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状元郎,谋划盛唐
繁体版

第八十章 祭天议礼

    “应该是他们的人了!”

    未曾想到竟是如此巧合,张尘和裴穆躲在树林之中观望,片刻之后,只见一个青衫男子走到屋外,从后方牵过一匹马,便扬长而去。

    隐约能看到男子的模样,但张尘并不熟悉,小声问了身旁的裴穆,然而却并无印象,只能作罢。

    青衫男子离去后一刻钟,屋内的女子哭泣声愈加微弱,张尘和裴穆观察了周围,确定无人隐藏之后,向着屋舍走去。

    “裴兄,我进去看看,你在外守着吧,若有任何异常,发暗号便可。”

    “好,你一切小心。”

    虽然那人走了,但张尘也害怕此人万一杀个回马枪,便让裴穆在外望风,自己进去拜访一番。

    咚!咚!咚!

    随着叩门声传入屋内,女子微弱的哭泣声渐渐消失,张尘并未着急,而是在门口静静等候。

    “贵人,您找谁?”

    门扉缓缓开启,身着粗布麻衣的妇女望着张尘,眼眶的红肿尚未消退,泪痕犹在。

    “你是丰李氏么?”

    “是,贵人您是?”

    望着眼前陌生的男子,丰李氏心中十分警惕,刚刚才来了个官差,告之自己夫君亡故的消息,而且尸骨无存,自己本伤心欲绝,心绪尚未平复,怎么又有陌生人造访?

    “嫂夫人,在下是丰兄的朋友,代他来看看您。”

    抱拳躬身一拜,张尘道出身份,打消对方的疑惑。

    “原来是夫君的朋友,贵人请进!”

    丰李氏心思缜密,看到张尘衣着华贵,而自家夫君只是一个宫中的杂役,怎会有如此显贵的朋友,不敢怠慢,将其请进屋内。

    进入屋内,一片家徒四壁的景象,让张尘颇为意外,毕竟丰东也是做刀口舔血的差事,其主子应该不会吝啬钱财,但怎知竟是这般模样。

    “请问贵客,刚刚有官差来此,告诉妾身夫君暴卒,而且尸骨无存,是真的么?”

    其实时至此刻,丰李氏仍是不愿相信,毕竟生不见人,死不见尸,这般折磨人心,太难承受了。

    “嫂夫人,这是真的。”

    望见丰李氏眼中的期望,张尘心中很是愧疚,但丰东现在身份特殊,乃是未来计划中最重要的一颗棋子,此时还不是时候,只能暂且隐瞒。

    心中的期望,瞬间破碎,丰李氏再也难忍悲痛,掩面啜泣。

    “嫂夫人,节哀顺变,丰兄临走之前,让我将此物交给您。”

    不知该如何安慰眼前的女子,张尘取出太子送来的信物,交给丰李氏。

    “这,这是?”

    握在掌间,丰李氏看着熟悉的缨络,顿时泪如雨下,此物乃是自己的陪嫁之物,本是留给夫君保平安的,但却未能如愿。

    而后一炷香的时间,丰李氏询问了张尘丰东是因何身死,又怎么会尸骨无存,张尘颇为头疼,只能编了一个善意的谎言,安抚眼前的女子。

    一番闲聊之下,张尘博取了丰李氏的信任,见时间不早,便取出此前准备好的钱财,塞到其手中。

    “这?贵人这是??怎么这么多钱?”

    打开布袋,丰李氏从未见过如此多的钱,有些不知所措,忐忑的询问道。

    “嫂夫人,这是主家的一点补偿,毕竟您一人带着孩子不易。”

    瞧见一直躲在丰李氏身后的小男孩,小脸蜡黄,身体骨瘦如柴,张尘颇为心酸,只能拿出些钱财,帮助丰东的妻子度过劫难。

    “这也太多,贵人您拿回去一部分吧。”

    即便遭受如此劫难,但丰李氏仍是明白分寸,毕竟钱再多,也换不回夫君的性命,不该贪图他人钱财。

    见到此女如此贤惠明礼,张尘终于知晓太子为何选择了丰东,看来却有其过人之处,再三推辞之下,丰李氏才勉强收下钱财。

    事已办妥,张尘临走之时,嘱托丰李氏不要告之他人自己来过,而后便告退离去。

    “办妥了吗?”

    见到张尘出来,裴穆从暗处走出,询问情况。

    “嗯,走吧!”

    点了点头,张尘并未细说,转身离开此地。

    ……

    洛阳城,洛城殿。

    “李卿,此番祭天之礼,可否安排妥当?”

    尚有十日,便到冬至了,李隆基对此番祭礼十分重视,毕竟前两年各地灾难频发,百姓受难,心中很是担忧。

    “禀陛下,洛阳南郊的圜丘由工部尚书余勤督建,这两日便可完工。”

    “至于祭天之礼所需的祭文,祭品由臣与裴相亲自筹备,已然全部备齐。”

    上前一步,李林甫双手执笏板,将所有细节一一理清,告之皇帝陛下。

    “好,两位爱卿督办,朕很是放心,那便谈一谈此行祭天之礼,诸位先君的配祀,该如何安排?”

    历朝祭祀天地,皆有略微改制,李隆基希望此番祭礼,也能有所改制,愿殿中群臣能够理解自己的苦心。

    “臣以为,《祭法》有制,周人配以远祖,太祖景皇帝受封于唐,该以太祖郊配天地。”

    听闻皇帝垂询,礼部侍郎冯宠出列,并以《祭法》为典,进谏皇帝。

    “哦?若以此为制,那高祖皇帝该如何?”

    此前并未有人如此提议,虽然这不是李隆基想要答案,但起码算是个新的提议,便出言反问道。

    “臣认为,太祖皇帝配圜丘,高祖皇帝配明堂,合乎《祭法》!”

    “荒唐,自高宗乾封二年,便已下诏,诏令曰:圜丘、五方、明堂、感帝、神州皆以高祖、太宗并配,即便是后世有所改变,至开元十一年,礼法有改,也是高祖配享圜丘,此事怎能改?”

    礼部侍郎话音尚未落下,太常卿、宁王李宪便出言反驳,认为其所言有失。

    “臣只是以《祭法》为典,提出谏言,皆由陛下圣裁!”

    被宁王驳斥,但礼部侍郎并未退却,据理力争。

    “臣以为冯侍郎所言不妥,太祖景皇帝受封于唐,并无疑问,但高祖武皇帝乃受命之君,受命于天,自当配享圜丘。”

    沉默良久,张尘已然猜到李隆基的心思,主动出列进言。

    “臣以为张舍人所言有理!”

    见到张尘出列,左谏议大夫王明汝感念其此前润州之事,对王家手下留情,主动出列附和。

    “朕也认为有理,其他爱卿,可有意见?”

    虽然张尘所言有理有据,但李隆基还是稍有遗憾,本以为此子聪慧,能明白自己的苦心,奈何,哎!

    察觉到李隆基脸色的失望,张尘知晓自己所猜无误,便不着痕迹的向裴穆使了个眼色,示意该其出场了。

    收到好兄弟的信号,裴穆心中十分紧张,吞了吞口水,但却又有些兴奋,出列进言。

    “陛下,臣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