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状元郎,谋划盛唐
繁体版

第六十三章 阻力

    进入墨丘垣的密室之内,映入张尘眼帘的竟是一堆大大小小不同的零件,似乎可以组成大型的器械。

    “唤役夫们进来搬吧!”

    并未在意张尘的惊讶,墨丘垣便开始搬运零件,这些都是他多年的心血。

    从震惊中稍稍平复,张尘方才下令让役夫进入此地,帮助墨丘垣将各种组件搬运出洞穴。

    各类零件足足装了十几辆牛车,张尘望着后方数十人搬运的巨大配件,陷入了沉思。

    “好,小心,这个要轻拿轻放!”

    足足半日之后,所有零件方才运到钱监营造的地方,墨丘垣指挥役夫小心翼翼的将其卸下,而后拿出一张图纸仔细研究。

    摸着手中精致的青铜齿轮,张尘感慨万分,这墨家技艺竟是如此精湛,若是日后改良军械,似乎也能用到,墨丘垣真不愧是自己的福星啊!

    经过片刻的筛选,墨丘垣挑选了二十位能工巧匠作为自己的助手,按照图纸,一步步的组合、搭建,将眼前的一堆零件变为一个个大型器械。

    既有榫卯工艺的巧妙结合,还利用了青铜齿轮的传动能力,更是结合了各种经典的力学结构,当所有的器械呈现在众人眼前之时,全场皆为寂静,

    “墨先生,这些都是什么,如何使用呢?”

    来到营地巡查的李瑛,看着眼前一个个庞然大物,深受震惊。

    “太子殿下,这件臣称之为吊楼,可以将巨大的物料运上高处,且并不需要耗费太多的力气!”

    “哦?先生可否试试?”

    眼前这足有三五丈高的庞然大物,李瑛十分好奇,想要看看如何使用。

    吩咐役夫将巨大的圆木用铁链绑好,墨丘垣命三位大汉转动青铜所做的把手,运用齿轮的传动,轻松的将巨木运上三丈高处。

    这一幕惊呆了在场的众人,片刻之后,爆发出激烈的欢呼声。

    “太厉害了,先生真是巧夺天工!”

    仅仅三人,将平日里十几人干的活轻松搞定,李瑛不由得赞叹,墨家机关术果然名不虚传。

    看着固定吊楼的木桩,张尘发现其下方还有木轮,看来还是个可移动的器械,这不就是吊车么?

    但毕竟在这个时代道路条件很差,这种大型器械无法整体运输,需要拆卸、搬运到所需之地,重新组装之后,方能使用。

    由此一幕,张尘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富先修路!

    没有良好的道路条件,真是寸步难行啊!

    当其他几件大型的器械组装完毕,张尘一一从其上看出了现代器械的影子,不由得感叹墨丘垣真是个天才。

    “殿下,臣以为,此行回去后,可将这些器械全部上呈陛下,推广开来,便能节省很多徭役。”

    这些器械的作用足以改变这个时代的生产力,任何人私自保有都是杀头的罪名,张尘希望借此机会,劝谏陛下任用墨丘垣,多制造些类似的器物,便能提高这个时代落后的生产力。

    “张舍人所言极是,墨先生这些器械,您花了多久造出的?”

    有这些大型器械的辅助,李瑛明白以后兴修土木的时候,便能节省很多的徭役,自是利国利民之举!

    “禀太子,臣花了半辈子,方才钻研出这些器械,也算穷尽心力了。”

    眼前这些器械,皆是墨丘垣精研半生,以墨家机关术所造的集大成之作。

    “若是先生按照这些,在洛阳重造一套,需要多久?”

    看着眼前的大家伙,李瑛猜测应是极其复杂,估计需要不少时日。

    “若是物材齐全,且工匠熟练的话,大致两月便可!”

    技艺乃是工匠立身之本,墨丘垣还未曾收过弟子,自然希望能够寻到些天赋异禀之人,将自己的这门技艺传承下去。

    “那还不算太久,此行回去,将此物呈于陛下,陛下必定会对先生委以重任!”

    心中感叹,李瑛庆幸张尘引荐了墨丘垣,有这等能臣相佐,真是大唐之幸。

    此后的数日,在墨丘垣的指挥下,本需二十多日的工期,仅仅八日便已完工。

    很快,新的钱监便拔地而起,铸造炉也很快造好,张尘吸取了此前的经验,这次仅仅试验了一次,便成功铸造出完好的新钱。

    随着钱监正常运行,刺史梁翀按照朝廷的旨意,在钱监附近安排士卒防守,并将府库内的铜料全部运往钱监,只等陛下旨意,便可大量铸造。

    但因为宣州并不在税制改革的范围内,所以暂时无需太多新币,于是太子李瑛和张尘便先一步回到润州,商讨补偿百姓亏损之事,也可借此推行新钱,并将朝廷设立税赋独立州的政策推广开来。

    ……

    “太子殿下,各县贪墨百姓粮米共计五万三千二百石,按照此时粮价计算。”

    “共计退还一万两千七百六十八缗钱,按照贪墨数量不同,每丁退还六十多到一百余钱左右。”

    听闻帐吏报出退还所需的铜钱,太子李瑛看着手中的商贾名册,一时间也陷入了沉思。

    “殿下,现在钱监内所铸新钱,约有一万八千余缗,也可够用。”

    足足一千多万钱,确实不是个小数,张尘也明白太子的顾虑。

    “殿下,臣已将此数上奏陛下,勿须担忧了。”

    万事开头难,颜杲卿这些时日也是巡查各县,将所有受影响的百姓几乎走访一遍,方才统计出如此详细之数,但看到结果时,亦是瞠目结舌。

    “殿下,其实现在最难的不是钱,即便有所欠缺,也可从宣州暂调,至于陛下是否同意,那些还是后话。”

    “此时最该担忧的,应是本地商贾、豪族,这些人若是在新钱流通之时,兴风作浪,后果不堪设想。”

    这些钱财,或许陛下并不在意,本就是贪墨百姓之财,但张尘此时所考虑,是如何在新钱法令推行后,维系本地的经济体系,让其正常运转,不会崩溃。

    毕竟若是商贾、豪族兴风作浪,用旧钱换取新钱后,再将新钱留置不用,就会导致州县钱荒。

    更可怕的是,即便将新钱折兑给百姓,若是商贾、豪族故意为难,新钱便会很难流通,毕竟这些商贾和豪族掌控了大部分稀缺的生活物资,百姓只能找他们兑换旧钱,方才能够使用,这样新钱的政策亦会破产。

    众人思虑再三,也是很难解决这个矛盾,毕竟贵族商贾掌控着大部分财富,而其势力又盘根错节,并不容易分化,即便是动用皇权硬碰,也有很大风险。

    殿内沉默良久,李瑛神情苦涩,未曾想自己第一次办差,便是如此艰难,不由得侧目望向张尘,充满期许。

    “颜刺史,你能将这些商贾、豪族全部请来么?”

    四目相对,张尘知晓自己不能沉默了,即便再难也要迎难而上。

    “这些时日,吾也熟识了一些本地权贵,大概能请来七八成吧。”

    “张舍人的意思是……”

    话音一顿,颜杲卿似乎明白了张尘的意思,看向了太子。

    “太子殿下,或许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