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虞刑官,分身异界斩邪成神
繁体版

第1章 长安多大宅,列在街西东

    大虞元隆二年,十月初一,立冬日。

    京师长安城。

    长安城有一百零八坊,有东西二市,一百万人口,繁盛举世无双。

    但也并非所有的坊都住满了人家。

    皇家居住的宫城、百官官署所在的皇城、汇集天下货物的两市都在城北,居民也聚集于此,故长安城越往南,人口越少。

    城南三列三十个坊,自前朝兴建长安城至今三百余年,已渐渐人烟稀少,其中有一些已成了废坊,无人居住,房倒屋塌,坊里荒草丛生,只有一些无家可归的乞丐把他当作容身之所,连夜里巡视的金吾卫也懒得从此经过。

    自南向北第三列,天街朱雀大街西第四坊通轨坊便是这样一座废坊。

    日已西斜。

    裴豫从通轨坊半开的坊门走出来,看着手里的两只肥大兔子,很是满意。

    宋神医说,野兔肉性热,壮筋骨,对风湿骨病有好处。

    每到秋冬,妻子的腿脚就疼得愈加厉害。

    通轨坊里已经没人住,但满坊一人高的野草里,兔子泛滥成灾。

    裴豫喜好射猎,但公务繁忙,根本没有出城一展身手的工夫。

    于是他只能退而求其次,时不时在离家三坊地远的废坊里射射兔子,既能练箭术,又能给妻子打几只野味补身体,一举两得。

    冬天日短,眼看就要天黑。

    裴豫背着弓箭,提着兔子匆匆往北走,回崇贤坊自己家中。

    裴豫走到崇贤坊西门,正要进去时,忽然一阵风吹来,带来一阵酸汤面的香气。

    裴豫脚步放慢了下来,忍不住咕噜一声,吞了一下口水。

    他是河东裴氏一族,但妻子是长安人,家中仆婢厨娘都是长安土生土长。

    裴家日常饮食,全都是长安的做法。

    这么多年来,裴豫自称已经吃惯了。

    但几个月前,一街之隔的长寿坊东门里新开了一家小食店,卖一些面食。

    裴豫第一次闻到味道便惊喜不已,垂涎三尺,立即去吃了一碗,味道虽然一般,但确是地道的家乡做法。

    店主许三娘是个年轻寡妇,和裴豫是同乡。

    许三娘的丈夫来长安经商,不幸遇到变故身死,家财也破了。

    许三娘孤苦无依,也没有儿女,只有丈夫在长寿坊东门留下的一座宅子。她便在大门口支了摊子,做些烙饼、蒸饼、汤面卖,以此谋生。

    裴豫一来满足口腹之欲,二来念在同乡份上,体恤许三娘寡妇孤苦,想多照顾她生意,便时常去吃一碗。

    但他在外面吃了,回家便吃不下,几次三番,妻子起了疑心,稍一询问,便知道了他的去向。

    裴豫为了避嫌,已有好一阵子没去光顾了。

    今天午后他在通轨坊里纵情射猎,大费体力,这时闻到酸汤面的味道,肚子里的馋虫都被勾到了嗓子眼,再也压不回去了。

    裴豫双腿不由自主地拐向了长寿坊。

    “裴大哥,好久不见你来,这阵子忙些什么事呢?”许三娘见裴豫来,笑着用河东方言和裴豫寒暄着。

    她知道裴豫是自己的同乡,就住在对面的崇贤坊,但裴豫每次来都独自一人,穿着朴素,有时还带着弓箭和猎物,许三娘并不知道裴豫是做官的。

    若是她知道了,裴豫再来吃汤面,或许就有些不自在了。

    “一些琐事,琐事。”裴豫坐到棚子下,兔子和弓箭随手放到一边,也说着一样的方言,“就来一碗汤面吧!”

    不一会,许三娘端上来一碗热气腾腾的面,裴豫一看,不由烦恼起来。

    这一碗说是汤面,但许三娘对裴豫这位同乡另眼相看,碗里满满全是面,没什么汤。这一碗吃下去,回家之后晚饭又不用再吃了……

    旁边的食客见到裴豫面前这碗面,心里都和喝了老陈醋一样酸了起来。

    “喂,老板娘,我也要一碗那位客人那样的面!”

    “你瞎起哄什么,面比你多怎么了,人家说不定还不用付钱呢!”

    “哦?那凭什么?”

    “凭什么?你没见人家带着兔子来的?你有吗?就你那个长相,带二斤肉来老板娘也不稀罕你啊!”

    “你没听来人家是乡亲吗?”

    ……

    众人开着不大不小的玩笑,哈哈笑着。

    裴豫回头对那几人笑笑,便开始低头吃面。

    来这里吃面的,大都是在两市做雇工的平民,言语多少有些粗俗,裴豫并不以为意。

    “兔子能卖钱吗?早知道我也抓两只来卖……”一个十八九岁的青年担着一担柴走了过来。

    裴豫认得他。

    这个年轻人名叫许大昌,家住长安城南十里的沈家河。

    这年轻人也是个奇人。

    别的乡民进城卖柴,都是推车或赶车来,一次拉二三百斤,隔两天来一次,可这个许大昌,脚力极快,穿着草鞋,挑着重重一担柴,半天能往返长安两次。

    这一带的居民都叫他“跑死马”。

    “你听他们瞎说呢。”许三娘红着脸,把许大昌领进了临街的店面里卸柴。

    裴豫一碗面快要吃完时,忽然听到头顶传来微弱的呱呱声,像是大雁飞过。

    裴豫循声抬头,见斜对面天上有一只飞鸟慢悠悠地飞了过去。

    他目力极好,看出果然是一只大雁。

    眼下已入了冬,这只大雁飞这么慢,想来是受了伤,错过了和雁群一起迁徙。

    现在再往南面飞,只怕会冻死在路上。

    裴豫看着大雁慢慢飞过长寿坊上空,摇摇头叹了口气。

    “大胆,你在看什么!”

    一声呵斥传来,把裴豫吓了一激灵。

    裴豫收回视线,看到面摊前面大街上正走过两匹高头大马,骑马的是一男一女。

    男的二十多岁,相貌白皙英俊,身材挺拔。

    女的十七八岁,鹅蛋脸,远山眉,樱桃口,相貌出众,眉眼和男子有几分相似。

    两人穿着都很名贵,马后面还跟着几个奴仆模样的人。

    看这排场,这两人是富贵家里的子弟。

    此时,男子停下了马,用马鞭指着坐在路边的裴豫怒目而视。

    裴豫回过神来,疑惑不解,心道我看什么?

    我看天上的大雁,也要你管?

    但他随即醒过神来,他抬头盯着大雁看的时候,马上的女子正好从这里经过。

    女子经过之后,裴豫便又是摇头又是叹气的。

    在旁人看来,他这是在对女子的样貌评头论足。

    而且似乎颇有不屑……

    “误会,误会……”裴豫抱赧一笑,端起碗假装喝汤掩饰尴尬。

    啪!

    男子挥出一鞭,把裴豫手里的碗打了个粉碎。

    几个仆人见主人出手,十分默契地站成一个圈,把裴豫围了起来。

    “竟然是黄家的公子……”

    “这下不好收场了!”

    “听说黄公子出门修道,学了一身的厉害道术,他脾气本来就不好,姓裴的轻薄他妹子,怕不是要被扒层皮……”

    “可不止啊,黄家出了不少钱,要让黄公子去大理寺当差呢!”

    旁边几个食客一边往后面缩,一边窃窃私语。

    “误会!你说的倒轻巧!哪冒出来不怕死的乡巴佬,敢对你姑奶奶不敬,来人啊,给我狠狠教训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