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状元郎,谋划盛唐
繁体版

第七十一章 破局之人

    仔细的观察着香囊的纹理,太子妃薛氏并未发现哪里不妥,只是这特殊的香气,确实让人沉醉。

    “对了,听闻太子殿下此次江南之行,为陛下解决了心头之患,真是可喜可贺呢!”

    “太子殿下身为储君,为陛下分忧,是应该的。”

    平日里眼前之人不与太子麻烦,便是万幸了,太子妃薛氏不明白这个蛇蝎心肠的妇人,今天究竟是吃错了什么,为何如此反常。

    “喏,这个糯米糕很不错,太子妃尝尝!”

    命仆从递过盘中的糕点,武惠妃品尝着美味的糯米糕,赞不绝口。

    尝了尝盘中的糯米糕,太子妃薛氏并未感觉和平常的有何不同,但出于礼貌,还是夸赞了几句。

    在闲聊半日之后,太子妃薛氏借故欲走,武惠妃并未挽留,便让仆从取了些物件,送给薛氏。

    “近日陛下偶感风寒,若是太子有暇,你们夫妻可多来探望。”

    神情担忧的嘱托了几句,武惠妃亲手为薛氏将香囊系在腰间,而后送其离开后宫。

    “恩好,多谢惠妃娘娘提醒,太子殿下这几日经常出入陛下寝宫。也是为了此事。”

    此事太子早已知晓,薛氏不明武惠妃为何要提点自己,但也只能应下。

    暂且告辞,太子妃薛氏向东宫走去,一阵寒风吹过,突然感觉头晕目眩,险些跌倒。

    “太子妃,您没事吧?”

    身后的侍女忙上前扶住薛氏,慌忙询问。

    “没事,先回东宫。”

    侍女帮薛氏揉了揉的额头,方才舒缓些许,缓缓站稳了身子。

    侍女宦官们皆是担惊受怕,赶紧送太子妃回到东宫,并帮其唤了太医。

    “孙太医,爱妃她没事吧?”

    本来知晓太子妃去见武惠妃之时,李瑛心中不悦,但此刻却见其突然病倒,似乎又有些心疼。

    “太子殿下勿忧,只是轻微眩晕,只要喝些汤药调理,几日便好。”

    将药方写好,孙太医递给侍从前去取药,并嘱咐太子此药一日两次,莫要忘记。

    “好,孤明白了,辛苦孙太医。”

    “那微臣告退!”

    孙太医躬身施礼,而后离开东宫。

    看着脸色欠佳的爱妃,李瑛突然嗅到了一股奇特的香气,一番寻找之下,才发现竟是一个香囊。

    “这是哪来的香囊?”

    从未见过这般样式的香囊,李瑛闻着奇特的香气,询问太子妃的侍女。

    “禀殿下,这是惠妃娘娘送给太子妃的。”

    侍女如实的道出所有,不敢有半点隐瞒。

    听闻此话,太子李瑛瞬间脸色阴郁,将香囊扔到远处的案几上,心生厌恶。

    不出一炷香的时间,太子妃薛氏终是悠悠转醒,看见坐在身旁的太子,小心翼翼的将今日的一切道出。

    “这个东西,不要再带了!”

    总觉得此物不详,李瑛发自心底的厌恶,郑重的警告爱妃。

    “是,妾身知道了。”

    “你且好好歇息,孤去看望父亲。”

    近几日,陛下风寒渐重,李瑛亲自侍奉榻前,尽孝子之心,父子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了几分。

    望着太子离去的方向,薛氏揉了揉眩晕的额头,想着等自己好些了,也该去看看父皇。

    ……

    “那个东西,没问题吧!”

    “您请放心,这个东西万无一失,三日后便可适应。”

    被张尘追踪的六诏商贾站在屏风前,看不清后面人的样貌,但只要对方钱财给足,都不重要。

    “恩,很好,过几日若是事成,你便可以带着这些赏赐,从人间消失。”

    “你,明白么?”

    阴沉的声音带着威胁之意,警告六诏的商贾,让其明白自己的处境。

    “贵人放心,在下明白。”

    “好,你下去吧!”

    得到对方的首肯,六诏商贾躬身施礼,而后离开屋内。

    待到商贾离去,幽静的屋内又想起一道声音,回荡在空旷的殿宇。

    “那件事,可以开始了!”

    “主上放心!”

    ……

    离开皇城之后,张尘匆忙回到家中,赶巧碰上出门归来的老父亲,便将自己发现的一切,皆数说明,希望能得到父亲的帮助。

    “此事太过复杂,为父帮你去查查,暂且不急。”

    冷静沉稳的张九龄安抚儿子,将其所见的一切仔细分析之下,想到了一个妙招。

    “皇宫之内,无诏令为父也不可进入,但其实还有一个办法。”

    “哦?有何办法,爹您快说!”

    见到父亲向自己招了招手,张尘忙附耳倾听,怎知却大惊失色。

    “父亲,您确定可以么?”

    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张尘浮现出一丝不安,但似乎现在也别无他法。

    “去吧,只能如此了!”

    思虑良久,张九龄此刻也别无他法,因为此乃皇室内的问题,他们作为臣子终是难以介入。

    “好,那儿子去了,剩下的就麻烦父亲您了!”

    事不宜迟,张尘起身便走,去寻那个能帮到他的贵人。

    “一切小心!”

    看着儿子离开的背影,张九龄明白自己也要去打探一番,看看能不能寻到破绽。

    ……

    停在王府门前,张尘遮掩身形,叩响了大门。

    “谁?你是何人?”

    侍卫打开门,看到包裹严实的张尘,颇有些怀疑,高声喝问!

    “请将这个呈于大王!”

    将玉简递上,张尘并未多语。

    “这?您请稍待。”

    只是看了一眼,侍卫便识出此物,忙前去通报。

    小心翼翼的望着四周,此时已至傍晚,本就人烟稀少,张尘也并未发现行迹诡异之人,只待能早些入内。

    片刻之后,府门打开,侍卫将张尘迎入府内。

    “您请这边走!”

    侍卫引领张尘绕过前院,不多时来到正厅,而后带其来到二楼。

    “您进去吧,大王在等您!”

    “多谢!”

    稍作道谢,张尘推开房门,见到了熟悉的身影。

    “张舍人,你所为何事?”

    眼前身材魁梧之人,正是此前欠张尘人情的荥阳王李瑒,但宗室私见朝堂重臣,也是顶着很大风险。

    不敢迟疑,张尘将自己的所知告之李瑒,希望他能够帮助自己想想办法。

    神色瞬间变得严峻,李瑒不敢不信,因为张尘敢告诉自己,那必然是有所依仗,但这事,似乎太难。

    “恕本王不能帮你。”

    思虑了良久,李瑒哀声长叹,这件事自己没有办法相助,毕竟这事若有任何差池,都是百口莫辩。

    “哎,大王如此说,张某也不再强求!”

    如此捕风捉影之事,张尘知晓李瑒有所顾虑也是应该,不愿想帮,亦是人之常情。

    见到张尘离去时萧瑟的背影,李瑒十分不忍,终是想起一个人,或许能帮到此事。

    “哎,张舍人,你等等,或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