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八三做玩主
繁体版

第九十七章 岳飞传

    人多力量大,不过一天功夫三间瓦房就被贴上墙纸,外面也刷了涂料,焕然一新。

    堂屋正墙是一个巨大的,类似于电视背景墙的图案“喜上眉梢”,几只喜鹊在梅枝上,栩栩如生,美轮美奂,仿佛能听到喜鹊的叫声。

    婚房内则是满屋子的玫瑰墙纸,贴的满满当当,空气里似乎还能闻到玫瑰花香!

    其他地方则是较为简单的墙纸,底部一米是类似古代砖墙的墙纸,上部是满墙的小清新花纹。

    看的林耀眉头直跳,他明明带了七八种墙纸,谁知道怎么就贴成这个样。

    这要是放在四十年后,妥妥的父母风装修,刘卫军得有种杀人的冲动。

    这色调这风格,怎么看都有点不搭。

    不过在这里,收获的却是满满的感谢。

    刘卫军握住他的手,感激道“大哥你对我实在太好了。”

    “没什么,你是我兄弟嘛。”

    犹豫半天,林耀最终还是没有指出墙纸贴的太过不协调。

    你喜欢就行。

    他何必非指出其中的不妥,没看到其他人都认为这样很好。

    将家具搬到屋内,归置整齐,林耀又拿出娃娃贴画,是两个粉雕玉琢的小娃娃,光着小屁股,露出可爱表情。

    这是他专门在淘宝上搜的,十几二十年前很常见,现在嘛,谁结婚还贴这玩意。

    不过在八三年却是新鲜玩意,有人羡慕道“好可爱的娃娃,林大哥连这都能买到,真是有本事。”

    休息了会,林耀招呼众人喊道“来来,都帮忙把东西搬下来。”

    打开盖在车上的篷布,众人顿时惊讶的长大嘴巴,这上面竟然有三台崭新的缝纫机,连包装都没拆掉的那种。

    刘卫军喊道“怎么有三台缝纫机,大哥我用不了啊。”

    “谁告诉你都是给你用的,蓝印花布那边也要两台。”

    蓝印花布现在还是池家寨的孙大妈帮忙缝制,她一个人一天到晚不休息,又能缝制多少?

    等日后蓝印花布作坊翻新重建步入正轨,总得扩大规模,所以他就趁机多买了两台。

    帮忙抬下一台缝纫机,找地方放下,几个人越看越是喜欢,你看这崭新的缝纫机包装都还没拆下来,自己家要是有一台,何愁找不到老婆。

    林耀随手递过来两个盒子说道“对了,这是手表,下聘礼的时候给梁美娟送去。”

    “怎么有两个?”

    “这是一对情侣表,你跟梁美娟一人一个。”

    两个手表?

    几人看的那叫一个羡慕,眼珠子都要陷进去了。情侣表呀,他们还是第一次见。

    在旁边起哄:“卫军哥,带上试试。”

    “对啊,戴上试试,让我们看看什么样。”

    刘卫军被他们说的兴致高昂,便打开盒子将其中的表取出,带在手上。

    随后抬起手腕,查看时间,露出崭新的上海手表。

    那潇洒别提了,顿时让几个人成了小迷弟,簇拥着他羡慕不已。

    林耀不禁苦笑,就是个小手表有什么好羡慕的?

    炫耀半天,刘卫军忽然跑过来询问“大哥,这表怎么不走?”

    林耀绝倒,合着你炫耀半天,还不会用?那你这半天是炫耀的什么?

    “看到旁边的柄头了吗,这就是用来上学调整时间日期的……”

    最后林耀将收音机拿下来,放到桌上。

    有人询问道“这就是收音机吧?”

    “没错,这可是我好不容易买到的。”

    林耀放上电池,打开收音机,便听到里面传来声音:

    “南宋时期,金宋两国的爱华山前展开一场殊死战斗。元帅岳飞带着牛皋、汤怀、王贵、赵义、周青、吉青等人直奔疆场。

    门旗列闪,任标旗闪在两旁,岳飞在帅字旗脚下带住坐骑……

    这是岳飞传选段《岳飞

    大战金兀术》,听声音是刘兰芳所说。

    这位可是评书界中的牛人,代表作品便有《岳飞传》,当时随着《岳飞传》播出,社会治安大大好转,公安局还送了她一面安全卫士的锦旗,从此人称“净街侯”。

    与单田芳、张贺芳并称“三芳”。

    七八十年代,借助广播电台,评书风靡一时。

    刘兰芳、单田芳、袁阔成、田连元,这些名字和他们的作品《岳飞传》、《白眉大侠》、《三国演义》、《杨家将》,成为一个时代的共同记忆。

    而四十年后又有多少人喜欢听评书?

    很少很少,除了老人之外,年轻人已经很少有人喜欢听这个。

    现在一群人倒是听得津津有味。

    “岳飞一见人出战,嘱咐手下人压住阵脚,抬腿得胜钩鸟翅环,摘下利泉神矛,掌中一抖挺枪跃马,要收复河山……”

    一段《岳飞大战金兀术》说完,众人听得津津有味,半天才回过神,议论起来:“真是太好了,不知我们什么时候才能买上收音机,到时一定天天听。”

    有人询问“林哥不知收音机多少钱?”

    “这个一百五,真要喜欢的,一百三我给你一个。”

    这么贵!也太贵了。

    本来听着岳飞传有些心动的几人,顿时麻爪,连碰都不敢碰,生怕给碰坏了。

    “放心,只要你们好好工作,很快就能有钱购买收音机。”

    “不知我们去鹏城每月能开多少?”

    “不多六十,好好干还能更多。”

    “六十块,这也太多了吧!”

    众人惊叹,他们很多人一年也挣不了这么多。

    “乡里乡亲的,我总不能让你们吃亏。”

    这句话瞬间赢得了众人的拥戴,听听好人啊,不愧是村里走出去的,对他们就是好。

    其实主要原因嘛,还是那边公司给闹的,鹏城作为经济特区紧邻香江,本来工资就高。

    再加上他又是跟别人合伙开的家电厂,在香江那边招了不少技术工人,乃至于科研人员。

    他们辛苦渡江去鹏城工作,工资本来就高,换算下来少说有三千港币,多的甚至能达到七八千。

    按照此时的比例,能有一千到两千四唐币。

    这样高的工资,你总不能给招收的工人工资太低。

    这要是因为工资差距太大,心里不平衡报复公司,将电闸一拉,或者干出什么蠢事,他想哭都来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