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点修行,我的技能有特性
繁体版

第四十章:技术活

    在另一个时空,辣椒是在十六世纪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进入中国。

    但在这个世界,辣椒似乎是本土植物。

    剑南道的唐人对辣椒的烹制极为擅长。

    李维眼前的这碗苗条上浮着红色的辣椒油,辛香辣味传入鼻中,让人很有食欲。

    几口面条下肚,李维有些满足。

    他只是个道士,莫名其妙被传唤参与谭耀光,又莫名其妙参加了诗会。

    一种割裂但很真实的体验表明他现在确实不是生活在梦境中。

    丢下铜板,李维起身。

    正要离开,他瞥见了两个大摇大摆的身影。

    脸上红肿未消,本来该在大牢中等着自己的那两个混混,竟然又出现在了眼前。

    县衙被周家侵蚀到了这种地步?

    李维立在原地,没有动作。

    “钱呢?”

    其中一人走到面摊女子前,恶狠狠重复:“钱呢?”

    女子身躯颤抖,手中握着的竹勺险些拿不住。

    见女子不回答,一个泼皮挽起袖子,做出要打人的架势。

    此时一旁的小姑娘瑟缩在桌角,大眼看着两个泼皮,恐惧中带着仇恨。

    “如果我是你,我就不会打人。”李维轻飘飘开口。

    两个泼皮这才转头看向李维。

    并不是李维不起眼,而是李维公服染血,方才没穿。

    要打人的泼皮讪讪放下挽起衣袖的手,神色中带着畏惧。

    “爷,您还在呢。”

    “呵,命长,死不了。”李维皮笑肉不笑:“出来得挺快啊。”

    泼皮本来有些畏惧,听到这句话之后,似乎是想起了什么,竟然挺起胸膛,带着几分没由来的底气:“咱们周家势力大着呢!”

    李维不置可否地笑笑:“你收的什么钱?”

    另一泼皮回答:“每个做生意的都得给,这是四爷定下的规矩。”

    “周四爷?”

    泼皮点点头。

    周家当家的也就那几个,其中周三、周四算是比较活跃的。

    周大和周二这些年很是沉寂,李维没怎么听说过他们的事迹。

    周五似乎不在安平县。

    “每家多少钱?”

    泼皮不答。

    李维轻轻挑起眉,右手缓缓摸上刀鞘。

    泼皮见状想起了上次的大耳刮子,赶紧赔笑:“这种面摊得六十文,若是有店面的,一百二十文。”

    六十文,一碗面五六文钱,除去成本,一碗面估计二三文利润。

    也就是得卖二三十碗面才能在不亏本的情况下交够这些泼皮保护费。

    生意难做,在这个冬日,一天能不能卖够二三十碗面还是个未知数。

    春江水暖鸭先知,吏治败坏贩先觉。

    “你周家好歹是大家族,何苦与市井小贩争利?”

    “我们下面的人哪里知道,都是周爷的安排。”

    李维轻轻点头,也没为难他们:“城西是我的辖区,你们别再来了,我既往不咎。”

    两个泼皮面面相觑,随后还是鼓起勇气,拒绝了李维:“爷,不是您说话不管用,是周爷安排了......”

    “那就是我说话不如你们周爷管用了?”

    “没有没有!小的可不敢!”

    “那就和我走一遭吧,县衙大牢你们熟悉得很。”李维指了指腰间锁链:“我就不用家伙了。”

    好一番拉扯之后,两个泼皮垂头丧气跟着李维回了县衙大牢。

    李维没有为难狱卒,也没有询问张之维的名头是否不管用。

    这种情况明显是有人施压,而张之维本就能力有限,不想多管这些事情。

    甚至这些事情本就很常见,只是在李维接受的依法治国、有法必依的教育中,这种罔顾朝廷律法的事情难以接受罢了。

    随着关上牢门,李维解下腰间锁链,锁在牢门上。

    狱卒手里有全部牢门的钥匙,但没有捕快身上锁链的钥匙。

    在方才简单的交流中,李维心中已经有了一些计较。

    这两个人那莫名其妙的底气,说明他们可能知道一些什么。

    但现在问是问不出来的。

    得饿上三天。

    剑南道的冬日空气依旧潮湿,寒气极重。

    在没有食物提供热量的前提下,饿三天足够让他们成为瑟瑟发抖的鹌鹑。

    李维专门选了一间靠近水沟的牢房,这里水气更足。

    在两个泼皮幽怨的眼神中,李维转身离开。

    临行前塞给狱卒半两碎银,让对方这两三天不要给两个泼皮饭吃。

    虽然上次让狱卒不放人,对方没有做到。

    但这应该是多方面因素。

    只要狱卒不是周家的人,那只是不给饭吃,几天也饿不死,对方应该会行个方便。

    走出牢房,李维回到住所。

    还没打开门,已经有个书生模样的人靠近。

    “敢问阁下可是李维李大家?”

    说话文绉绉,语气酸腐。

    李维拱手示意:“我是李维,但不是大家。”

    “李大家!您那首北国风光词可真是不凡呐!”书生眼见找对了人,像是见到了偶像一样,脸上涌上潮红色:“我每一句都认真品鉴,着实气魄宏伟!”

    “这是伟人所做,以教员之心胸,当有此气魄。”李维摇头。

    书生听不懂伟人和教员所指,但出于读书人的圆滑,他改口说道:“李大家可知道一年四次诗会,都会有拜帖发出?”

    李维早就听邢业修说过,但看着眼前书生的倾诉欲,他摇摇头:“请先生解惑。”

    李维一句先生让书生有些高兴,他连忙摆手:“李大家客气了,学生可当不得先生。”

    “每次诗会都会有几封拜帖,都是院长亲自点的人,只有极为出色的诗词才能得到!”

    “拿到拜帖,年后元宵可来书院,书院有大儒讲课!”说到这里,书生凑近了李维,神色猥琐中带着知晓独家消息的窃喜:“科举的题,就是这些大儒出的哩!”

    书生明显对武道不了解,也不知晓会有人讲解武道修行的困惑。

    对他而言,读书破万卷,在朝廷谋个好差事才是正经事。

    李维做出惊喜的模样:“此话当真?”

    “当真!”书生得到了莫大的满足:“这是以前的师兄告诉我的!”

    随后他递过拜帖,交给李维。

    “李大家,一定收好,如果拜帖掉了,可补不了!”

    “多谢先生!”李维照例拿出半粒碎银,塞给书生。

    在书生推辞的动作里,他准确将这碎银塞进了对方敞开的衣袖。

    读书人大多清贫,且傲骨铮铮。

    要给对方辛苦费,还得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这可是个技术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