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居藏经阁,师叔自创三千大道
繁体版

第七章 获得御物之法,赠送育魂之术,悟出百种绝学。

    戏曲讲的是泗州故事。

    有位水母娘娘,看上了和尚张僧,水淹龟山寺。

    随后国师僧伽大士将其降服,原来是一只白色似龙的妖怪。

    这妖怪被镇压在龟山潭底,想要逃脱。

    僧伽命水工将生铁熔铸得数十丈,一株铁树栽于穴囗。附言道:铁树开花,石上生莲,许汝出世。

    后世传说,有黎山老母将其放出效命。

    牵丝戏终,台下站满了人群。

    傀儡师唱戏也不收钱,只放了个箱子,有钱的给钱,没钱的鼓掌。

    李元刚才捐钱,现在囊中羞涩。

    犹豫一番,他拿出一张符纸送入箱子。

    等散场后,那傀儡师走出了幕后,和李元相视一笑。

    “师傅手艺非凡。寻常人最多两个傀儡,您能操控六个,想必有什么秘诀吧!”

    李元开口,对方立即会意。

    这不是夸他技艺,而是问他是否懂法术。

    傀儡师邀请李元喝茶。

    两人一见如故,进楼交流。

    “先生是异人,我只是凡人。偶尔得到一本牵丝御物之法,修行十年只能唱戏罢了。”

    他又拿出傀儡,几根丝线牵连在手指上,控制傀儡行动。

    “先生能减轻傀儡重量,想必也有御物之法,某不敢过于卖弄。”

    这人话里话外全是谦虚。

    李元确实推演出了一套能御物的手段。但是仅仅能控制几颗豆子移动。

    御物一来看重技巧,二来看重神魂力量。

    这人操控傀儡多年,将精神力连带着神魂都提升了一些,这才能够一人操控六只傀儡。

    对于李元来说,这种事还是太难。

    “师傅过谦了,我虽然有点经验,只是自己摸索的小道,不能和你比。”

    这话一出,反而让傀儡师坐不住了。

    自己研究牵丝御物法多年,从未悟出什么新东西。

    这人竟然凭空悟出御物之道。

    这等悟性,长此以往可以自学成才了。

    傀儡师变得恭敬起来:“先生来日必有所成,有幸能与您对坐。”

    两人客套一番,开始了对御物的研究。

    这一场对话,傀儡师所言都是书本上的东西,李元所言更多是自己的领悟,让对方豁然开朗。

    紧接着,对方拿出一卷丝线。

    “这种丝线是我特制,最适合御物之法操控。在下行走江湖,唱戏靠它,防身也靠它。”

    对方将此物送给李元,李元也不好推辞。

    他确实喜欢这个东西,未来必然有大用。

    李元取出两条六叶的山荆,在市场价价值不菲。

    “师傅仗义,我不能白要,两份药材聊表谢意。”

    这药材极为贵重,对于傀儡师而言确实难以拒绝。

    他手中丝线不少,本来只是随手送出,对方却用如此贵重的厚礼。

    李元想的则是,这两份药材家中还有不少,自己还能再种。对方的丝线确实可遇不可求的。

    双方都有些惭愧。

    最终傀儡师拿出了一份书籍:“这是我偶然所得,赠予先生。”

    那书面上,写着《牵丝控偶小法》

    这就是傀儡师毕生机缘,都源于本书。

    李元接过此法,露出欣喜。

    自己在御物一门很难精进,如今再次获得机缘,便能推演出更好的御物手段。

    他拿在手中翻看,强忍住激动。

    “师傅馈赠此书,我也送你一本书。”

    他拿出画符的材料,用来写字。

    画符画久了,写字也极快,很快在一叠符纸上,写出了一本书来。

    在封面添上几个大字:《育魂经》

    “这是我以毕生所学,写成的养魂炼魂之术。”

    此术搭配傀儡师的控偶御物手段,将来会有什么样的成就,真不好说。

    傀儡师接下此书,收下了这次机缘。

    两人分别的时候,都不知道对方的名字。

    怀揣着今日收获,他走进了一家书店。

    书店里的书是藏经阁没有的,在这里或许有别的收获。

    “四仙对打拳、七星访友拳、罗汉螳螂拳、夜叉巡海拳、金刚三昧掌、夜叉铁沙掌。”

    这地方怎么还有武学书籍?

    一问店主,原来这种都是大众武学。

    大众武学来源不明,练成后只能当个普通武者。

    这种书到处都是。

    而练武真正的门槛,其实是各种药物、武器、练功材料、名师资源。

    也就是说,这些普通武学,也有可取之处。

    李元偷偷将这些武学记下,准备回去后推演。

    可惜没钱买书,白嫖店主的东西,过意不去。

    他偷偷放了几张符箓在柜台,离开了书店。

    青衣镇不大,但是他很少下山。

    在附近转了一圈之后,他迷路了。

    四处张望的时候,他看见一个老人。

    那人站在府邸门口,向自己招手。

    陈老先生!

    李元看着老人身上的生命之气逐渐流失,命不久矣。

    他朝着老先生一拜。

    人老了,留不住。

    李元转身离开,留下一个背影给陈丛善。

    陈老先生看着那背影,仿佛看到一道神圣金光,伸出手去,想要接触。

    随后,老人倒了下去。

    一群下人前来搀扶,也有人去找陈靖。

    众人带着老人回到屋里躺下。

    陈靖赶来,紧握住他的手。

    “我看到了,神仙。”

    ……

    “师叔回来了。”

    道观众人惊喜跑来迎接。

    李元受宠若惊。

    平时自己很低调,离开时也没告诉任何人

    眼见这么多人迎接,他正好将礼物拿出来。

    “师叔你哪来的钱?”

    木石问。

    李元笑道:“陈老先生送给大家的。”

    人死如灯灭,为老先生留点人情吧!

    众人开始议论陈老先生。

    趁着这时候,他离开人群回到藏经阁。

    今日收获除了材料,还有各种脑海中的武学。

    民间武学脱胎于很多高手。

    只是这些高手消失之后,他们的传承只能留下部分。

    如果让真正的武者来看,或许能还原武学的修炼方式。

    但是对于普通人,学完武学秘籍,也只能徒有其型。

    “总共三百六十门武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应该能有很多组合方式。”

    他用很多纸张将所记内容写下。

    一个关键字,就代表一部分精华。

    再将这些内容,按照最契合的方式,组成成招数。

    短短两天,他已经自创出几十种江湖上一流武学。

    这些武学相比较新版洞元剑法,也不遑多让。

    “一个个试试吧!”

    这些武学他基本都会了,但每一门功夫要大成,都需要无数次苦练。

    离开藏经阁,来到后山。

    这里空旷有没有草木,加上山中财狼虎豹,很少有人来。

    “寸指测渊。”

    一刹那。

    指尖劲气惊人,贯穿草木。

    这是内力。

    那些武学中没有内力的修行方法,奈何李元自寻渠道,悟出了超过大多数人的内功功法。

    但即便如此,他的内力短时间也很难超过世俗高手。

    “这点内力,竟然可以达成这个程度。若是那个猴子再来,一回合足以。”

    林默真实实力和十九不相上下,全靠偷袭取胜。

    若是将这个交给她……算了,她只爱剑。

    接下来,测试第二种武学。

    劈风斩浪。

    测试结果,不好用。

    覆军杀将……

    飞沙走石……

    苍蝇见血……

    试验多种武学之后,他选出了三种修炼。

    寸指测渊,用于偷袭。

    浮踪浪迹,身法。

    寸铁手,用于赤手搏斗。

    有了这三招,他又借鉴众武学,将洞元剑法改进。

    天下高手众多,李元至今不敢高估自己。

    殊不知天下高手,他已经少有敌手。

    离开后山,他立即回到藏经阁继续钻研。

    不久,一大一小两个身影来到后山。

    “师父,这些是!”

    说话的,正是白狐小玄。

    他的身边一只白鹿,正是洞鸣居士。

    如今居士看向此地环境,被李元破坏得不成样子。

    隐约间,可以看出练武的痕迹。

    “这里至少了数十人来过,留下各自绝技。”

    很快,洞鸣居士得出了自以为的结论。

    小玄点头:“这些人很强吧!”

    “自然。”

    居士在地上观摩一番,左右打量。

    “这些人全是一流高手,各自有不同的武学,且没有师出同门者。”

    这么高手,不是修炼同一种武学。

    他们应该不曾打斗,仅仅是表演自身手段。

    留下这么多痕迹,这是为了什么?

    “你去通知那位道长,就说山中有高手入境,目的不明。”

    小玄很难理解。

    平日里很少见师父这样郑重。

    上次的妖猴,如果不靠毒物偷袭,也不可能威胁到师父。

    这些入山的人,真的这么可怕吗?

    “师父,连您也打不过他们吗?”

    随后,她了解到残酷的真相。

    凡人武者,修行普通武学,八十载才能有这等威力。

    略有天赋武者,修行正统门派武学,五十年才有这样的程度。

    眼前这些高手,每个人修行武学时间不长,但是天赋之高,所用武学之妙,已经不弱于百年功力。

    如此这些人有异心,恐怕青衣山在劫难逃。

    意识到这件事的重要性,小玄立即前往青衣观。

    不管这事道长知不知道,山里唯有道长值得信任。

    当她来到道观,偷偷进入藏经阁窗户的时候。

    “对不起,打扰了。”

    眼见藏经阁内还有个女人,小玄顿时跳了出去。

    不能打扰道长。

    所以她等着。

    那藏经阁中的女人,正是陈靖。

    而陈靖见到妖狐开口说话,已经呆滞在原地,盯着窗口看。

    是幻觉吗?

    “道长,您有看到什么吗?”

    李元摇头:“老爷子是喜丧,你也不宜伤心过度。刚才是出现幻觉了。”

    听人这样说,她也以为是幻觉。

    陈靖双目通红,已经哭过一场。

    “爷爷求道多年,未曾见过仙人。临终前说世间有仙,陈靖才来询问道长。”

    李元摇头:“我也不知。”

    这个回答在意料之中。

    陈靖将一个箱子打开,这些都是陈老先生捐赠的。

    老爷子当年捐赠过道藏,有引李元入道的恩情。

    如今人去了,其余道书也没用了。

    唯有道观能更好保管这些书籍。

    陈靖再三思虑,便将其捐赠给了青衣观。

    李元也不推辞。

    他心中有些事忘不了。

    受老爷子恩惠,不可不还,倒不如趁早。

    于是引陈靖来到一处靠内的书架。

    “这些是?”

    很快,陈靖认出了道藏,是爷爷捐赠的。

    随手翻开一页,发现一些批注。

    她多年来也看了很多道书,认得里面的内容。

    批注在解释一些感悟。

    有些道书暗藏修行奥秘,常人难以理解。

    批注者悟出了修行之法,将其记下。若是阅读者能看懂,便是修行路上的临门一脚。

    “这些,难道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