成辽事矣。”

    这段话说得极为漂亮,不愧是一甲榜眼,分析得鞭辟入里,朱由检很满意。现在他必须开口,堵住众口了。

    朱由检说道:“施爱卿所言即是,西北之事一个不好又成辽事,届时谁能平复,不若以猛将镇压,使海寇畏威怀德,不敢造次。”

    一句爱卿把施凤来高兴得不得了,其他众人却面面相觑,这句话的重点是谁能平复,若是应下这事儿,那是得拿人头担保的,大家可都没活够,大明可不是两宋,朝廷优待士大夫,大明的文官是会砍头的,熊廷弼的脑袋可是传首九边了。谁也不想当第二个熊廷弼。

    王之臣一看事不可为,马上退而求其次,“陛下此言甚是,臣以为,辽东大将不可轻动,可派游击将军曹文诏前往震慑。”

    又回到老路上了,历史上也是曹文诏奉命去陕西剿匪,最后死在陕西的。朱由检不由暗叹,历史的惯性还真大。

    朱由检摇摇头,“曹文诏名声不显,恐怕难以震慑宵小,朕属意祖大寿,众卿以为如何。”

    王之臣又跑出来反对:“陛下,祖大寿是辽东重镇,从其曾祖父祖仁以来,世镇辽东,到祖大寿已历四世,贸然调离祖大寿,恐军中不服?”

    朱由检勃然大怒:“祖氏既然世受国恩,应以忠君报国为念,王卿的意思是他祖大寿要做安禄山吗?”

    王之臣一下子慌了,心道:陛下,你不能胡说啊,我哪是这个意思啊。

    当下王之臣紧忙解释道:“臣并非此意,祖大寿忠君爱国,每战必前,臣只是觉得贸然调动,军中恐有芥蒂。”

    朱由检怒道:“朕让祖大寿镇守辽东,是倚重他的能力,朕让他震慑西北,也是倚重他的能力,卿推三阻四,意欲何为?”

    王之臣尴尬了,看向霍维华,霍维华立刻低下头,因为调动个军将跟皇帝对上,殊为不智,而且祖大寿又不是他的人,霍维华懒得为王之臣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