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状元郎,谋划盛唐
繁体版

第六十五章 推行新法

    “尔等只要安分守己,支持国法,孤自然不会让诸位吃亏。”

    世家豪族盘踞一方,即便李瑛贵为太子,也只能恩威并施才能解决。

    在场豪族商贾纷纷称是,表面上附和太子,但心底还是多少有些不屑,毕竟太子一天不登基,终究没有实权,这些承诺能有何用?

    “润州地处大运河航道,近些年有些河道年久失修,或遭堵塞或已废弃,着实可惜。”

    眼看场中诸位口服心不服,张尘知道这些人不见兔子不撒鹰,于是主动的提起这条联络南北经济命脉的大运河。

    “是啊,多年来,运河养育了两岸诸多百姓,但近些年不少河段年久失修,哎!”

    提到此话,在场的几大商贾纷纷附和,毕竟若是运河畅通,他们就能更加方便的南来北往,买卖货物了。

    “只要新钱顺利流通,国法推行无碍,孤可以上呈陛下,调集钱粮用于疏通运河,方便南北货物的运输。”

    场中有人心动,李瑛顺水推舟,许下承诺。

    “那我等便感谢太子殿下了,自当维系国法,不敢有任何非分之想。”

    若真的解决此事,商贾们自然分得清孰轻孰重,心中大喜,表露自己的诚意。

    “至于诸位家主,若尔等不愿经商,自然也不会损失什么,毕竟陛下此次下定决心,革除弊政,这手中恶币早晚都得兑换,不是么?”

    对于这些世家豪族,从来都瞧不上商贾之辈,若他们自命清高,张尘还真就暂时拿他们没太多办法,唯有借力打力,让他们知晓朝廷的决心。

    “张舍人言重了,吾等皆是读书之人,怎会不明事理,卢某自会支持新法!”

    作为家族支脉,开枝散叶,他们大多都失去了主家的支持,早已没了太多政治倚靠,卢松自然不会以卵击石,既然对方给了台阶,便要早点下来。

    “是啊是啊,卢家主说的对,我等也是支持国法,不敢造次。”

    在场算是背景最硬的卢松都已点头,其他家主怎敢摆谱,纷纷附和道。

    “好,既然如此,那孤便敬尔等一杯,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识时务者为俊杰,李瑛微微一笑,举杯邀饮。

    “敬太子殿下!”

    ……

    丹阳县。

    县衙,一张巨大的方木案几放于门外,数十位兵丁把守周围,负责维系秩序。

    “各位百姓,勿须着急,本官念及姓名者,上前领钱!”

    明晃晃的新钱放在案几,县令亲自出面,补偿百姓被贪墨的粮米。

    “王伯有,上前!”

    听见县令的呼唤,人群中挤出一个中年汉子,来到近前。

    “刘县令,小民便是王伯有!”

    憨厚老实的中年汉子咧嘴一笑,道出身份,因常年耕地种田,肤色黝黑,唯有一口牙齿分外洁白。

    “给,这是你家的,七十二钱!”

    清点出七十二枚新钱,刘县令亲自将其放在王伯有的掌中,而后继续喊下一人。

    “咦,你怎么不走?钱不够么?”

    刚确定姓名,刘县令抬头一望,眼前的中年汉子竟是纹丝不动,愣在原地。

    “不是,钱是够的,但上官,能不能给小民换成旧钱,麻烦了。”

    捧着手中的新钱,王伯有犹豫不决,试探性的问道。

    “怎么?你没听官差宣讲,陛下有旨,从今日起,润州境内,全部推行新钱!”

    此前早就派遣属下走街串巷,将新法宣讲百姓,刘县令也是煞费苦心,但没想到还是有人质疑新钱。

    “上官,这钱花不了,咋办么?”

    委屈至极,王伯有也是豁出去了,毕竟不能用的钱,不就是一堆破烂。

    随着王伯有提出致命一问,聚集此地的百姓也是窃窃私语,议论纷纷,毕竟此前也不是没有先例,朝廷所推行的新钱,只是流通一阵,便十分紧缺,最终不了了之,撤销新钱的流通,仍用旧钱,这一来一回只有百姓受苦。

    “无妨,你随便买卖货物,若是不可使用,孤为你换钱!“

    从县衙内走出,李瑛亲自为百姓承诺,只为顺利推行新钱。

    “臣等,拜见太子殿下!”

    见到太子出面,县令及诸位官员纷纷叩拜行礼。

    “拜见太子殿下!”

    现场百姓虽然不认识太子,但见到县令都伏身叩拜,自然是真的了,也不敢轻慢,哗啦啦跪倒一片,频频磕头。

    “诸位百姓请起,孤来此便是为了帮你们摆脱恶钱之苦,陛下钦命吾前来督办,尔等放心,若是有商铺酒家不予新钱使用,皆可告至官府,本太子为你们做主。”

    昨日诏书以至,李隆基同意以新钱补给百姓亏损,李瑛迅速将钱监铸造的新钱分发各县,正式推行新法。

    百姓虽然未曾见过太子,但明白太子是储君,储君的态度便是陛下的意思,纷纷高声叫好,排队开始领钱。

    不多时,拿到新钱的百姓,纷纷前去商铺采买所需,周遭的商贾早已兑换过新钱,自然不敢拒绝,未出任何意外。

    三天之内,润州四县数十万百姓纷纷领取新钱,即便是山中之人,也走出不少,换了少许新钱,买卖货物毫无阻碍。

    然而,总有人不识趣,张尘亲自来到延陵县,便是为州府处理这问题,前些日刺史颜杲卿宴请世家商贾,自然有人未曾赴约,这眼前的王家,便是一户。

    望着富丽堂皇的宅院,张尘便知晓这王家的来历非同寻常,据查是太原王氏的近支,家主之兄此刻任职朝中,听闻品秩还不小,正四品下的谏议大夫。

    砰!砰!砰!

    侍从上前敲门,不多时白发老翁打开大门,好奇的询问来者何事?

    “麻烦你帮忙通传一下,就说中书舍人张尘,拜见王老家主!”

    “好,您等等!”

    应和一声,老翁关上大门,前去通传。

    静候在外的张尘,大致都想好了对方的借口,不过今日要是这府邸都进不去,岂不是笑掉大牙。

    “您请回吧,老家主身体抱恙,不便见客!”

    不多时,大门再次打开,老翁道出实情。

    “你稍等等,若是王老家主不方便,本官便拜访一下王祁!”

    老的病了,你总不能小的也病了吧,张尘直接找其长子,看他如何敷衍。

    见到来者如此坚持,老翁只得再去通传。

    不多时,大门全开,身着青袍的中年男子亲自迎出,向着张尘抱拳施礼。

    “在下王祁,拜见张舍人,请!”

    “王兄客气,请!”

    既然出来了,那就好办,张尘躬身一拜,进入府邸。

    绕过风雨连廊,王祁将张尘迎入正厅,命人泡茶。

    “张舍人啊,不知你来吾王家,有何贵干?”

    “王兄莫非不知?延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