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状元郎,谋划盛唐
繁体版

第二十五章 起航

    “爹,喝杯热茶,暖暖胃,儿子给您慢慢道来。”

    具体的构想其实勉强成型,至于实际的操作张尘自己也没有完全的把握,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这阳羡茶不错。”

    平日诸事繁杂,张九龄很少有空喝茶,但这茶汤入口,便知不俗。

    “爹,其实儿子想了很久,自从陛下登基,励精图治,夙夜操劳,让大唐再度重回盛世,但其中也是暗藏危机,方才导致了今天的局面。”

    历史的伟大,在于当你回首,一切的瑕疵都展开在你面前,张尘此刻便是如此表述,借此点明正题。

    “哦?细说?”

    “其实爹你也知道,为何从则天皇后执政后期,民间便铜钱私铸盛行,但即便法度严明,抓住处以死刑,还是屡禁不止。”

    抛砖引玉,张尘自然不会一口气将心中所想道出,而是要循序渐进,方才能感同身受。

    “百姓富足,货物繁盛,导致了交易增多,而朝堂所铸造的铜钱已经不够,方才导致民间恶钱增多。”

    “哎,说到底,还是盛世之下,奢靡成风,物价亦是飞涨,钱币更加稀缺。”

    知悉其中缘由,但张九龄曾多次上奏陛下,希望陛下能够带头杜绝铺张浪费,勤俭节约,为民表率,但很多时候都不了了之。

    “对,这就是原因,但只是其一,而儿子之所以请奏陛下,各地调查,则是要深究为何恶钱屡禁不止,而从中为朝廷找到铜钱增产和杜绝恶钱混淆的办法。”

    未来一片朦胧,张尘知道不可能完全杜绝奢靡成风,毕竟当盛世降临,这是人之本性。

    而在这个时代之所以会导致通货膨胀,主要还是生产力不足导致的。

    “那你知晓这样走下去,有可能一去不归么?”

    老来得子,张九龄对这个小儿子自然抱有极大的期望,但也不愿眼睁睁的看他走向绝路。

    “爹,儿只是出去历练下,会注意分寸的。”

    这件事,本就牵扯了太多人的利益,张尘也明白,危险极大,但他不得不走,而且只要能找到对的办法,解决了此次危机,便会得到皇帝陛下的信任,保命无虞,才可大展宏图!

    “三郎,好自为之,爹不劝你了,去吧。”

    只是一刹那的抉择,张九龄脸色苍白了几分,却仍挂着微笑。

    咳!咳!咳!

    几声轻咳,张九龄起身离去。

    “爹,要不今晚就在这里休息吧!”

    出言挽留父亲,张尘仔细想想,自从自己到了这个时代,从未尽一份人子的孝心,反而给父亲填了不少麻烦。

    “不了,这是哪,你不知道么?”

    登上马车,张九龄回头望了一眼,轻声长叹。

    一切殷殷期望,皆包含在这回眸一望,张尘触动极深,唯有更加谨慎,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

    “传旨,翰林学士崔穆,学识广博,品格贵重,任御史台,监察御史,正八品下。”

    “翰林学士张尘,才学卓绝,品行端庄,任诸道调查使,正七品下,随侍中裴耀卿同行,从江淮关中一带,调查铜钱私铸问题。”

    “翰林学士李询,学识广博,品格贵重,任大理寺主簿,从七品上。”

    “臣等领旨谢恩。”

    朝堂之上,张尘三人接过各自的任命诏书,心情却各不相同。

    “尔等年轻俊才,在其位,谋其职,当勉励之!”

    本来三品以下的官员敕授,皇帝陛下是不会亲自出面的,但李隆基破格为张尘等人敕受,则是体现了对几人的重视。

    “臣等,谨记陛下教诲。”

    “好了,你等下去吧,各尽其职。”

    “臣等告退。”

    退出大殿,李询脸色逐渐阴沉,自己这次劳苦功高,本想进入御史台,父亲也曾亲自走动,但最终却让裴穆那小子捷足先登。

    “恭贺李兄,初登朝堂,便授予从七品上的官职,未来可期啊!”

    让李家计划落空,张尘虽然不知萧嵩如何做到的,但此刻木已成舟,自然要揶揄一下李询。

    “张兄才是真厉害,你这官职,从前可没有啊,陛下为你新创,啧啧啧。”

    诸道调查使,凭空而造的官职,李询深感危机,看来要回去和父亲好好谈谈了。

    “哎,苦差事,要不和李兄换换?”

    不服气?张尘寸步不让,调侃李询。

    “算了,陛下圣旨,我怎敢驳?”

    看着张尘嚣张的表情,李询如同泄了气一般,找陛下说理,开玩笑么?

    “张兄,走了,家父就在那边。”

    渔翁得利的裴穆,看到家父就在不远处,于是主动为张尘解围。

    “李兄,有事先走,告辞。”

    “告辞!”

    看着二人走向远处的裴耀卿,李询强行熄灭心中的怒火,暗暗呢喃。

    “好戏才开场呢,别急……”

    ……

    “贤侄,今日出发,我等先一路去往江淮,刚好能赶上今年秋收。”

    看着手中的舆图,裴耀卿分析此行路程,暂时规划了一下行程。

    “伯父定夺便好!”

    本就是随行调查,张尘需要配合裴耀卿疏通河运,设计粮运的计划,此外才是自己的任务。

    “伯父,每个地方你们大概停滞几日?”

    “大致三到五日吧。”

    看了看沿线州县,张尘估计了一下,大差不差,来得及。

    “贤侄,此行陛下给你调配了三位手下,每到一处,你自行安排便好。”

    挥了挥手,裴耀卿示意三人过来。

    “臣等拜见张指挥使!”

    “勿须如此,此行还望几位同心协力,拜托了。”

    三人齐齐施礼,张尘匆忙回礼,未曾想到原来陛下还给自己安排的人手,看来此行方便多了。

    “好了,时间差不多了,张贤侄,准备登船吧。”

    数百人纷纷扰扰,不断的将随行所需搬上船只,还需些时间。

    “既然同行一场,各位互相认识一下吧。”

    素不相识的人,张尘都抱有警惕,毕竟一步错,万劫不复。

    “再下宋承,中书省主事,从八品下。”

    略显清瘦的中年男子自称宋承,客套的答复张尘。

    “再下秦迥,崇文馆校书郎,从九品下。”

    “你是不是今年进士及第?”

    看着微胖的青年躬身施礼,张尘有几分印象,好像是和自己同科殿试及第的士子。

    “是啊,张指挥使高中状元,同科士子谁人不知,厉害!”

    眼神皆是羡慕,秦迥收到命令时,还在好奇,没想到真是张尘。

    “再下普世安,太府寺主簿,从七品上。”

    稍显年长的中年男子自报家门,看向张尘的眼神却有些不屑。

    稍作熟识,张尘也不再追问,毕竟来日方长,不急。

    一个时辰过后,一切全数整备好,裴耀卿看着风向正好,高声下令。

    “出航!”