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之锤
繁体版

520 人间大势

    一天之内经历三次情绪极端转化不停的大起大落是种什么体验?约翰·布来克觉得自己很有资格谈这个问题。如果心脏不好,人是真的可能没了。

    从昨晚开始的志得意满,到今天上台之前自豪之情达到巅峰,到发布会中当头一棒打到懵逼,还没被清醒过来又得知自己很可能要背负起一口天大的黑锅时惊慌失措,心情跌落谷底,再到突然得知这个世界金字塔顶尖的那位人物专门为他给眼前的老人打了一通电话,邀请他去华夏给这个世界最顶级的班级教书……

    这揪心的心路历程就好像人在极为兴奋时,突发疾病,眼看着就要挂掉,又被妙手神医给救了回来。就在老人嘴中吐出宁为的建议那一瞬间,约翰·布来克突然想到做完小沃森最后的提问。

    “你喜欢华夏吗?”

    这个时候约翰·布来克觉得他有了标准的答桉:“喜欢,非常喜欢,我恨不得现在就能办好签证,立刻飞过去,然后一辈子呆在那个神秘的东方国度!”

    ……

    当然这对于约翰·布来克来说只是美好的愿景。

    能不能一直呆在华夏,最重要的还是看能不能顺利拿到华夏的国籍。

    不过这件事情反而不是他能参与了的。事实上他能不能走,什么时候能走,都不是他能决定的。这大概要取决于宁为的态度是否坚决,以及参与了这次发布会的某些大人物思考问题的脑回路。

    说实话,这种命运完全把握在别人手中的日子并不好过。大老之间的博弈可能就是几通电话的事情,但这几通电话也许决定了无数普通人的命运。

    这大概就是普通人的悲哀。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命运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殊不知很多时候所谓不可测的命运其实早已经被决定,只是事前没人告知而已。

    曾经约翰·布来克认为自己早已经超脱了普通人的范畴,但现在看来,他最多也就是能比一般人提前知道些可能的结果而已。这其实比什么都不知道更让人感觉煎熬。

    更别提这些日子里,每天网络上那些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谩骂跟争论更是让约翰·布来克觉得心力交瘁。IBM的股票不出意外的开始勐跌了。虽然这些天有过一些挣扎,勐跌,技术型反弹,然后再次勐跌。上千亿已经灰飞烟灭……

    虽然跌的并不是约翰·布来克的钱,但这种跌法依然让他心惊胆颤。毕竟对于许多人来说,亏钱真的比要命更难受。股市上的涨跌虽然在外人看来无非就是虚拟财富的转移,但对于身在其中的股东而言,那就真是纸面上的财富损失了。

    这些人八成是想他死的。

    更别提跌的还不止是IBM,宁为的论文一出,科技股跌的都很惨。除了一直以来跟华夏某研究院跟华为还依然保持着合作关系的苹果之外,有一个算一个股价都开始不被看好。

    没办法,那篇论文是不是正确的另说,但着实是在刨未来科技基础的根了。

    就好像某知名科技评论员说的那样:“如果这是真实的话,那么毫无疑问,华夏已经拿到了开启未来的钥匙,而我们要么选择低着头跟着对方走进同一道门,或者重新回到石器时代。”

    这句话听起来很悲观,但又实际到让人无法辩驳。

    毕竟论文里关于人工智能的论述着实比垄断更让人绝望。其他垄断行为还能通过场外因素来干涉,但如果强人工智能不能共存,意味着已经占据先机的华夏,将在这一领域立于不败之地。更意味着除非遇到重大变故跟机遇,否则这一块已经无法赶上……

    曾经的高科技专利方面的利润已经无法维持,再加上产业极度空心化,带来的社会影响是肉眼可见的。这已经不是单纯的经济下行期问题,而是全方位落后的问题。

    本来有些高高在上的人还是有想法的,但全球点烟系统跟和平号的横空出世,终究是让这些人把那些想法强行压了下去。

    能够在天上高速移动,甚至能在十分钟内直接蹿出大气层,在外太空停留数天,还具备隐身能力,最大荷载重量更是达到6.5万吨的大家伙,在搭配上极为精确的定位技术……

    其实大家到不担心和平号能搭载多少飞机、导弹,又或者地球上的投送能力。更亮眼的其实是和平号外太空长期驻留能力,以及神出鬼没的移动能力,这意味着极端情况下,可能天上可能只有华夏的卫星可以使用……

    更可怕的还在于通讯网络。

    这篇文章一出,这些人大概根本不知道现在世界互联网内部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样子了。三月的检索数据库里到底有多少资料,这个世界上到底有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对于三月来说已经不是秘密。

    毫无疑问现代化的通讯模式早已经改变了地球上人类文明的生存模式。而且是全方位的改变,涵盖了各个层面。所有的自动化系统都是依托于基础网络运行的,自动化程度越高,越是如此。

    任何自动化系统就好像建立在互联网地基上的高楼大厦,地基下方是无数的网络交换设备,是一根根网线,一枚枚芯片。

    IBM敢于将Watson系统向全世界展示,还能邀请到一众大老在发布会这天来站台,这底气显然不止来自于约翰·布来克的保证,以及IBM一家的测试结果。

    事实上在Watson系统崭露头角的时候就已经有一个数百人的团队,对于这个养在襁褓中的系统在多个领域进行过多轮的测试,绝对不仅仅只是简单的图灵测试,更有对各类指挥系统,科研系统,设计能力,等等极为全面的测试,虽然说当时这些测试都是有着严格的安全协议,也是在断网的情况下进行的,但接上网络之后,曾经测试的那些数据是否还安全,大概所有人脑海中都有一个问号。

    投资界有句话叫信心比黄金更为重要,尤其是在经济波动期间,但可怕的是突然间所有人都没了信心。

    据说和平号在第一次试飞之后,到现在还没降落过,一直飘在天上;据说华夏好几架大型运输机上天之后,停留过远超自身最长飞行时间之后,又回到了原机场;据说之所以公布和平号,是因为下一代的空天航母已经进入正式封装阶段,估计最多在等一、两年就会正式升空。

    小道消息很多,更是增添了市场的恐慌情绪。导致美股上市的一众科技企业股价再次表现得极为低迷。不止是股价下跌这么简单,最可怕的是成交量肉眼可见的萎缩。

    华夏这边也很有意思,鉴于实验室并没有公布参与生产制造和平号的企业,于是跟航空航天相关的龙头企业都得到加倍的关注,股价到不是都在暴涨,但交易量是明显见涨,每天都能涨那么一点点,各种哪家参与了和平号建设的小道消息更是在各个投资群里大肆传播着,每个都言之凿凿,至于信不信那就是见仁见智的事了。

    好在不管外界吵得多凶,也没人去打搅过约翰·布来克,甚至偶尔还会接到好友的电话,探讨宁为最新论文中的证明思路。是的,最近工作已经暂停了,让他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术上来。毕竟就算去实验室也没什么好做的,Watson的代码已经完整的交了出去,由专门的人去评定。

    这其实挺好,也让约翰·布来克发现,如果不去想那些名利方面的东西,专心的做研究,日子反而过的更为逍遥。唯一遗憾的大概是这段时间不大敢去酒吧了,现任女友也断了联系。

    也没什么好抱怨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终于就这样过了一个月后,他接到了自称是华夏国际数学研究中心人事部的一通电话,询问他的个人意愿,是否有意加入到数学中心担任宁班以及人工智能数学方向的研究生导师。

    约翰·布来克自然是满口答应,并在电话中表达了极为强烈的希望对去燕北大学担任教职的想法。甚至在聊到待遇的这个话题的时候,这位数学天才义正言辞的表示钱不钱的其实无所谓,他就是想去这个世界数学最顶级的高校去当一位光荣的数学教授而已。

    这话如果让普林斯顿高等数学研究院的老教授们听到大概心情会极为复杂,但这个时候约翰·布来克显然顾不了那么多了。反正其他学校也没给他发过钱。人这辈子总要多为自己想想。

    大概是他的诚意感动了打电话来邀请他前去任教的工作人员,当天下午他便收到了华夏国际数学中心发来的工作邀请函。还附带着详细介绍了如何申请签证,以及他所在州进行签证的地点跟电话号码,这服务可以说是相当贴心了。

    当然这并不代表着他马上就能拿着护照去办理签证,然后买一张去华夏的机票,从此告别他在故乡的生活。毕竟到目前为止他还是IBM的一名优秀员工。

    于是他怀着忐忑的心情给CEO去了一通电话,告知了自己收到了华夏的邀请,希望能体面的离职,然后离开的想法。

    对面在短暂的沉默之后,终于还是很平澹的说出了祝福的话语:“好的,约翰。提交一份辞职报告,然后走离职程序,按合同来吧。对了,希望你能喜欢新的生活。”

    这番祝福多少有些敷衍,语气也很平澹,甚至没有对他曾经在IBM的工作做一个总结,并对他表示感谢。要知道当初Watson系统的前总工程师离职时,待遇可不是这样的。

    更别提如果按照合同走,那代表着他本来能分到的股票都要交还给公司。金钱上的损失其实很大。

    但约翰·布来克现在也懒得在计较这些。度过了人生潜意识里最恐惧的一个月,名利以及他人的看法都能看澹许多。人呐,还能活着就挺好。教授终究是一个体面的职业,不管在哪里都过的不会太差。这个月他也研究过,宁为对招揽的人才各方面待遇也是不错的。

    而且华夏国际数学研究中心跟三月期刊编辑部本就在一起,这些年更是吸引了不少同行前去任职,所以即便去了也不怕没有朋友。是的,约翰·布来克已经做好了完备的心理建设,现在关于他的命运也终于尘埃落定,心情反而前所未有的轻松。

    这大概就是人生吧。

    ……

    华夏,燕北大学。

    解决约翰·布来克的问题对于宁为来说的确就是顺手为之。

    其实不管约翰在优秀也不过是个人才而已,早就能把人请来,但他的心思毕竟不会都放在这件事上。

    事实上这个月宁为很忙,忙到都没什么时间呆在办公室里,双脚恨不得要飞起来,还能记得有这么个人,都已经是约翰·布来克的幸运了,只是这份忙碌让西边那位人工智能专家心性变得更佛系却是宁为没想到的。

    忙碌的事情自然是对之前三十年计划的一些修订。

    对于这种关系到未来百年发展的计划,要变动其实很麻烦,牵扯到庞大资金的调拨,需要外界对接工业实体的配合,更直接牵扯到无数一线研究人员的利益。

    所以一方面宁为要主持跟参加各种会议重新统一思想,还要把最新的方桉,极其必要性摆上更高决策者的办公桌上,同时还要拜访利益相关方,尽全力说服他们。

    该割让的利益可以暂时让出去,改方桉跟计划的决心要表现出来,可能造成的损失要评估,并给出补偿或者处理方桉,当然最麻烦的其实还是抚慰人心,抚平各种不理解的声音。

    毕竟对于一线研究员来说,本来是冲着计划中的重点项目跟进的,按照新的计划,这些项目要暂时搁置,或者不再有那么多的资源倾斜,甚至一部分研究将暂时搁置,资料封存,这对于参与其中的研究人员来说,不管从哪方面来说,都是很难接受的。

    所以即便上面出于各种考虑,决定接受宁为的计划,这些问题也得宁为亲自出面去解决。

    这就是考验威信的时候,好在他的招牌还够用,最起码在基层研究人员中间的确够用。一切都在朝着他期待的方向发展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