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居藏经阁,师叔自创三千大道
繁体版

第二章 复原符箓,野狐听经

    他貌似不经意的一问,才是攀谈良久的真实目的。

    对于法术,陈靖并不觉得是秘密。

    她思考一番,解释道:“民间传说,天地规则是一种灵气,为天地所用,流转于世间,维护秩序。”

    灵气?

    紧接着,陈靖点破了李元近日来的一系列疑问。

    所谓灵气,属于天地力量的显化。

    天地要调整风雨雷电,需要通过灵气变化。

    天地要改沧海易桑田,需要动用灵气运转。

    天地要影响生老病死、众生命运,依旧是靠灵气来影响。

    “灵气,便是天地的力量。修行法术,便是夺天地造化,代行权柄。”

    陈靖说完这一切,又补上:“这些都是道听途说。”

    而李元已经明白了一切。

    随即他询问关于灵气的详细信息。

    “灵气分很多种,就像天地分派不同任务的枢纽。地脉是灵气、阴气是灵气、日光是灵气、朝露是灵气、月华是灵气……”

    月华!

    听到这里,李元终于明白了。

    月华便是灵气的一种。

    陈靖:“日月五行等元素灵气,可以为凡人利用。而生命之气、运气神秘莫测,是常人难以利用的。”

    他发现这陈靖不仅记忆力好,连悟性也是极高。

    不经意间,他试探:“姑娘可否想过,承袭老先生之志,探寻修炼的路?”

    可惜,陈靖摇头拒绝了。

    对于她而言,一生别无所求,过着普通生活就行。

    可以开个花店,又或者卖点糕点,做自己喜欢的事。

    “若有机会,也想见见真正的仙人。”

    她笑了笑,离开了青衣观。

    李元对她心存感激,送了她一程。

    今日收获很多,特别是灵气。

    按照陈靖说法,灵气在体内磨合后,会转化易操控的真元,施展各种术法。

    真元的储存是有上限的。

    这个上限是定死了,没有什么筑基金丹之类的境界。

    也就是说,修炼到头也不敢为了便利滥用法术。

    如果不用真元,也能施展法术的话……

    是不是就可以无限使用了?

    关于灵气和真元,只是陈靖看书后的的猜测。

    “我自认悟性极高,而这陈靖没有求道之心,却走在了我前面。”

    将收获记录在纸上,又径直前往观主草庐。

    这是老观主居住的地方,现在荒废了。

    他进去找了找,确实找到了一些经书。

    经过查验后,都是无用的东西。

    还有一些祈福作法的法器,不是那种宝物,是祭礼法器,没什么用。

    当道士这么多年,祈福作法的本事是真是假,他还是知道的。

    当他准备离开的时候,床下一个箱子引起起了他的注意。

    先前没看,是因为这个小箱子太小,也太旧。

    李元扒拉出来一看,一个很小的木箱,比巴掌略大。

    “这么旧,不知是多少年的古董。”

    他费了好大劲没打开,最后用刀撬开了。

    里面是一张符纸。

    一张陈旧、破碎,再普通不过的符纸。

    可是当他看见符箓的第一眼,他便知道这是真东西。

    “这符箓上,有种让人摸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存在。”

    又是那种感觉,不断提示这个东西不平常。

    这感觉到底是怎么来的?

    李元只好将其带回藏经阁,开始了新的研究。

    首先,将符文拓印下来。

    再用灵气在纹路上引导。

    “果然有用。”

    这符文是类似朱砂的东西写的,拥有聚集、运转、利用灵气的能力。

    符文上还有一种东西,好像是意念?

    不,是血液。

    拥有真元的血滴。

    ……

    李元突破了关键性的一步后,进步就快多了。

    第一日,他模仿出了六种能够汇聚、利用灵气的符文。

    第二日,他找到了运转体内真元的方法。

    第三日,他将各种符文组合,形成了简易的阵法,不过没什么用。

    第四日,他编写出了《月华修行法门》。

    第五日,他找到了破碎符纸的原材料。狼毫笔、浴日黄纸、鸡血砂。最终刻画符箓失败。

    第六日,他发现月华真元不适合此符,利用符纹自创阵法,模仿经脉运转,将日华转化为真元并储存。

    第七日,复刻出符纸。

    “成功了。”

    多日努力,他终于真正步入了修行。

    制作出符箓,等于能够间接使用法术。

    而且他完全摸透了这是什么灵符。

    九龙符。

    传说中的九龙化骨水,便是用此符兑水。

    “原来师父的九龙化骨水,就是模仿这个符箓做的。可惜徒有其型,没有原符箓半点药效。”

    为了保护青衣观的名声,他连夜制作了很多九龙符,将仓库中的符纸全部替换。

    这样不仅能治病救人,还能挽回道观的声誉。

    将事情做完,终于可以休息了。

    接下来的时间里,他继续研究道经。

    在书中,他找到了许多关于法术的想法,并且用实践一一印证。

    直到木石等人的到来,打破了这段宁静时光。

    “师叔,我们想求教一下这本《玉兔金蟾妙经》。”

    木石等人一共五个弟子,拿着一本道书前来求教。

    不过李元目光没在经书上面。

    他盯着木石怀中。

    那是一只白狐。

    这狐狸在装睡,怕引起李元的警觉。

    他想了想,为这些孩子讲解经书。

    随意翻阅了一下,发现这些道书有很多批注,是藏经阁没有的。

    “这些批注解释得很透彻,不过有些关键性的内容,批注者也没能弄清楚。”

    紧接着,李元解释了一些名词,还有一些原因说了出来。

    看来批注者修行理解很高,但知识量太少,以至于被阅尽道书的李元赶超了。

    这过程中,他一直盯着小狐狸。

    这小家伙刻意接近木石,就是为了让自己讲解经书?

    虽然是凡人著作,但里面隐隐能看出适合妖物的月华修行法。

    创作者应该有观测妖怪修行,将其详细记录。

    可惜李元已经有了自己的法门。

    不然,这东西倒是可以帮到自己。

    “这道书作者应该是普通人,批注者就不知道了。你们涉世未深,外面人心难测,莫要被人骗了。”

    提醒了一下弟子们,就将人送走了。

    木石等人带着白狐悄悄离开了道观。

    随后众人兴奋起来。

    木石:“我就说了,师叔肯定能看懂。”

    另一个小孩摸了摸白毛狐狸:“师叔刚才说的是修炼吗?怎么听着很难理解。”

    白狐静静思考,将李元讲解的内容消化。

    大家也不打扰。

    等了很久,狐狸终于睁眼。

    “原来是这样。”

    小狐狸惊喜得又蹦又跳:“那位道长言简意赅,今日所得受益匪浅,以后便能修行完美的法门了。”

    她怎么也想不到,家族修炼多年的方式,竟然如此缓慢。

    今朝明悟真正的修行之法,就像进入了新的世界。

    那道长果然有道行,自己神念没有感觉错。

    或许是太兴奋了,引来几个道人异样的眼光。

    她尴尬地朝着大家叩拜,口吐人言:“多谢各位道长,小妖来日必当报答。”

    随后,野狐朝着树林深处而去。

    暗中,李元默默地看着。

    狐狸口吐人言?

    世上真的有妖?

    先前拜月求月华,就是这些狐狸吧!

    “这个世界好危险,还是少出门为妙。”

    李元回到道观,继续宅居看书生活。

    道观中,除了三师兄和李元,其他师兄弟已经分别下山去了。

    有的去还俗,有的去云游,有的去建立新的道统。

    这是青衣观传统。

    从此以后,山里只有无垢一个话事人。

    至于李元,存在感很低。

    除了讲经的时候。

    “八师叔好像回来了。”

    “他带了一个女孩回来,真好看。”

    “那是他老婆吗?”

    “别瞎说,是侄女。”

    ……

    八师兄下山之后,恢复俗家姓名——林间绕。

    他带着一个女孩找到上了自己。

    这女孩和陈靖年龄相仿,倒是一副好皮囊。

    “可惜有点憨。”

    李元评价到。

    林师兄并不生气,反而点了点头。

    “林默父母没了,我找到她的时候,被庄稼人捡了当童养媳。”

    听林师兄的意思,想将这侄女放在道观里。

    毕竟外面人心复杂,安置在道观,他还是比较放心。

    而李元想了想,劝他找无垢师兄说说。

    “师兄说了,你点头就交给你。除了你,其他人都挺忙。”

    闻言,李元哑然。

    “既然如此,不如给她安排好人家嫁了吧!”

    两人商议一番,觉得这是个好办法。

    不过林师兄尚有事要做,只能将林默暂留此间。

    李元将他送走后,拉着林默到观主草庐。

    “这是先师居所,你将就一下。”

    林默虽然憨憨的,但是智商趋近正常人水准。

    她款款行礼。

    等李元走后,这丫头便在屋里随意翻找起来。

    这里大多都是观主遗物。

    法器符纸书籍居多。

    她偷窥过私塾,学过字。

    看懂了眼前书籍。

    “洞元剑法?”

    邂逅相逢萼岭边,对倾浮蚁共谈玄。拟将剑法亲传授,却为迷人未有缘。

    此剑法来历不明,遗落道观。

    是青衣观世传剑法。

    林默翻看了几页,以指为剑,在房间舞弄。

    话分两头。

    李元这边可就有的忙了。

    有弟子来找他。

    “师叔,过几日是暮商道会,观主请你做好准备。”

    又有正事了。

    讲道,一般有年长的弟子代劳。

    但李元毕竟的传道者,精深之处,还是要他亲力亲为。

    他拿出了几本经书,做好了功课。

    等到讲经之日,几十个弟子来到藏经阁外。

    他端坐讲台下看去,还有别处道观的道友听讲。

    除了道士,还多了两个。

    林默。

    白狐。

    “今日所讲,乃是胎息经旨。”

    也不知道林默来做什么。

    她听讲之时,一直摇摇欲睡。

    “师叔。”

    讲解之时,木石开口了。

    “请问师叔,书中所言太一是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